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繁花一树春,满园繁花满园春

海燕

<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在这个春天终于不再肆虐,但是我的生活轨迹却发生了改变。春天来了,万物生发,树木展绿,鲜花竞放。由于时间有限,今年给自己制定了一些主要想观赏的目标。其中在国家植物园里,最惦记的有号称“鸽子树”的珙桐、一树白雪盖顶似的流苏、形似莲花开在初夏的腊梅……国家植物园不仅是一个植物的王国,还是一座知识宝库。国家植物园挂牌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去参观游览的次数比过去几十年加起来的都要多,在此不仅能认识许多奇花异草、珍稀树木,还可以了解许多植物花草的相关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珙桐树(gǒng tóng)</p><p class="ql-block"> 珙桐:蓝果树科落叶乔木。珙桐起源古老,是中国特有的原生植物,<span style="font-size: 18px;">源于新生代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在10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span>在第四纪冰川时代,地球上的珙桐相继灭绝,仅在我国南方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当今植物界的“活化石”。1869年,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在四川穆坪首次发现了珙桐,并命拉丁名。后被引入欧洲、北美洲、亚洲等世界各地,成为有名的观赏树。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p><p class="ql-block"> 去年错过了珙桐的花期,等了一年,一听到花讯,立刻赶大早趁人少,来先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  北京国家植物园的珙桐树位于北园宿根植物园的最北边,每年4月下旬开花,10月结果。珙桐在北京地区极为稀有,也是我国大陆地区陆地栽培珙桐的最北位置。珙桐对环境要求较高,自然生态环境主要在我国南方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国家植物园(北园)的工作人员不断研究,加强灌溉、施肥、修剪、防寒等工作,终使珙桐在京城的生态环境里,于正常花期开出花朵,并使其多年来花开不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珙桐花型奇美,因其花基部有两片乳白色大苞片,随风飘扬时如同无数鸽子挂在树上,因此得名“中国鸽子树”。珙桐初开时苞片泛着新绿,继而变为乳白色,微风拂过,犹如满树白鸽,迎风展翅,翩翩欲飞。</p> <p class="ql-block">  珙桐树的花朵儿没有花瓣,由两片大小不一的乳白色苞片,包裹着一颗暗紫色的头状花序,看起来真的很奇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洁白的苞片实际上是叫做“总苞”的叶状结构,苞片中间紫色的“花心”,才是真正的</span>花。远远看去,仿佛是树上停落的白鸽。正因为如此,珙桐在英文中就叫作Dove</p><p class="ql-block">-tree(鸽子树)。珙桐的花是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组成球形头状花序,雄花花药是紫色的。</p> <p class="ql-block">  欣赏珙桐花需要一点想象力:由多数雄花与一朵两性花组成紫色顶生的头状花序,宛如一个长着“眼睛”和“嘴巴”的鸽子脑袋,花序基部两片大而洁白的苞片,则像是白鸽的一对翅膀。微风中,一张张白色的苞片在绿叶中浮动,犹如千万只白鸽展翅欲飞。</p> <p class="ql-block">  无风时,又似鸽子栖息在枝头。</p> <p class="ql-block">  去年没有赶上花期,这是从网上下载的2022年国家植物园珙桐花开的景象,花朵十分茂密,真的像满树白鸽。据说今年花比较稀疏,一是因为冬季几乎无降水,在一个是去年花期后修剪树枝了。珙桐生长缓慢,不知道再要看到满树白鸽的盛况恐怕要等几年了吧?</p><p class="ql-block"> 据网上的资料,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王家镇的四里坡生长着2万多株珙桐树,珙桐多为绿叶白花,但这里却有10多株红叶红花的珙桐树,极为珍贵。目前,国内外看到的珙桐大多是具有两个苞片的珙桐,在贵州、四川和湖南发现有3个苞片的珙桐,在湖南石门县还发现有4个苞片的珙桐。</p>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雪,最美流苏树</p><p class="ql-block"> 去年拍过国家植物园南园的几处流苏,今年顺带脚再次去观赏。</p><p class="ql-block"> 南园牡丹园山坡上的流苏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流苏猬实小道</p><p class="ql-block"> 这条位于南园西侧的小路南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流苏猬实大道”,我觉得一条长不到百米,宽不足10米的道路叫“大道”也太勉强了,充其量也就是一条小道。</p> <p class="ql-block">  流苏树形高大优美,枝叶繁茂,满树白花,如覆霜盖雪,清丽宜人。</p> <p class="ql-block">堆云砌雪</p> <p class="ql-block">  4月19日,南园早上8:00开门,工作日,流苏小道游客不多,可以尽兴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  “五一”节最后一天假期,正值春末夏初,蝟实花也开了,高大的白色流苏和茂密的粉色蝟实,给这条小道搭起一座浪漫的拱门。《中国植物志》中用的是“蝟实”二字。</p> <p class="ql-block">  一树粉白一树花,一树紫瀑一树雪</p> <p class="ql-block">流苏小径</p><p class="ql-block"> 这里去年也拍过。