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内经 谈养生 通经络

林宣良

<p class="ql-block">养生一定要通经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和传导的体系。经,有路径的含义,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中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所谓通经络,就是指要使气血在人体的经脉中巡行时畅通无阻,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不可不通。”这里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强调人体之经脉必须畅通,原因是经脉“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络决生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决生死”就是说经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决定了人的生与死,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于经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贯通上下,内联五脏六腑,外至皮肤肌肉。若没有经络的这种沟通和联系,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又靠什么濡养呢?人体气血,贵乎流通,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倘若气血不流通,脏腑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要发生障碍,疾病即可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络处百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处百病”是说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对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疾病的治疗,病体的康复,都必须从经络人手。众所周知,疼痛是人们患病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究其原因,中医认为是“疼则不通,不通则疼”。只有经脉畅通,才能运行气血;只有气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疗与康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络调虚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调是调整,虚实是指证候,不是虚证,就是实证,人们患病后常常用虚、实来概括说明证候的性质。养生学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即是病邪盛而正气未虚,正邪斗争激烈所表现的证候;虚证,即是正气虚衰,机能减退,抵抗力低下所表现的证候。经络有调整虚实的功能。畅通经络的方法五脏相互联系的道路是经脉,通过经脉以运行血气,人若血气不和,就会变化而发生各种疾病。因此,保持经络的畅通是非常必要的,此是一条重要的养生原则,要时时处处使自己的经络之气畅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地说,以下方法有畅通经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要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ù】1.蛀蚀器物的虫子。 2.蛀蚀。)。只有动,气血オ能周流全身。就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常练气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气功锻炼有素者常可体会到真气循经络运行,就是通过内景感到自身经络的存在。气功中的“周天运转法”、“升降开阖法”就是能使经络之气正常地循经络运行的重要功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要常吃一些能够理气活血的药物和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陈皮、木香、砂仁、四磨汤、越鞠丸、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油菜、黑大豆、慈姑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是要心情愉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不管发生了什么不偷快的事情,都要想得开,人们常说的“气死周瑜”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经络系统实际上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是保持人体健康与长寿的关键。我们在养生中要认识到保持经络畅通的重要性,经常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来锻炼经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经络,让老人更长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如何养生才能健康地安度晚年呢?毕竟历经岁月的老年人,身体各项功能都相对衰弱,大补不行,猛药更难以承接,如何是好呢?经络养生是老年人的健康之路。比如,神阙穴可以帮助老年人返老还童,而百会穴则可以帮助修复他们的健忘、头痛等症,多穴位的综合利用还能帮助老年人降血压,消除关节痛。此外,耳朵之形如一个胎儿,更是保健的“福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搓全耳,让老人气机顺畅、延年益寿 </p><p class="ql-block">搓耳朵,曾经是乾隆皇帝的日常养生之术。相传,乾隆养生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搓耳朵。</p><p class="ql-block">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p><p class="ql-block">《内经》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中医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另外,中医还认为“肾藏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因此,经常按摩双耳,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可以起到减轻耳聋耳鸣症状、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据《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我们的每只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反射区。当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朵相应部位反应出来。</p><p class="ql-block">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史,你就会发现,在几百个皇帝中,尽管他们君临天下享尽荣华富贵,但短命的颇多而长寿的甚少。在少数的长寿者中,乾隆皇帝仅在位就有60年,更是高寿活到了89岁。乾隆皇帝之所以能独享高龄,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搓耳朵帮了他不少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耳朵该怎么搓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做法如下: </p><p class="ql-block">双手手掌心相对,前后搓揉或者顺时针旋转,两手用力以使手掌迅速发热,然后迅速将两手置于耳朵处,先前后搓揉50次,再上下搓揉50次即可。</p><p class="ql-block">这里的50次可以分5次进行,每次将手掌的劳宫穴搓揉10次至发热后,用手覆盖耳朵再搓揉10次即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搓全耳 </p><p class="ql-block">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将“搓”放在前面,并非是因为乾隆用过此招,而是因为搓全耳可以帮助我们激活全耳经穴,同时起到“热身”的作用,让全耳有一个充分的调动。当然,这套动作最好是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各做一遍,也就是说以此开始,再以此结束。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刚开始给耳朵所有相对处于“休眠期”的经穴一个调试的过程,让它们慢慢“苏醒”过来,并在此基础上,对耳朵各个局部进行按摩就更容易被接纳了,效果也就更好了。在接下来进行耳朵各个部位的按摩之后,气血就会因为局部的按摩而相对的有一个不平衡的分布,盈亏落差较大,这时候,再搓全耳,效果自然就很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揉耳垂,帮助老人美容养颜、醒神健脑 </p><p class="ql-block">耳垂,我们并不陌生,小时候,不少长辈见到小孩儿耳垂大的时候,常笑呵呵地说:“这娃娃有福气,看这耳垂这么大。”耳垂大小和一个人的“福气”到底有没有关系?而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对于耳垂和福气说没关系就没关系,说有关系也有那么点关系。此话怎么讲?没有关系自然好理解,这里所谓的二者有那么点关系,是因为耳垂对应的是人体面部,揉耳垂上的穴位,能治疗神经衰弱,若人耳垂薄弱或没有耳垂,就说明这个人神经衰弱了,思考问题大多会出问题,想必这个人做起事来也就会纰漏百出,这样的人在工作时或者是受训,或者是被辞退,想必福气也就谈不上了。