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大钊曾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推进课改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培养新时代建设人才的有生力量,当持德坚守,不畏不惧,以奋斗之青春,为教育之担当。</p><p class="ql-block"> 河北小学数学组于 4 月 8 日—4月 12 日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学校相关领导,数学教研组的年轻教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p> 《推理》 王子璨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这节课围绕推理这一主题展开。课程导入时,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侦探题材引入主题,并全程让学生作为侦探一角色进行。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讲解推理的方法时,将学生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即为“分析法”。然后,运用删繁就简的思想,进而引出“连线法”和“表格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从“最大”“第一”等字眼着手,学会分析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评课分析 《搭配》 尉奕婷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尉奕婷老师执教的《搭配》,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适当让学生体会“上装件数m不变,有一件下装就有m种搭配方法,有n件下装就有mn种搭配方法”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体会数形结合及符号的思想,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简明等优点,进一步认识符号对于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作用。</p> 评课分析 《平均数一》杨紫腾 <p class="ql-block"> 杨紫腾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平均数(一)》。这节课杨老师通过世界环保日的主题“减塑捡塑”导入环保小组收集空水瓶的情景,提出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并让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杨老师在课上鼓励孩子们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后讨论并演示,利用了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怎样求平均数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能够关注到学生们的学习探究过程,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建立信心。</p><p class="ql-block"> 课堂最后,杨老师探究平均数与总数量总份数之间的关系后与之前学习的内容做衔接,设计合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魅力。</p> 评课分析 《找次品》 刘倩 <p class="ql-block"> 《找次品》问题基本原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体会。本节课努力尝试以“大问题”引领,以“小话题”推进,让学生经历“比较一猜测一验证”的过程,从“分成3份”逐步以话题推进到“尽量平均分成3份”,引导学生在总结找次品方法的同时体会找次品的基本原理--每一次称都要将次品限定在最小的范围内,在过程中感悟“化繁为简”“转化”“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找次品的基本原理。</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重视学生推理过程的表达。在每个教学环节,均要求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通过直观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通过语言表达及直观图的描述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p> 评课分析 《税率》 蒋宜霖 <p class="ql-block"> 《税率》这节课从学生汇报有关税率数学知识出发,通过视频的播放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体现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结合格子图和线段图更直观理解应纳税部分,税率与应纳税额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解决问题和小组合作交流发现真实发票中的税率问题,开放的环节设计,不仅让学生自己深刻理解税率的含义,也感受到了纳税与生活紧密相连。最后拓展税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的能力。</p> 评课分析 总结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活动是以新课改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教师们搭建锻炼成长、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为老师们提供相互启发,互相学习的一个平台。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做课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也推动了河北小学整体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p><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虽然拉下了帷幕,但这不是结束,恰恰却是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样教学活动,有更多的优秀课从这里推出,有更多的优秀教师从这里起步,这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这更是一个腾飞的起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