沿着碎石板铺就的小径走到山坡上,十几株流苏,姿态各异,或高大挺拔,或枝条蜿蜒低垂,</p> <p class="ql-block">  从禁毒展出来的路边有几株流苏树,树杆直挺高大,去年也拍过这里。</p> <p class="ql-block">  “五一”假期,终于找到了北园的流苏树。在碑林北边、碉楼东侧的路边上,有一片流苏树林,虽然不如南园的树木高大,但花十分茂密,低垂的花枝已经接近地面了,且就在路边,环境非常友好,便于人们与流苏花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  北园的另一处流苏位置可真有点不好找,即使我找到了,这个位置也不太好描述。就是位于张绍增墓东边,下图这座建筑的南面坡地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流苏也都是矮密型的,且位置偏僻,人少花密好拍照。总之,北园的流苏花似乎比南园开的更晚一些。</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两年流苏,才知道流苏花末端花心有紫色的。还看到从花心垂下来的黄色穗子不知道叫什么,在网上查了半天资料,都没有找到清晰的说明。只见有介绍说流苏树是雌雄异体,雄树叶片周边有锯齿,雌树叶片周边光滑。下次再去植物园时,一定要再仔细看看。</p> <p class="ql-block">  今天终于在国植公众号上看到关于流苏花的介绍,比起网上其它一些媒体,国植的介绍更通俗易懂一些。流苏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即一棵树只开雌花或雄花,但也有些流苏树的花是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两性花。仔细看,它的每一朵“雪花”像个倒挂的小伞,又像古代仕女服饰的流苏,因此得名。流苏花的花序十分有特点,有一个长长的主花序轴,轴上分生出很多小枝,每个小枝又各自形成了伞状的花序,这种花序被称为“聚伞状圆锥花序”。正因为这种花序的特点,流苏树在开花时,很多小花密密麻麻聚在一起,色泽洁白,如雪覆枝。</p> <p class="ql-block">  流苏树的花看上去有4片花瓣,但实际上它们的基部连在一起,是一个花冠管的4个裂片,裂片呈细长的倒披针形(披针即“铍针”,是古代中医针灸所用的“九针”中的一种,形状细长而薄,两侧开刃);花冠管内部末端为深紫色,花的雄蕊位于花冠管内部或稍伸出;花冠管外是花萼,也有4裂,裂片是尖三角形的。</p> <p class="ql-block">一树郁金香—鹅掌楸</p><p class="ql-block"> 以前在家门口的人定湖公园,看到过秋天金黄色、形似马褂的鹅掌楸叶子,没想到它还能开出这么美丽的花朵!在北园看到鹅掌楸开花的壮丽景色实属额外收获。</p><p class="ql-block"> 沿北园澄明湖西侧道路向北走,经过正黄旗关帝庙(在行进方向的右侧,一座白色房子,看不出来是庙)继续向北,穿过东环路,再向北走一点就可以看到这棵高大的鹅掌楸了。从这里向左上坡,道路两旁还有好几棵高大的鹅掌楸,树上也开满了花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鹅掌楸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濒危物种。在新生代第三纪,鹅掌楸的身影遍布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全球分布着十余种鹅掌楸。第四纪冰期到来后,鹅掌楸属植物大部分灭绝,只剩下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两种,而且现存的野生资源非常稀少,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植物。鹅掌楸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又叫马褂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鹅掌楸的花为花杯状,花被片9枚,外轮3片为绿色,萼片状,向外弯垂;内轮6片、直立花瓣状、倒卵形,与郁金香花型十分相似。因此,它有一个非常贴切的英文名 — Tulip Tree(郁金香树)。通过花的颜色可以区分是哪一种鹅掌楸,中国本土鹅掌楸花是绿色的,北美鹅掌楸的花绿中带着一点点橙色,而杂交鹅掌楸的花就是比较鲜艳的橙色。现在公园里常见的大部分为杂种鹅掌楸,是以中国鹅掌楸作母本,北美鹅掌楸作父本,杂交选育所得,其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花色艳丽、叶大、速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几乎无病虫害,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 春末夏初之时,一朵朵小花挂满枝头。鹅掌楸<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树干挺直,树冠伞形,叶形奇特古雅,花朵优美,</span>不仅是极佳的观赏植物,它还是可供作建筑、造船、家具、细木工的优良用材,叶和树皮可入药。</p> <p class="ql-block">  这棵树虽然高大,但下面的枝条下垂到人抬手就能够到的高度,已经是环境十分友好了。从这里可以看到鹅掌楸花的内部结构:外面是鹅掌楸花的内轮6片花被片,中间是雄蕊,最里面的是雌蕊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我看到的应该都是杂交鹅掌楸了。</p> <p class="ql-block">不同种鹅掌楸的颜色辨别</p><p class="ql-block">不同种的鹅掌楸花的叶子基本相同,花的外轮三被片均为绿色,主要区别在于内轮花被片的颜色不同,中国鹅掌楸花初开似绿荷,内轮花被片为绿色;北美鹅掌楸的花被片虽然也是绿色,但上面有橙色色块;杂交鹅掌楸的花被片则以黄色、橙色为主。从网上查到的中国本土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图片,与我看到的鹅掌楸颜色差异还是挺明显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鹅掌楸的花(摘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美鹅掌楸的花(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北美鹅掌楸的花(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刚刚在网上看到说,中国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的花型都比较像郁金香,而北美鹅掌楸的花型花瓣向外撑开,顶端有点儿向外反卷。