而一个人耳垂饱满欲滴,自然神清气爽,大脑康健,自然做起事来顺心顺意,有福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这里给那些用脑的白领一族提个醒,累了的时候,或是在面对一件事情、半天理不出头绪的时候,经常揉耳朵的头面区,也就是耳垂,就可以提神醒脑,帮助你恢复脑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活跃面部的气血,还可以使你脸上僵硬的肌肉、焦黄的皮肤和皱纹得到改善,从而有效地防止衰老。那么,老年人是如何利用耳垂来进行身体的保健呢?这里,建议老年朋友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可以分两步走。具体做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揉耳垂。</p><p class="ql-block">耳垂怎么揉呢?揉耳垂使用的是食指、中指和拇指三根手指。将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耳垂前面,拇指在后,采用前后夹击之揉术。食指和中指在前面不动,而拇指在耳垂背面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周旋运动,各50次即可。一切就绪后,再适当拉拉耳垂,一般以10次为宜,可以上下拉,也可以左耳向左、右耳向右做水平面方向的运动。力度适中即可。 </p><p class="ql-block">其次,揉外缘。</p><p class="ql-block">腿脚无力的人如果经常揉揉耳朵外缘可以强健四肢。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耳朵外缘窄小的人,往往都是瘦高个,腿脚多显无力之态,而那些耳朵外缘显得宽大的人,则腿脚多健壮。耳朵外缘是四肢的反射区,所以早晚坚持揉耳郭外缘,可以使四肢更加强健。揉外缘需要注意的是,耳朵是软的,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双手,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耳朵的外缘的上方,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顺势而下,滑落至耳垂处,然后又从上而下,循环往复,两耳各做50次即可。最好是在早晚做。 </p><p class="ql-block">摩耳背:助降血压、通血管</p><p class="ql-block">耳背上有一条沟叫降压沟,它对应人体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当于捏脊,可以调畅全身的气血。方法:拇指指腹沿着耳背从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阙穴:返老还童的长寿大穴 </p><p class="ql-block">神阙穴,经穴名,见《外台秘要》,位于脐正中。《证治准绳》:“按脐为神阙穴,禁针之所。”即人们日常所说的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p><p class="ql-block">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是说这个穴位是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该穴还有一个名称即气合,气,气态物也;合,会合也。气合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外表的气血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 此穴还有很多的别名。我们知道,假若一个人别名多了,说明这个人容易接近,具有亲和力,而一个穴位别名多了,说明这个穴位与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这个穴位被击中后,可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伤气,进而使得身体失灵。这就好像一个很有人缘的人被人欺负后,很多人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为其鸣不平一样。 神阙穴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这还要从神阙穴和生命的渊源关系说起。我们知道,胎儿在没有脱离母体的时候是靠胎盘来呼吸的,此时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就中止了,后天肺部呼吸也即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神阙,就没有生命。而从经穴的角度来看,作为人体长寿大穴的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而又至关重要的要害穴,神阙穴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穴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这就是古代很多修炼者把这二穴称为水火之官的原因。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所以,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与身体内外进行能源交换的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可以随时得到良性的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了。如果经常对神阙穴进行按揉,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鼓胀、泻痢、脱肛、中风脱证等有独特的疗效。所以,神阙穴是先天真气唯一的潜藏地,不仅能治病,还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可见,说其是返老还童的长寿大穴也是名副其实。 通过上面对于神阙穴的介绍,我们同样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只有照顾好了我们的神阙穴,它才能帮我们照顾好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常对于神阙穴的利用有三个基本的方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聚气法 </p><p class="ql-block">具体做法是: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穴空转,利用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p><p class="ql-block">其二,揉中法 </p><p class="ql-block">睡前空腹,将双手劳宫穴相对搓,搓热后双手上下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手在叠放的时候,一般是遵循男左女右的方式,即男士左手在下,而女性右手在下。每次揉100下为宜。建议早上起床前重复一次。 </p><p class="ql-block">其三,意守法 </p><p class="ql-block">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穴,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会穴,健忘、头痛一按即愈 </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健忘、糊涂的现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做儿女的要理解老人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心神恍惚、心力不足、健忘、慢性头痛等症。但不要对此视而不见,更不要将此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切忌因为一时的疏忽,使得一些本来可以得到调治的病症得以延续和加重。 百会穴高高在上,雄踞于头顶的正中央,具体说来,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在取此穴的时候,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可以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连线的正中点来取此穴,或者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点来取此穴。 </p><p class="ql-block">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再者,百会穴所在的头部是诸阳之会,所有阳经都汇集到头上,而百会穴便是阳气积聚的核心部位。既然为百脉之会,反观其变则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针灸资生经》上说其“百病皆主”,也就是说什么病都能治疗。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认为百会穴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百病都会治疗”,故而称之曰“百会”。 </p><p class="ql-block">上面说了百会穴什么病都能治疗,那到底能治疗哪些疾病呢?总的看来,百会穴为督脉要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其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头晕、目眩、失眠、中风、半身不遂、健忘、心神恍惚、语言不择等。从此穴治疗的这些病症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该穴对于人们常说的“老年糊涂”的治疗功效。人糊涂了是个什么样子?大不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情况,或者是健忘,或者是说话好像小孩儿一样,没有什么分寸之类的,所以,我们说百会穴是老年人保健的一个关键穴位。 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大多源于睡眠少。很多老年人自己和儿女等都认为老年人晚上睡不着、白天又醒得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往往视而不见,但是,如果老年人的睡眠少于5个小时,那么,就该引起重视并适当调养了。从经络养生的角度来看,建议老年人可先进行自我调养。 具体方法是:先端坐圈椅,然后双手劳宫穴相对,揉搓掌心,让掌心微热,再用一只手的手掌盖住百会穴,最好是用手掌的劳宫穴对准百会穴,建议用双手,男人左手在下,女人右手在下,另一只手的劳宫穴也与百会穴在一条线上。然后采取顺时针揉转的方式,揉10圈左右就好。 </p><p class="ql-block">在利用百会穴进行按揉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其一是按揉的时候,思想要集中,不要一边按揉一边想孙子的上学问题,或者是和儿媳情感不和谐等问题,想的可以是太阳初升、霞光万道等意念性的景象,或者想想下棋或者跳秧歌的老街坊等;</p><p class="ql-block">其二是,在按揉之前和之后最好先做一下整个头部的运动,之前是给头部各个“穴位”打个招呼,之后则是跟各个穴位道声“告别”,这样做的好处能让你的头部总是有所准备,不会受到突然的异常刺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经络,让男人更强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男人更多的是强壮的体象,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少人外强中干,其实男人也需要关怀。</p><p class="ql-block">气血是每个人的健康不动产,对于男人尤为如此。男人如何实现经络养生呢?男人打拼在外,多有心火之病,所以,日常按摩更多地需要利用胃经将气血引流,让身体不再虚弱,同时为男人的身体查漏补缺,守住脊柱、前胸和脚底三个健康要塞。此外,“性”福决定幸福,而且还左右着健康,这时候就要利用关元穴进行调理,综合治理,男人自然能“火力更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疏导气血,维护男人健康的不动产 </p><p class="ql-block">维护身体的健康自然需要懂得一些怎么吃、怎么穿、怎么玩的具体方法,但对于一些健康原则的了解往往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这就好像我们在一艘乘风破浪的船上一样,尽管心中的目标是明确的,水手也很努力,但如果我们的舵没掌握好,那么,水手越努力船的动力性越好,而我们偏离目标就会越远。那么,身体的健康呵护有什么原则呢?大家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针对经络养生而言,就是让身体的气血运动起来,身体哪里虚了,就要把濡养身体的气血引到哪里。怎么引?</p><p class="ql-block">引的方法就是推陈出新。 </p><p class="ql-block">所谓的推陈出新,就是把陈旧的东西推出去,把新鲜的东西引发出来。人体始终在进行着这样的工作,比如呼和吸,比如食物的吃进去和粪便的排出来等。那么,怎么才能把身体不需要的东西排出来呢?尽管现在的女人大多也不主内了,但现在的男人主外却没有太多的改变,因为主外,使得男人接触到了方方面面的信息,也就大体上知道了一些关于身体的状况。但令他们不理解的是,他们看似富有针对性的对于身体的照顾,往往是适得其反。在得知身体里往往有更多毒素的时候,许多男人就买了一些通便的泻药,结果脾胃受到了伤害,整天都吃不香;在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天需要多少水的时候,结果把自己的身体灌成了水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你的自作主张是在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没有顺应身体的规律。 就跟大禹治水一样,濡养我们人体的气血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我们疏导的,人没有精神,身体出现了疾患之兆,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气血在一些地方被阻塞隔断了,成为了割据状态下的“孤岛”,旧有的东西出不来,新鲜的东西又补充不进去。对于身体,慢慢地就会出现如花草干枯一样的病症,说了这么多,到底该如何疏导呢?疏导不是整个经络到处下功夫,要找到疏导的点。 </p><p class="ql-block">具体举例来说,很多人有胃溃疡,症状表现自然在胃,疾患的发生原因多在肝,但郁结的气是在胆,自然,其疏导的点就在胆经上;一些男人不知不觉就得上了偏头痛,通常的疏导点也在胆经上,有的同时可以在三焦经找到疏导点。这些多属于气血郁滞的情况,还有一些地方则是气血根本就过不去。这时候一个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人容易出现寒证、萎缩症、炎症等情况,这就需要坚强的男人们耐心一些,根据病灶的情况,然后顺应经络而行,将气血引流进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脊柱、前胸、脚底——男人养生重地 </p><p class="ql-block">健康,除了那些流大汗的运动和寻求专业的保健外,按摩经络更是一种方便实用的养生方法。当然,如果太太或先生把夫妻之间的按摩当作亲密行为的话,你可以借助爱人之手。否则,你就没事勤给自己按按,多帮自己揉揉,如果还能给自己捶捶,那么,你的健康领地多半会在经络的调理中得到捍卫。具体来说,如果每天都能够带着“按摩”在你身体的一些“要塞”巡视,相信那些不断线的小毛病就再也不会轻易找上身了。全身经络可谓是无处不在,这里,为你介绍的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部位”。 </p><p class="ql-block">所谓的一个中心,主要是指腹部,而三个基本部位则是按摩的三个主要部位,即脊柱、前胸、脚底。</p><p class="ql-block">男人保健的中心,为什么会选择在腹部呢?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胃所受纳的水谷精微,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再说,脾胃又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男人在奋斗、打拼的过程中才能不至于付出健康的代价。按揉腹部该怎么做呢?从时间安排上看,最好是选择在早上排空小便之后进行,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的时候,意念上随之而化动,但不要想那些凡尘杂事,配合用力要适度,自然呼吸即可。 </p><p class="ql-block">一个中心我们大体明白了,下面再说说三个基本部位,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要巡行的三个健康的“要塞”。 </p><p class="ql-block">(1)脊柱</p><p class="ql-block">脊柱,是生命的一个支撑。作为男人尤其不可以轻视。一些功夫影视片和武侠小说,常常会提到要达到练武的高峰境界往往需要“打通任督二脉”,这足见其重要性。而脊柱就是督脉的行经之地,所以,按摩脊柱可以让督脉的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2)前胸 </p><p class="ql-block">男人需要有胸襟,这不仅是说一个男人在品质上要胸怀宽广,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风范,即使从生理上来看,前胸的按摩也不可忽视。胸腺是整个免疫系统最关键的部分,按摩前胸就像打开了免疫系统的按钮一样,可以促进胸部经络的气血循行更加通畅,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按摩时可以用手掌上下摩擦前胸,一般在睡前和起床的时候各按摩100次即可。 </p><p class="ql-block">(3)脚底 </p><p class="ql-block">脚部是经络集聚的地方,也正因为此,我们在本书的几个地方都曾经提到脚部的保健。自然,在解决男人的保健问题上,脚部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健康巡行的重镇,只要不在什么大雅之堂,你就可以经常扳扳你的脚趾,揉揉你的脚心,或者去公园踩踩鹅卵石等,以帮助促进脚部血液的流畅,加强气血的疏布之功,将远端的血液推向心脏和大脑,并可以调节阴阳平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性”福长寿,关元穴让男人双丰收 </p><p class="ql-block">关元穴,像是一个侠骨柔肠的江湖英雄,又有点像电影里不畏强权的佐罗。经常按摩关元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这里,更多的是要从与男人的“性”福相关的东西来提一提。关元,关,即关卡;元,即元首。也有一说是关是指关羽,元是首的意思,代指曹操,将二者联系在一起,即指重情重义之意。这里,也就提醒人们两点,一是关元穴与情感下的“性”福有关,二则是指关元穴帮助的“性”福更应该是重情重义下的“性”福,而非是泛滥成灾之性。从经络气血的角度来看,关元穴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取此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可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遗精、阳痿等身体疾患。 说到关元穴,在《扁鹊心书》里记载了一件有关此穴的事情,大体是这么说的。 话说南宋时期,有一个落草为寇的强盗,名叫王超,后受到道外高人指点,意外获得了一套“黄白住世之法”。循仿此法,此人虽然高寿至90岁,仍然是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后来被官府抓住,判了死刑,临刑的时候,他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他每年夏秋之交,都会在关元穴上艾灸一千壮。久而久之,心中好像有了一个太阳一样,虽然寒暑而体自有恒温,而且好几天不吃饭也不会感到饿。甚至记载说,在王超被处死后,刑官令人剖开他腹部的暖处,还见有一块用艾火灸出来的非肉非骨的东西。这里道出了关元穴这味人体大药的神奇效用。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在提醒着我们,比如,有的人年寿已高依然还是“性”情中人,而有的人虽然年纪不大,但总是一提起性事就充满一言难尽的苦衷,这其中,想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关元穴应该是发挥了不少作用。事实上,艾灸和按摩都可以使此穴生成的元气源源不断,这些元气就像那些用白砂糖搅成的丝绵糖一样,在你的腹部循环拓展,是不让你元气外泄的一个穴道。由此观之,关元穴不仅可以为你的健康保驾,同时还可以为你的“性”福护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海</p><p class="ql-block">髓海:若髓海内邪气有余,动作会表现为过于轻健有力,行动无度。当正气不足时,可表现为头晕耳鸣,小腿无力,两眼昏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气海:若气海邪气有余,可表现为胸中憋闷,呼吸急促,面色发赤。若正气不足,可出现气息缺少甚至无力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谷之海:若邪气有余,可出现腹中胀满的情况。