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种力量叫结伴而行,有一种引领叫送教下乡。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皋兰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5月9日,王君海名师带领其名师工作室成员走进皋兰县上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五个板块。</b></p> 一、课前准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活动前,王君海名师带领全体工作室成员对白老师的课进行了打磨,活动效果特别佳。</b></p> 二、细观精品课,感受数学的奥妙 <p class="ql-block"><b> 曹淑梅老师执教的是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小数的加减法》。她的课,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整体构建。她让学生通过从整数的加、减法入手,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以学定教。扎实的教学功底、朴实却有效的课堂也给听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思考与感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白海英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脑思考,动手验证,突出学生主体性。在探究克与千克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积极的行动者、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努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魏惠莲老师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复习入手,引出了体积的单位。通过画一画,测一测,说一说等探究活动逐步引出单位的生长过程,促进了学生对度量本质的理解。课堂上,魏老师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b></p> 三、精彩讲座,回味无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活动中,魏惠莲《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为抓手,详细讲述了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如何进行单元主题教学计划的制定。随后,结合课例《神奇的度量》,分享了依靠单元主题教学设计构建空间度量体系、发展学生度量意识的方法。魏惠莲名师提出:无论是纵向的核心提炼还是横向的教材梳理,单元教学设计的目标指向都是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本真。</b></p> 四、重在说评课,以评促研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早上的数学听评课后,王君海校长不顾身心的疲惫,又兴致勃勃地针对各位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和所听的精品课例,在数学大单元教学和“种子”教学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研讨。他详细阐述了大单元整合观念,建议数学老师关注小学六年教材各册编写的特点,研读教材时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数学老师们纷纷表示,王校长的精彩分享令她们若临秋水、茅塞顿开,她们对今后的数学教学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位教师在此次教研活动中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收获满满,真正实现教师在探索中成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校长和魏惠莲名师就像一缕缕馨香滋润着老师们的心田。日后,我们全体教师定会铭记名师的谆谆教导,聚力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皋兰的教学质量发展不懈奋斗!</b></p> 五、反思中自我成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颜萍鲁老师:</b><b style="font-size:20px;">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是进行“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整合”的有益探索,将数学知识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块”,让学生在“板块”式的学习中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要努力建好数学知识的“承重墙”,打通不同年级教材之间知识点的“隔断墙”,为孩子建好数学知识的大厦。只有真正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才会揭开数学的神秘“面纱”,见到数学教学的“真面目”。这样,才能回归数学教育的原点,真正坚守数学教育的常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将零散的数学知识加以整合,设计成有序的“知识块”,引导儿童触摸数学知识的“内核”,获得数学素养的提升,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最优化”。在教学中,教师精心选择、重组和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这就是教学内容的“组块化”;围绕一个数学学习主题,开展数学“板块”式的探究活动,让数学教学浑然天成,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深度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建构,让学生“看得清、讲得明、想得深”,能够在繁杂的数学现象中透彻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不断感悟数学思想,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张蕃萍</b><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有幸在什川上车小学聆听了三节精彩而有趣的课,让我茅塞顿开,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今后的教学中,有一点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张媛媛老师</b><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有幸在什川上车小学聆听了三节精彩而有趣的课,有年轻教师朝气蓬勃的课,有青年老师活灵活现的课,有专家教师创新的整体的大单元教学。今天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每个环节都精彩呈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今后的教学中,有一点感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让数学知识回归学生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陈世晓老师</b><b style="font-size:20px;">:大道至简,道不远人,岁月清浅,学无止境。在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究观摩研讨”活动。听了魏惠莲老师《聚焦度量大单元,探寻教学新路径》的讲座,我深入了解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为什么要进行大单元教学以及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经过此次学习,我的教育理念又有了新的改变,教学思想有了新的更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学数学教材是秉承“螺旋上升”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的。每学期内容编排以单元结构形式呈现,每单元是具有内在联系、具有共同主题内容构成,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编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整体性的视野来整合资源、设计教学,进行教学过程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性,可以是一个单元的跨课时衔接,也可以是跨单元的衔接,甚至跨学科之间都能以一个切入点为中心,把知识串成一个串,所以数学文化引领下的数学教学更适合于“大单元”教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单元整体视觉的“大单元教学”具有“大主题”统领、“系统化”分析、“整体性、一致性”编排、“结构化”关联的内涵特征。所以要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首先必须把小学数学拎成串,也就是把这些凌乱的知识揉碎了再重新组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单元教学,能够让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能够让学习方式的沟通更加有效,能够让数学思想方法得到培养。在数学文化引领下,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这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是一场交流的盛宴。在不断追寻理想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将看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的风采。王君海名师工作室成员愿怀揣热爱,笃定前行,用心描绘教育之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文编辑:张媛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审核领导:王君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2023年5月11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