难怪在一棵树上看到有不同的花型,原来是有长相像母亲的,也有像父亲的。不过,还是像母亲的多。</p> <p class="ql-block">  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因树干高大,花为绿色,开花在新叶满树之后,花朵很难被发现。而国内目前种植的多为杂种鹅掌楸,其生长旺盛,花期偏早,花被片以橙色为主,更加明亮,在五月开花期的时候,抬头很容易看到。</p> <p class="ql-block">光叶七叶树</p><p class="ql-block"> 在北园寻找流苏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右手边的一棵树上,看着一片宝塔似的白花。来到树下,看到树干上的标牌是“光叶七叶花”。</p> <p class="ql-block">  这个光叶七叶树的花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七叶树细长的白色花型,圆锥形的花短而粗,颜色不是纯白色,树叶的形状似乎也不太一样。赶紧上网查找资料:“光叶七叶树原产地美国,落叶乔木,高6-12米,宽度同高度几等,圆形树冠。树皮灰色,皱裂、小块裂或鳞片状裂。小枝粗壮,枝、叶搓碎后有臭昧。顶芽比侧芽大,有褐色鳞片包裹。直根发达。掌状复叶对生,5小叶,也有7小叶,小叶椭圆形或卵形,长7.5-15厘米,宽2.5-5.5厘米,具细锯齿,叶柄长7.5-1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长10-17.5厘米,花萼橙色,花瓣黄绿色,花期4-5月。新果倒宽卵形,长2.5-5厘米,散生小刺,10月成熟,种子有毒”。太专业了,完全不懂这些名词对应的是叶子、花序的哪个部位。另有资料显示,光叶七叶树是2003年左右从北美引进的。</p> <p class="ql-block">光叶七叶树的花像宝塔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光叶七叶树的叶子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秤锤树</p><p class="ql-block"> 在南园珍稀濒危植物区的东北角,看到几棵开着白色小花的树木,树身上挂着名片—“秤锤树”,一看就知是一个象形的名字。不过花的形状并不像秤锤,那一定就是果实像了,上网一查果然如此。</p> <p class="ql-block">  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是安息香科秤锤树属的乔木。花期3-4月;果期7-9月。因其果实似秤锤,故而得名。秤锤树原产中国江苏南京、江宁等地,为江苏省特产树种,浙江、湖北、山东等地也有栽培。秤锤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属于濒危(EN)级,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秤锤树是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于1928年发表的中国特有植物树种,属野茉莉科(安息香科)秤锤树属落叶小乔木。秤锤树属(Sinojackia Hu)也是中国植物学家发表的第一个新属。</p> <p class="ql-block">  秤锤树枝叶浓密,色泽苍翠。时值初夏,盛开的白色小花,洁白可爱。秋季叶落后宿存的悬挂果实,宛如秤锤一样,颇具野趣,是一种优良的观赏树种。</p> <p class="ql-block">  据说秋季果实累累,形似秤锤,果序下垂,随风摆动,颇为独特,一定要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四照花</p><p class="ql-block"> 山茱萸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原产于朝鲜和日本,现中国东南各省均有分布。四照花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肝炎、水火烫伤和外伤出血;四照花聚花果甜中带酸可鲜食,也可酿酒和制醋;四照花树形美观、整齐,初夏开花,白色苞片覆盖全树,苞片美观而显眼,颇富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去年曾经拍到过这棵四种花,秋天想来看看红色的果实,结果没有找对位置,今年记住了位置,是在南园的豆科植物园内,希望秋天能如愿以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照”顾名思义,就是光华四照的意思。当四照花盛开时,便会给人耀眼夺目、光耀四方之感。</p> <p class="ql-block">  与珙桐一样,四照花的四片精致花瓣儿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花瓣,而是“苞片”。中间的圆球才是真正的花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国植公众号介绍:四照花的花非常小,数十朵簇拥在一起聚合成一个球形头状花序,细看每朵小花都是4个花瓣,再数数每朵花内雄蕊的数量也恰好是4枚。</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奥森公园拍的四照花,虽然头状花序的小花都还没开呢,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每一朵小花都是四分裂的。</p> <p class="ql-block">  四照花萌趣的形态也让人印象深刻,远看犹如一只只白色的蝴蝶栖息在碧绿的树叶上;侧看,长长的总花梗使花朵立于枝头,又像竹蜻蜓,展翅欲飞。</p> <p class="ql-block">夏蜡梅</p><p class="ql-block"> 去年看到夏蜡梅已是花期末期,只剩下两三朵花了。今年早早去关注它,有点太早了,两棵不大的夏蜡梅树都还处在花苞期。不过其中的一棵上面有很多花苞,十分期待满树花开的盛况。(待补照片)</p> <p class="ql-block">  国家植物园中的树太多了,等待我们去慢慢寻找、去欣赏、去探索隐藏其中的知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