若正气不足可常感觉饥饿但又并无食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血海:血海指的是冲脉,又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如果邪气有余,可出现身体有膨胀感,郁闷不爽,正气不足则会表现为无精打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经络,让女人更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健康是每一个人“最贴身的财富”,但对于女性而言,美丽甚至与生命比肩。所以,利用经络养生,对女性而言,一方面是健康财富的守护,另一方面则是美丽的坚决捍卫。如何才能“双丰收”呢?经穴按摩帮女性清理肠胃,让女性不仅没有便秘之苦,还能享受肠清后的长生,就日常保健而言,痛经、孕期呕吐、妊娠浮肿、催乳等都能在经穴疗法的大包大揽之下得以恢复,让女人二者兼收——美并健康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元、气海、足三里穴解决痛经 </p><p class="ql-block">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p><p class="ql-block">从病因上来看,原发性痛经的病因见于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姿态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继发性痛经常见的原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子宫畸形、阴道横隔、盆腔炎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淤血综合征及宫内节育器等。 </p><p class="ql-block">痛经之痛,大体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轻度痛经一般是在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并无全身症状,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到工作;中度痛经则表现为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如果痛经晋升到了第三个阶段,即重度阶段的话,那么,这时候经期或其前后小腹多会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p><p class="ql-block">据统计,7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情形,可见,痛经对于女性影响的范围之大。痛经在很大程度上和心情有关,同时,痛经又影响人的心情。痛就要吃止痛药,这在很多人那里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女性的痛经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是药三分毒。</p><p class="ql-block">这里,我们给你提供一些经穴疗治的方法,以参照选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到艾灸,女性朋友大体可以想到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体质偏寒的人,那么,如何才知道自己就是适合艾灸的偏寒体质呢?一个较为明显的症状就是碰到天气趋寒的时候,由于身体受寒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寒痛,而且平时也会有怕冷的感觉;从面部的表情来看,大多是唇色浅紫。再者,从经血的颜色来看多偏于暗红,其间常伴有血块。</p><p class="ql-block">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就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常做还可以强身健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带穴摩腹缓解痛经之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动作只能在属于你的私人空间去做,主攻范围是摩腹,之所以有带穴之说,就是在摩腹的时候强调要特别关照腹部正中线上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极穴等。如果痛经让你直不起腰板,甚至伴有腰痛等现象时,你还需要用拳头敲打后腰,上至两侧腰肌,下至骶部。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痛经的解决同样要着眼于整体,这也是《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 </p><p class="ql-block">上面提到了神阙穴,这里要单独提出来说一下,这个穴位于脐窝正中,属任脉。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p><p class="ql-block">神阙穴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穴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所以,古代修炼者把这二穴称为水火之官。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p><p class="ql-block">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胎儿的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所以,可以说如果没有神阙穴也就没有了生命。 </p><p class="ql-block">记得一位管理大师说得好,只有照顾好我们的员工,他们才能照顾好我们的客户,并进而照顾好我们的利益。通过上面对于神阙穴的介绍,我们同样可以毫不过分地说,只有照顾好了我们的神阙穴,它才能帮我们照顾好健康。</p><p class="ql-block">那么,怎么照顾呢?</p><p class="ql-block">对于神阙穴的保健之法有三:</p><p class="ql-block">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p><p class="ql-block">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p><p class="ql-block">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穴,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养血调经用血海穴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血海穴,血,指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海,指大。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p><p class="ql-block">此穴主治病症可为:月经不调、膝盖疼痛、更年期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痛经等。</p><p class="ql-block">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p><p class="ql-block">血海穴自己就可以取,在取用该穴的时候患者应采用仰卧或正坐、屈膝的姿势,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因为是对称的穴位,所以,左右血海穴要相应地用右手和左手辅助按之。</p><p class="ql-block">除了血海穴之外,还可以在肚脐下找到气海穴,即肚脐正下方1.5寸的地方,在痛得很厉害的时候,可以按气海穴救急。 </p><p class="ql-block">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每天上午9时~11时刺激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处呈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即可。</p><p class="ql-block">此外,月经提前的女性朋友要多注意敲肝经,可以防止自己肝火过旺,出现体内血虚的情况,因为月经并非来得越早量越少,往往流失还多,敲肝经先要找准大腿内侧的中线,先探路般尝试性地敲,找到痛点就是找到了身体的大药,然后持久敲击往往就能起到稳定情绪,让身体气血恢复正常的功效。当然,如果能够配合按揉太冲穴就更好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足三里、内关、公孙穴治孕期呕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那些影视作品中,我们都会看到怀孕除了肚子比较大以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呕吐。甚至,很多时候连那些闺中密友都还没有从肚子的大小发现问题的时候,呕吐却将那些秘密给她们泄露得精光。自然,怀孕后的恶心和呕吐与病理性的恶心和呕吐不一样,医学上将这种呕吐专门定名为“妊娠呕吐”,一般妇女在怀孕一月半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尽管妇女的妊娠性呕吐多会发生,但切忌不要就此将怀孕期间的“呕吐”搁置不理。 </p><p class="ql-block">“我该死,我真的是太大意了,还以为恶心、呕吐是孕期的正常反应呢!”当着丈夫说这话的人是同事小张的爱人小李。她为什么如此自责呢?话还得从半年前说起。小李,28岁,拿现在的话说也是奔三十的人了。他们小两口儿关系一直不错,是在小李有了3个月身孕后结婚的,这也算是水到渠成的好事。至今,算来孩子也有7个多月了,一周前的早上,她起床后,觉得反胃恶心,还觉得嘴巴很苦很干。回忆起怀孕初期的孕吐,想想当初好像比现在厉害得多,也没有觉得怎么样,渐渐地,小李也就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将其当作孕妇的正常反应。 但令她遗憾的是,这次她的症状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重了。3天后的早晨,她突然觉得小腹一阵阵绞痛,家人连忙将她送到医院。