<h3>悼母文<br>我母李氏,生于民国末年乱世之秋,经过六零年饥不裹腹的困难时代。幼年丧母,父女侄三人孤苦伶仃,常以野菜充饥,缺盐少油。六二年以十六岁瘦弱之躯嫁入郭家。因身体发育不良,加上烦重劳作,直到四年后才生下长女。但上天不怜,六六年我郭家时运不济,痛失一双襁褓幼女(我姐和小堂姐),我母为此险些哭瞎双眼。人生苦难如此,痛哉痛哉!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从六七年至七四年数年间,我母在辛苦劳作之余生育三男一女。因我父以工人身份常年出门在外,我母不得不身兼二职,内外兼顾,既要天天参加队社的集体劳动挣工分,又要尽心尽力哺育我们四个孩子长大。幸好有我爷爷帮助照看我们兄妹,我母才能少受煎熬。我母一生性强能干,在烦重劳动、孝老哺幼之余,还以缝纫之长技服务乡邻,在那个家里没有钟表的年代里,常常夜里缝纫不觉已到鸡鸣,为的是挣那五毛零花钱贴补家用。及至七十年代初我记事起,我母还长年承揽队里的派饭,只为能有几口剩下的白面为我们兄妹和爷爷改善生活。尽管如此,我们家里每年还是缺粮。为渡粮荒,我母曾多次带着幼弟去南部山区投亲靠友,把我父寄回的微薄工资通过管制稍松的山区黑市换成粗粮,不仅能在困难时期让我们兄妹和爷爷吃饱肚子,有时还能帮助揭不开锅的邻里渡过难关。时到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我父随单位出国工作四年多不在家,又赶上我们几个半大小子饭量大,我母独自带着我们苦苦支撑。几年下来,我家的塬地山地庄稼长势喜人,分给我家的瘦弱小牲口长得膘肥体壮。忘不了我母在春耕夏收的农忙时节把姑舅表亲叫来帮忙挥汗劳作的样子!忘不了我母带着我们哥仨往山地运送土肥、让年仅几岁的小妹在家给我们做饭的苦乐日子!忘不了我母在种好粮食的同时每年养殖几窝小猪让我拉着架子车去集市售卖的艰苦岁月!我母为人厚道,乐善好施,按照当地风俗为助乡邻幼子平安成长,应乡邻邀请认下十几位干弟弟、干妹妹、干儿子、干孙子,并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一一告知我们不要忘记这层干亲关系。我母不惧艰难、乐观向上、艰苦奋斗、与人为善的精神,伴随着我们兄妹的成长过程,对我们是无言的榜样。现在回想,我们今天比较好的生存状态,早就埋下了我母无意中播散的奋斗与善良的种子。时光飞逝,及至我们兄妹成家立业,本以为我母可以安享晚年,不料天不作美,我母又被疾病折磨。在生命的最后二十年里,我母以顽强意志与病魔抗争,经历了千难万险,闯过了一关又一关,又一次显现了她的坚强与奋斗精神。呜呼!今我母仙逝,天地异色!我辈恸哭,无以报恩。惟有兄妹团结一心,照顾好老父,聊尽孝心,让我母含笑九泉。惟有继承我母之顽强意志与艰苦奋斗之精神,在各自岗位努力做好本份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让我母不再牵挂。惟有庚续我母与人为善、宽宏豁达之血脉基因,珍爱老母给予的身体发肤,浩浩然立于天地之间,让我母欣慰放心!呜呼!从今天起,我们兄妹再不能像往常一样回家再喊一声妈,再不能报怨她老人家这里不好那里不听话,再不能有行孝报恩来日方长的想法。惟愿我母驾鹤仙游,扶摇昆仑,在天上享受平安喜乐!伏惟尚飨!<br>后记:本文泣血写于二0二三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回家奔丧的乘车途中,到家当晚让两位弟弟提过修改意见。回家后听了妹妹讲述我母与世长辞的弥留之际,有几点甚感惊奇而欣慰。第一点,我母有辞世迹象时在身边的小妹和妹夫吓得手足无措哭喊无助,恰巧有位年长表兄大清早从灵台来看望老母,及时给家人壮了精神。第二点,当小弟宝龙知道老母危急的消息,一边从百里外的华亭市往回赶,一边通知堂兄弟做好回玉都塬上老家准备。恰巧近期在南塬务工的堂哥因下雨停工返回老家途中刚好到达泾川县城,使他可以立即赶到老母身边,让老母得到更多亲人的紧急照护,也顺利实现了她老人家临终前要回到老家的心愿。第三点,最让人惊奇的是,我们在灵柩边守灵的过程中发现一只比较大的飞蛾,当小妹从地上拣起它放生时,它飞到灵柩边的墙面上,一直驻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几天。国学曰,飞蛾入灵堂,是对逝者灵魂的安慰和托付,象征着逝者精神永存,预示着灵魂的传承和不朽,上善矣!<br>在守灵期间,受和弟弟妹妹交谈的启发,又补充如下内容:第一,我母虽没上过一天学一字不识,但头脑聪慧。当年在黑市卖粮,可以快速口算出总价,精确到分,让上过学会珠算的人叹为观止,让准备在秤上做手脚的粮贩子无地自容。第二,我母并不懂的什么教育孩子的最优方法,小时候每当我们犯错,我母独特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一边打骂犯错之人,一边自己哭得十分伤心,显得极为委屈,让人忌惮。还有就是一人犯错全部受罚,让我们很早知道兄妹是一体,不能各顾各。我们兄妹四人均属通过考学谋取公职,现在或是获得最高学位在顶尖学府北京大学任职的老师,或是曾在南海舰队航空兵任团职干部转业后在央企担任高管,或是在周边县(市)担任领导职务,或在本地县级中学任老师。我们兄妹之间从小时候到现在一直保持着互爱互帮的良好习惯。第三,我母一辈子讲不出任何高尚的道德语言,她受的教育仅仅来自古装戏的耳濡目染以及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但她是非分明,嫉恶如仇,扶危济困,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困难时期宁可自己少吃不吃也要孝敬我爷爷,宁可自家吃的差点少点,也要帮扶揭不开锅的乡邻一升一碗,这些行为不但在乡邻中立下无字口碑,也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第四,我母的一生是乐观向上积极拼搏的一生,尽管她自己并不知道这些词语,在天大的困难面前她从来没有唉声叹气,只有绝不认输。在当年缺衣少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如此;在包产到户初期家里没有劳力只有几张等着吃饭的嘴时也是如此;在她饱受病痛煎熬、连大夫都说术后五年能存活就已经罕见的情况下,她成功活过十六年生命历程中更是如此。在放疗后遗症引起的腰椎骨折让她以70岁高龄又承受了一次大的外科手术,她依然是没叫一声苦而是热烈拥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最后,我母尽管因经历长期病痛而离开世界,她依然把慈祥和安然的笑容永久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愿我母安息,精神永存!本文完成于癸卯年古历三月二十四日家祭前。郭等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