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聚焦落实核心素养,深耕高效复习课堂。为进一步践行新课标理念,把握高考命题方向,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月11日,新校区高二年级语文组以教研为抓手,开展了以“研究真题,明确方向,制定策略——实现一轮复习开门红”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本次教研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了2022年全国乙卷语文高考试题,针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一轮复习质量。</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全国乙卷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核心素养,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立德树人,服务“双减”,反押题、反机械刷题,突出“教考衔接”,突出正确教学价值导向等方面亮点纷呈。试题内容更强调深化基础,严格依据课标,有意关联教材,创新试题形式,引导教学依据课标授课、提升课堂质量,引导学生减少机械刷题、提高能力素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试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选取左翼作家萧红在抗战时期写的书信《“九一八”致弟弟书》。在信中萧红并未沉溺于伤感的往事,而是对弟弟这样的爱国青年满怀希冀,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国深沉的爱。高永潇老师对该文本时间线进行细致梳理,仔细分析了萧红“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的由来,充分挖掘萧红对青年命运的观察和思考,并总结高考散文、小说备考策略,向老师再现近几年高考真题,提出“解剖麻雀做真题,一网打尽多设题”的复习思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教师们针对如何结合课标、备战一轮文学类文本阅读展开讨论,于洪菊老师认为,新高考增加了试题内容和考查形式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对于非常规性考查题型,应引导学生关注题干情境与问题指向,通过细读文本、精准审题来保分争分。刘建老师也指出,要发挥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从课本到知识点,已达成学生知识能力、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文言文文本选自《说苑·贵德》,本篇材料以吴起告诫魏武侯“国之宝在德不在险”、晏子劝说齐景公供养老弱孤寡等历史记载,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中“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和“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教研中,杨静老师指出,试题多处呼应教材,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教材、用好教材,提高学生迁移应用课内知识的本领,引导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精神的养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建明主任对语文组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高考一轮复习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深入探究复习策略,开展组内研题,充分发挥组内资源,教师从多方面进行研讨,各抒己见,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育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互学、互助、共研的教研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蔡青山主任作最后总结发言,他用“真”和“实”二字概括了本次活动,指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素养的养成,能力的提升。在教研时,要将教研内容科学化、精准化,把教研工作做真、做实、做细,鼓励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让教研真正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无尽。教研路上,思想有声,行动留痕,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相互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绝好机会。新校区高二语文教研组将赓续践行新课改精神,夯实语文教学之根,探究高考语文复习之道,使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让语文成绩绽放新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