结果,在一个小时后,小李产下了一个不足月的婴儿,没过几天就夭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经过化验检查,专家发现她得的是临床上较为少见、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糖尿病,此病也会有恶心、呕吐等诸多类似妊娠反应的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孕妇忽略。因此,如果孕妇发生呕吐,就要看看是否伴有孕妇体重下降,出现口干喜饮、剧烈腹痛、恶心等症状。建议准妈妈们要提前进行妊娠中晚期血糖监测。 </p><p class="ql-block">因为牵涉孩子的问题,所以上面多说了两句,这里,再回过头来说正常的妊娠呕吐反应下吃不下饭的问题。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妊娠的时候,为了肚子里的宝宝,母体会自动地调集身体资源供养胎儿,孕妇的气血都下行到冲任养胎,最后冲气偏盛,脾胃气血偏虚,胃气虚就不能推动食物,而冲气还会往上跑,下边下不去,上边还不停地冒,自然,吃不下饭就正常了。吃不下还吐?是的,有的是吃什么吐什么,有的则是不吃也要吐,甚至都吐出胆汁来了,这是妊娠改变人饮食习惯的原因。 研究证实,孕妇喜欢酸性食物是因为生理和营养上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妇女怀孕后,母体和胎儿胎盘的分泌物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使胃酸减少,从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孕妇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妊娠反应。由于酸味能刺激胃分泌胃液,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所以,多数孕妇都爱吃酸食。那些平时不喜欢吃酸东西的女士,这时候特别喜欢吃酸性食物,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消除了一些人的错误认识,即认为怀孕期间,喜欢吃酸的就预示着生男孩,想吃辣的就可能怀的是女孩。 </p><p class="ql-block">上面说的是采用食酸的方法来做的调理,这里给你介绍几味身体的“大药”。</p><p class="ql-block">即足三里穴、内关穴和公孙穴。</p><p class="ql-block">可能大家对跟胃气相通的足三里穴和心包经上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的内关穴这两味大药有些“面熟”了,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公孙穴。 </p><p class="ql-block">公孙穴,八脉交会穴之一,属足太阴脾经络穴,通于冲脉。公孙穴之公孙,即公之辈与孙之辈。这里的意思是指穴内气血物质与脾土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公与孙之间的关系呢?说来,还得慢慢翻翻“辈分”。脾经物质五行属土,其父为火,其公为木,其子为金,其孙为水。本穴物质为脾经与冲脉的气血相会后化成了天部的水湿风气。这就是二者的关系,也是本穴得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此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p><p class="ql-block">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p><p class="ql-block">三个穴位具体该怎么按揉呢?</p><p class="ql-block">从手法上主要采用按揉法,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建议你早上的时候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左右就可以了;下午5时左右按揉内关穴和公孙穴,约5分钟就好。每天坚持就会有较好的效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陷谷穴,把妊娠浮肿“按”下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而言,孕妇在妊娠后期易发生下肢浮肿,经休息后可消退,回归正常。如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或经休息后不消退者,应及时诊治。当然也要适当地进行辅助治疗,此时,按揉陷谷穴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p><p class="ql-block">陷谷穴,所谓的陷就是凹陷之处的意思。谷,跟合谷穴之谷相类似,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所以称之为陷谷穴。</p><p class="ql-block">该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第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此穴可以起到输送胃经气血的功能,采取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的治疗方略,可以主治浮肿、水肿、肠鸣腹痛及足背肿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全身性水肿,就需要你提高警惕,尽可能找医生查明原因,免得贻误治疗的时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经络,让宝宝更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宝生活习惯不定,一会儿哭一会儿闹,该吃不吃,该睡不睡,如何才能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呢?小儿推拿可以让宝宝的寒热虚湿得以调节,而宝宝的感冒、高烧、吐奶等都能在经穴的按摩中得到改善或治愈。不仅如此,经穴按摩还能起到很好的安睡作用,不仅没有副作用,甚至通过捏一捏、揉一揉、按一按还能让宝宝更可爱、更聪明。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儿推拿,寒热虚湿各不同 </p><p class="ql-block">老祖宗的东西被现代人丢掉的太多了,且不说那些教人修身养性而被现在很多人视为比较抽象、虚无的《论语》《诗经》等,就是那些事关每个人切身健康的《黄帝内经》也很少被提及和想到。面对健康的日益流失,一方面是金钱的耗费,一方面却是喋喋不休的埋怨。就拿邻居的小孩儿感冒来说吧,花了三百五百就硬是不见好转,什么灌抗生素,什么打点滴,从某种程度上说,好像是拿人做药物的试验,又好像是在走迷宫的时候每条道、每条道地尝试一样,这药不行上那药,结果身体难见恢复,而钱袋子却渐至干瘪。孩子的父母说,想想当初在乡下,一个感冒三元五元熬点这草那根喝了就好。其实原因就出在这里。同样是感冒,中医往往会做很多细致的证型分辨工作,然后再进行治疗,例如风热型的感冒要用辛凉的中药,而风寒型的感冒则需要用辛温的中药。况且,还不仅仅是针对中药,还针对人的体质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将体质分为了寒、热、虚、湿四种类型。</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来简略地说说这些小儿体质各自的特点和相应的保健之法。 </p><p class="ql-block">第一,寒型 </p><p class="ql-block">寒,就是冷的意思。这就很明白了,判断寒型体质的一个最简易的方法也就出来了,即看看孩子的身体尤其是手脚是否是冰凉的,如果不是另作他论,如果确属冰凉,再加上面色苍白、吃饭不香等情况,那么,寒型体质就基本可以得到判定了。 </p><p class="ql-block">针对这样的体质,父母在对孩子平时保健的过程中,就要给宝宝捏脊和按揉劳宫穴,捏脊5次,按揉劳宫穴100次即可。当然,可以根据宝宝的大小和寒性程度适当地增减。 </p><p class="ql-block">第二,热型 </p><p class="ql-block">热型体质的小孩儿,往往会有一些很多大人不理解的行为,比如,他们可能将嘴或者脸靠在冰凉的墙上,甚至在冬天也如此。而在夏天的时候,就喜欢喝冰水,吃什么冰激凌之类的东西,有时候作为家长的你都感到很凉,以至于受不了,而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那么,这类孩子大多是属于热型体质,这类宝宝还有一些特点就是,面赤唇红,容易烦躁,多有便秘的现象。</p><p class="ql-block">遇到这类体质的小孩儿,平时最好坚持给宝宝推天河水(又名天河,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曲泽穴成一直线)200次。</p><p class="ql-block">第三,虚型 </p><p class="ql-block">虚型体质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喜欢出汗,这也是很多人经常说虚汗的一个原因。除了汗多之外,这类体质的小朋友多显内向,有较为明显的不爱活动的倾向,而且还会出现懒得搭理人的现象。</p><p class="ql-block">在帮助虚型体质的孩子进行保健的时候,一般可采取向手掌方向推小孩儿的五个手指头来调理,此型体质的小孩儿,还可以适当从饮食上予以调理,比如,吃些羊肉、牛肉、核桃、桂圆等。 </p><p class="ql-block">第四,湿型 </p><p class="ql-block">此型的小儿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肥胖,这一点,反过来也可以推知,即肥胖的儿童大多是湿型体质。看着肥胖吧,这类宝宝还饿得很快,而且吃的尽是那些令人“长胖”的食品,这就是很多人在公交车、广场等公共场合看到的那些“小胖子”,他们往往嘴里还总在不停地吃东西。</p><p class="ql-block">针对这种体质的孩子,平时捏脊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工作。另外,就是要常从小孩儿的拇指一直推到大鱼际。 </p><p class="ql-block">提到大鱼际,这里多说两句,不仅因为其为本书首次提到,同时还因为其特别的功效。医学上将手掌拇指的指根部称为大鱼际。其主要与人的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所以,如果每天搓搓大鱼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不错的治疗作用。对于宝宝的养生而言,你只需要将宝宝的一只手固定,然后大人反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大小两手的大鱼际上下交叠,像吃花生时搓掉花生米的红皮一样,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搓2~3分钟,至宝宝整个手掌发热即可。 </p><p class="ql-block">说到这类体质的孩子,除了按摩外,饮食要做适当的调理,比如,麦当劳、肯德基里的那些炸薯条等快餐食品要尽可能少吃。否则,推拿的效果就很差,就像蓄水池一样,如果放水的管子很小,进水的管子很大,自然就会水越来越多,对孩子而言就会变得越来越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拿二三四,让宝宝远离小儿高烧 </p><p class="ql-block">孩子发高烧,时有所见,甚至有的孩子动不动就发烧。日常只要孩子一高烧,很多家长就手忙脚乱,不少家长抱着孩子往医院跑,道近还好,如果路程远了,打车也需要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间,这时就要采取一些清热降温的措施了。高烧烧的是孩子,急的自然是家长,但这个时候提醒你,光急是没有用的,往往还会起副作用,病急乱投医就是“急”的时候通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这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不可脚乱”的意思。那么,这里所说的“手忙”又是什么意思呢?手忙,本书讲的是经络,想必你已经猜出了个十之八九,对了,就是推拿。</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如何给高烧孩子进行推拿。 </p><p class="ql-block">如何给孩子进行推拿,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高烧是怎么烧起来的,发烧和肺有关系,因为肺主一身之气,热是能量,实际上也是一种“气”。而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使得肺在体内所进行的气机升降工作受到了影响,热气淤积,继而波及四邻,所以,五脏六腑都会受到牵连。身体是一个和睦的整体,肺出了问题,五脏六腑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再说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热不退、烧不减。</p><p class="ql-block">要想退烧,一个首要的工作就是清肺金,去心火,调肝木和脾土,补肾水,就要捏脊和推六腑,外加清天河水。</p><p class="ql-block">从“量”上看,遵循一个“二三四”的原则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所谓的“二”就是指要推六腑200次;</p><p class="ql-block">所谓的“三”就是指清脾土、肝木、心火、肺金及清天河水各300次;</p><p class="ql-block">所谓的“四”就是要补肾水400次。</p><p class="ql-block">当然,推拿次数的多少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体态的胖瘦、病情程度等进行适当调节,以达到帮助身体恢复的目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睡、感冒、吐奶,三穴手到病除 </p><p class="ql-block">对爱,很多人都放置在心中,就像婚后一些男士对于爱妻的观点一样,何必把那些爱与不爱挂在口上,如果说精神上的爱还可以如此的话,那么,对于小儿健康的爱则需要你表达出来,推拿按摩就是一种传递爱的方式,用手表达对于孩子的爱。 </p><p class="ql-block">(1)小儿安睡宝——推天门 </p><p class="ql-block">天门穴又名攒竹穴,中医认为天门是神出入的门户,打开天门,就可以让自己的元神自由出入。对于经络而言,就可以起到通经络、开穴位、活气血、调阴阳和祛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明目等作用,从而把天地之元气源源不断收入,以滋补元神。</p><p class="ql-block">该穴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父母在给孩子进行推拿的时候,只需用两拇指交替自下向上推3~5分钟即可,称“推攒竹”或称“开天门”。若自眉心推至囟门,30~50次,称为“大开天门”。</p><p class="ql-block">“开天门”一般作为推拿起式,所以力求缓而轻、慢而稳,直到孩子额头皮肤微微发红为止。时间上以3分钟为宜。推这个穴位可以帮助宝宝入眠,所以此穴具有压惊安神的功效。 </p><p class="ql-block">(2)小儿感康丸——运太阳 </p><p class="ql-block">太阳穴,位置在耳郭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很早就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就有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所以,对于太阳穴的运用,则需要有所讲究,一方面是力度上要轻缓,另一方面则要求在方向上有所选择。在用两大拇指推运太阳穴的时候,向耳朵的方向是在泻,而向眼前的方向为补,所以,在孩子感冒的时候,你不妨推运其太阳穴,往往能得到缓解。 </p><p class="ql-block">(3)小儿吐奶——推天柱 </p><p class="ql-block">天柱穴,天,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柱,支柱也,支撑重物的坚实之物,在此比喻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之意。本穴气血乃汇聚膀胱经背部各俞穴上行的阳气所成,其气强劲,充盈头颈交接之处,颈项受其气乃可承受头部重量,如头之支柱一般,所以得名。其位置是在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颈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即是此穴。 新生儿的胃一般容量比较小,且呈水平位,所以很多小孩儿在吃奶的时候,常会有吐奶的现象。奶,为血所化生,所以吐奶不仅可惜,而且会影响孩子吸取所需要的营养。所以,如果父母以此穴位为基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自上而下直线推动孩子的此段颈椎骨,则可以帮助解决吐奶的问题。 除了上面介绍的相关穴位之外,推拿按摩还可以在孩子诸多的健康问题上大显身手,比如,孩子腹泻的时候可以用手揉丹田;孩子便秘的时候可以用手掌为其按摩肚脐;咳嗽、气喘可推孩子无名指末节螺纹面的肺经;为了防止孩子食欲不振,可以在孩子的大拇指末节螺纹面推脾经;孩子小便赤涩可以在中指末节螺纹面推心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捏、揉、按,让孩子聪明的三字诀 </p><p class="ql-block">可怜天下父母心,对我们的孩子,我们从来就没有吝惜过,给他们什么我们都不在乎,而且总觉得不够。所以,在说完健康过后,再让我们回头来看看,家长的希望不知不觉就已经“更上一层楼”了,他们想要他们的孩子变得更聪明,甚至想要孩子长得更高。说到聪明,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任何人要说他比你强,你都会很不服输,一定要一决高低。如果别人说得夸大了点,再碰上你心情不好,有可能跳起来跟别人急。但有那么几个人比你强,你不仅不会跳起来,还会心平气和地感到高兴、感到自豪。谁呀?你的孩子。或许,你看到这里的时候,不仅不反对,而且会很认同我的看法。 </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书归正传,到底孩子的聪明该如何提升,到底还有没有增高之法呢?有!这里,也不给你卖关子了,一语道破:采取三字法,即上面提到的捏、揉和按。</p><p class="ql-block">所谓“捏”是指本书多次提到的捏脊,</p><p class="ql-block">所谓“揉”指的是揉脚心(涌泉穴),</p><p class="ql-block">所谓“按”则指的是按摩命门穴。</p><p class="ql-block">这是可以保证孩子身体强壮、头脑聪明的穴位按摩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功效呢?如果你还将信将疑的话,那么,就跟随我们一起来揭开疑惑,也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之后,好坚定你实现让孩子变高和变得更聪明的决心。 </p><p class="ql-block">孩子的身高要提升,一个明确的方向是要让其骨头生长,没有哪个人的身高是靠肉多垫起来的。这个问题你也可以反过来看,即真正高的人是没几个属肥胖之列的。那怎样才会长骨头呢?骨头的生长靠骨髓,所以,问题就转化为养骨髓了。那就让我们看看髓从哪里来?《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可见,脑为诸髓汇聚之处。这样看来就好了,不同的目的走在了同一路上,也就是只要改善大脑的功能,身高和智慧的事情就都解决了。所以,我们推荐你给孩子捏脊,因为脊柱本身就有通向髓海大脑的专用通道,即脊髓。大脑也正是通过脊髓来指挥全身协调并进的,所以,在这条大道上“下手”捏脊,则可以激活身体潜能,开发智慧就不用说了,舒活了脊椎,身体的健康发育也就不在话下了,所以,长高也就没问题了。 </p><p class="ql-block">当然正如这里给你介绍的,你不能仅仅在脊上下功夫,还要配合揉和按,要揉的涌泉穴我们不必多说,命门穴前面也有所提及,这里,只是说明一点,即在实现长高和聪明双丰收之中,这两个穴位的用途。</p><p class="ql-block">打个比方说,捏脊如果是在松土,那么揉脚心是在浇灌,而命门穴则是在帮助进行光合作用。试想,孩子像是一棵小树,松了土,浇了水,接受了阳光,小树不成参天大树反而成了怪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天河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河水位于前臂掌侧中央,腕横纹中点(总筋或称大陵穴)至肘横纹中点(洪池或称曲泽穴)呈一直线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用推法,施术者用食指,中指两指并拢,用指腹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推天河水,反之称取天河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河水右手还是左手:清天河水是用左手握住患儿的右手腕偏上一点点处,左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沿右臂前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连推次数100-300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六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用于治疗口渴咽干、痄腮、肿毒、大便干燥等实热证,在中医临床较为常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腑位于人体前臂的尺侧,即阴池至(月斗)肘所成的一直线。