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模拟地震、火灾发生情况下,同学们沉着冷静,利用课桌、书包等有效地进行了自护。全体师生按照预案快速有序地疏散,经过2分41秒,全校41余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到安全场地,圆满地完成了应急减灾安全疏散演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学校负责人谯伟峰同志结合防震减灾,又从以下几点强调安全:一、地震避险。当万一地震真的来临,如果你正在上课,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等老师发出疏散命令后再按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千万不能一哄而散,形成踩踏事故。如果你在室外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家庭避震要选择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或内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公共场所避震,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要避开人流,避免拥挤,就地趴在桌椅下;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二、火灾避险。首先是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做到不玩火、不点火。不得随意携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燃放鞭炮要远离柴草等易燃品,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如果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应用水淋湿衣服、或用温棉被包住身体先撤离火场再立即报火警119报警。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三、提高防范意识,养成自觉列队和遵守纪律的良好的习惯。没有了地震及火灾,踩踏事件仍是悬在学校安全头上的一把利剑,这就要求,平时上下楼梯时,按学校统一规定的疏散路线行走,步调一致。在楼梯间行进中做到"三要":一要靠右行走,二要慢步行走,三要互相礼让;"十不":一不抢先,二不奔跑,三不拥挤,四不推撞,五不嬉笑打闹,六不讲话聊天,七不弯腰捡拾物品,八不停下系鞋带,九不停留等人,十不逆向行走。在校外,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红灯意识、标线意识、安全出行意识,要学会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道习惯,不乘坐“三无”车辆、不在马路上骑车和玩耍。同时严防恶劣天气、暴雨、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四、严防溺水事故。不私自或结伴到江河湖泊及堰塘、沟渠等处私自洗澡、戏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若发现同学、同伴溺水时,要呼叫成年人开展救助,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更大伤亡。</p> <p class="ql-block">编辑:谯伟峰</p><p class="ql-block">审核:政教处</p><p class="ql-block">监制:刘小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