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诺格兰德的方式去拍照

bobo

<p class="ql-block">  突然发现,我这些街拍照片的风格怎么就像是温诺格兰德的拍摄风格呢?既然像,索性也调成黑白照片来装装酷,因为他们那个年代大多数摄影师都认为黑白照片才是艺术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看看温诺格兰德是何许人吧。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成为二战以后新的世界格局中心的美国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摄影领域更是英雄辈出。在这些耀眼的新星里加里•温诺格兰德是非常特殊的一位。约翰•萨考夫斯基甚至把温诺格兰德称为“那个时代的中心摄影师”。其“新纪实”摄影展推崇的三位摄影师加里•温诺格兰德、李•弗里德兰德和戴安•阿博斯,他们的摄影从不同的角度开拓了摄影的边界,用各自的风格证明了摄影在现实主义上的巨大潜力。萨考夫斯基是想用他们来证明,摄影的纪录也可以成为艺术,“他们的目标不是改变社会,而是了解生活,不是说服而是理解。”温诺格兰德的摄影理念新鲜而富有挑战意味,他的摄影奔放狂热,没有什么不是他的拍摄对象。从他看似随意的摄影风格看到他作品的艺术价值更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无独有偶,5年前我在上海参加了玛格南大师班学习并跟matt学习街拍后于2018年用卡片机拍摄了这些街头照片,最近翻出来整理才发觉这就与温诺格兰德的照片的风格相似,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除技术上之外就是我拍的是我们的这片土地上的事物。</p><p class="ql-block">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学习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或者怎么不去用大画幅风格来拍新纪实照片等等。因为5年前的街拍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先进的摄影方式了,只是到2019年之后才慢慢开始知道摄影艺术的来龙去脉,也才开始重新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直到现在才明白这样的照片很像温诺格兰德拍摄照片的方式而己,现在拍照片已经少了这样的135的随意,多了几分沉静,多了几分思考。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整理发出来仅为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谢谢观看朋友您不吝赐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