医者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称退六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肾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小儿的小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或按揉小指末节螺纹面,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术者一手持小儿小指以固定,另一手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小指末节螺纹面,或沿整个小指掌面自指根直推向指尖数次。</p> <p class="ql-block">今年100岁高龄的祝总骧教授 经络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3年以来,祝总骧教授(1923年生)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与合作者经过二十年长期艰苦攻关,发表论文110篇。写成专著《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北京出版社,1989)。他们运用电子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声学和形态及动植物等多种学科检测和独特的实验法,准确地揭示人体经络线的分布位置,证实了古典经络图谱的高度科学性和客观存在。以后又提出“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的理论。这一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之中,取得神奇效果。因此获得国家科委首届“星火杯”创造发明特等奖。此外还10次荣获国家卫生部、市科委等科学进步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总骧现在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主任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终身教授,并被美国国际针灸医学院聘为教授。他先后几十次出国访问,10次被授予荣誉勋章、会员、科学博士、教授、顾问等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教授根据经络学说提出了“312经络百岁健身法”,现已被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为科学健身法。国内外已有上千万人应用这一方法进行自我医疗保健,取得优异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8年11月,首届“中华原创医学复兴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重铸中华医魂”。祝总骧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本论坛,演讲题目是《312经络锻炼法与人类健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2”经络锻炼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世界首位证明经络存在的养生大家祝总骧畅受周总理嘱托,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解惑答疑,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笔批示,前卫生部长崔月犁亲自指导,引发英国、美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各国人民火热加入的经络养生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312"</p><p class="ql-block">“3”指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的按摩;</p><p class="ql-block">“1”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p><p class="ql-block">“2”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取穴和锻炼方法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穴位按摩</p><p class="ql-block">合谷穴取穴:左手四指并镜,虎口撑开,然后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在拇指中间有一条指横纹,把指横纹放在左手的虎口处,这时大拇指往前弯曲,指尖所指的穴位就是合谷穴。然后把右手翻过来进行按压。锻炼要点:拇指屈曲垂直,做一紧一松的按压,按压的力量要强,应有酸麻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内关穴取穴:我们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着手的横纹处放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臂的两条筋中间食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内关穴。锻炼要点:拇指垂直按在穴位上,指甲要和两筋平行,用指尖有节奏地按压,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酸麻胀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足三里穴取穴: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与小指的交界点,这里就是我们所要找的足三里穴。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足三里穴不是很好找,找时应该多一些耐心。</p><p class="ql-block">锻炼要点:拇指垂直下按,增加揉的动作,力度要大,不仅有酸麻胀的感觉,最好还要有一些窜的感觉。3个穴位按压每两秒一下,每次做5分钟,早晚各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腹式呼吸</p><p class="ql-block">所谓腹式呼吸就是用鼻吸气的时候要鼓腹部,用力吸气,直到不能再吸人为止:用口呼气的收部收缩,用力呼气,直到不能再呼出气体为止。</p><p class="ql-block">腹式呼吸可以促进各个脏器的气血流动,有利于饥体代谢产物的排出。</p><p class="ql-block">锻炼要点:尽量放松,意守丹田(肚脐下3寸处),保持胸部不动。每分钟呼吸4-6下,每次5分钟,每天早晚各做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下蹲运动</p><p class="ql-block">以两条腿为主的体育运动主要是双手平举做下蹲运动,也可以是慢跑、散步等运动。锻炼要点: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每天5~10分钟即可,但每天一定要坚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12"经络锻炼法还要因人因病而异,灵活运用。应掌握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个穴位按摩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穴位按摩的作用原理就是通过按摩刺激使有关穴位下的经脉得气,即产生酸、麻、胀,以至“窜”的感觉后被激活,该经的血气畅通,常可以达到使所属的组织、器官产生即时的效果。如心绞痛发作时按摩内关穴常常立即使疼痛得到控制;前按摩合谷穴则对头面或牙痛有即时效应。之所以只取3个穴位,是因为这3个穴位如果正确运用,可以影响到全身的疾病,做法简单易行,有利普及。这里并不排除全身300多个穴位的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1"个腹式呼吸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大脑和全身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使全身尤其腹部9条经脉血气运行得到改善,是一种比较缓慢的经络锻炼,对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失眠症都有特效。然而,这3种病和腹式呼吸的关系各有不同。高血压病的原因是肝阳上亢,肾气阴虚,做好腹式呼吸,可以使肝阳下降,肾阴上升,一般需要延长时间到10分钟,并放慢呼吸频率到每分钟4次甚至更慢可更为奏效。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脾、胃经功能失控,腹式呼吸有利于这两条经脉的血气活跃,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腹式呼吸能够治疗失眠,在于安静状态下思想集中于丹田,使9条经脉包括肝、肾经的阴阳达到平衡而人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2”条腿为主的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育运动也是经络锻炼,这是因为经脉以一种立体结构和肌肉联系在一起,当运动时,肌肉的收箱与舒张必然带动有关经脉的组织结构活动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天然的激活经络的方式。全身肌肉的运动必然引起全身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活跃杞来,同时全身气血运行迅速加强,表现在心跳、呼吸加快,血压上升,体温上升等,从而对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功能也进行一次大调整。这种大调整有助于全身各器官功能的蹭强和对疾病的控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简单易行的经络锻炼法。由于头颈部有大量经络,有些动作如梳头、洗脸、洗头都能不自觉地锻炼经络。如果经常用双手按麾而部,不但可以达到美容的目的,也有保健长寿的作用。此外,晚间的洗脚、日常的洗浴等,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用机械和热的刺激来锻炼经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说的“真人”有多种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那些懂得并实施了养生的人。作者认为“真人”养生有一个原则、三大要素。</p><p class="ql-block">一个原则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即天人相应、顺天避邪的原则,这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广泛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各科。</p><p class="ql-block">“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谈的是呼吸、意念、姿势三大要素。这是对《内经》成书之前古人养生方法的总结与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将呼吸的调整和内气运行的把握,人体的安静、放松或意守一定的部位,姿势的调整或有一定的动作定为练功三要素,并借用《童蒙止观》中的“二十五方便”,将其名为调息、调心、调身而一直应用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周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天两字是借用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名词,将人体气血的循环定名为周天气功的循环,小周天是内气通过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贯通任、督二脉的气血循环系统;大周天是内气通过十二经脉周流全身的气血大循环,奇经八脉是除十二正经外,不与脏腑直接相通的奇经别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运行小周天要求舌舐上颚,用鼻吸气,小腹内收,气入下丹田,再沉会阴,待会阴有温热之感,再行提肛引气,由谷道循督脉进入尾闾穴,以意领气经命门、夹脊、玉枕以内观法上视百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周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使神和气密切结合,相抱不离,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称它为大,是由于它的内气循行,除沿任督两脉外,也在其他经脉上流走。相对来说,范围大于小周天,故称为大周天。根椐内丹术理论,通过小周天阶段,后天精气得到充实,并逐步返还成先天精气,故大周天就采用先天八卦图进行指导。在先天八卦图上,南北方位已是乾坤两卦,但实际上,在内丹术中总总是着眼在坎离两卦上,而坎离两卦,已处在卯酉的位置上,故大周天或称乾坤交媾,或称卯酉周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丹田在何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法不一。多数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足掌心之涌泉。其说不一。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上丹田:为印堂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灵根,是祖窍、祖气,至宝至贵。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于阳性,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识活动的神经中枢所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活动,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这有助于休养生息,积聚精力与疾病作斗争,获得健康。所以,练功后感到体力增强,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上丹田在头部,头部为诸阳之会,凡气虚下陷,头部怕风寒,以及脑贫血、低血压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学气功者,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气机上窜引起头晕;阳盛的病人(如心火上炎、肝阳上亢、高血压)也不要意守上丹田。中丹田:为膻中所在,为自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中丹田在胸部,如病人是中气下陷,妇女月经过多,可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水火交炼池”即喻心肾相交之处所。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以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人体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历代气功家多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这个部位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金分割之三丹田</span></p><p class="ql-block">上丹田,从下巴算起,头部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眉之间的印堂穴)。</p><p class="ql-block">中丹田,从下阴算起,躯干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两乳头的膻中穴)。</p><p class="ql-block">下丹田,从脚部算起,身高的长度乘以0.618的位置(脐下三寸的关元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养生小贴士】穴位按摩辅助睡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疗失眠,自我调理才是最关键的。睡前按摩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能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p><p class="ql-block">心脾两虚型 </p><p class="ql-block">(1)失眠症状。失眠多梦的同时感觉心悸、健忘、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浑身没力气。 </p><p class="ql-block">(2)按摩方法。仰卧、闭目。用拇指、食指分别按摩头维穴、角孙穴各30秒,接着按摩百会穴和四神聪穴各60秒,再按摩内关穴和劳宫穴各30秒,最后按摩足三里、三阴交穴各30秒。</p><p class="ql-block">各穴的取穴方法如下。 </p><p class="ql-block">头维穴:在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p><p class="ql-block">角孙穴:在侧头部,折耳郭向前,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p><p class="ql-block">百会穴:后发际正中上7寸,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p><p class="ql-block">四神聪穴:在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共有四穴,故名四神聪。 </p><p class="ql-block">内关穴:位于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 </p><p class="ql-block">劳宫穴:在手掌有两条比较大的掌纹相交成“人”字形,沿中指中线向手掌方向延伸,经过“人”字相交点的下方区域,这个重合的地方就是劳宫穴。 </p><p class="ql-block">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p><p class="ql-block">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肝火上炎型 </p><p class="ql-block">(1)失眠症状。睡眠不好同时伴有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赤黄以及性急易怒。 </p><p class="ql-block">(2)按摩方法。仰卧、闭目。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按揉太阳穴和听宫穴各30秒,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揉头维、角孙穴各30秒,再按揉百会、四神聪穴各60秒。让头部放松,按揉内关穴、列缺穴各30秒。最后按揉足三里和三阴交穴各30秒。</p><p class="ql-block">各穴的取穴方法如下。 </p><p class="ql-block">听宫穴: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p><p class="ql-block">列缺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常预防失眠的方法 除了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失眠,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缓解失眠。</p><p class="ql-block">(1)调暗灯光。当环境变暗时,身体开始释放褪黑色素,这种化学物质在凌晨2~3点达到峰值,会让人由昏昏欲睡进入深睡眠模式。 </p><p class="ql-block">(2)拒绝“兴奋剂”。晚上不要吃油腻或辣的食物,此外,任何高咖啡因和含尼古丁的食物都会作为兴奋剂干扰人体入睡。 </p><p class="ql-block">(3)减少噪音。高强度的声音会引起微觉醒,导致睡眠质量差。睡前听听舒缓的轻音乐,看一些散文作品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p><p class="ql-block">(4)守时。为保持生物钟的同步性,不论睡得多长或者是多短,请于每日同一时间起床,尽量遵守睡眠时间。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