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蛟洋红军医院情缘

翔牛

<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福建)第一家红军医院一一蛟洋红军医院修复展陈揭牌仪式于2023年4月27日上午十时在闽西上杭县蛟洋镇石背村隆重举行。我于4月26日上午接到蛟洋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邀请函并于当天下午偕夫人驾车带当年蛟洋红军医院的红军医生江怀瑾(江寻一)之子江约瑟伉俪从厦门赶到蛟洋镇,已是下午五时。</p> <p class="ql-block">1929年6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红军第四军三次攻打龙岩城后,以龙岩、永定、上杭3县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为了医治在革命战争中负伤的红军官兵,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红四军领导机关在上杭县蛟洋石背村的傅家祠设立了红军医院。</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对办好红军医院极为重视。他和邓子恢一同参加了蛟洋红军医院的成立大会。1929年7月,在中共闽西一大期间,毛泽东特地前往医院看望,热情地赞扬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精神,并勉励医务人员要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把医院办好。</p> <p class="ql-block">红四军领导机关派原军部副官陈永林为医院院长,党代表由王俊恒(兼中医)担任。主要医官有江寻一(江怀瑾)、王寿人、张根瑞等人。</p> <p class="ql-block">蛟洋红军医院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中国革命史上第一家正规的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日均救治红军伤病员两三百名,为保存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发挥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29年12月,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毛泽东把蛟洋红军医院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写入古田会议决议。</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蛟洋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1970年笔者插队蛟洋首次在文昌阁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9年十月,我随上山下乡的洪流从厦门市到闽西上杭县蛟洋公社插队落户,与我朝夕相处,兄弟般的挚友江约瑟在一片哭声的火车站送别我;五十四年后我终于带着八十高龄约瑟兄伉俪踏上蛟洋这块中国土地革命的红色故土,追寻缅怀他的父亲一红军医生江怀瑾(江寻一)的足迹与光辉业绩。</p><p class="ql-block">与江约瑟伉俪在蛟洋文昌阁合影。</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上午蛟洋石背村艳阳高照,彩球高悬,沿途红四军军旗猎猎,一派喜庆气氛。r</p> <p class="ql-block">傅家祠红军医院红灯笼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蛟洋小学学生整装奏乐,庆贺蛟洋红军医院修葺一新,展陈盛典。</p> <p class="ql-block">应邀参加蛟洋红军医院展陈庆典的厦门嘉宾(前排从左至右)华碧春、曾若虹、袁梓辉、江约瑟、童淑端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充滿喜庆氛围的傅家祠堂荷花池池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应邀出席的老红军后代及相关代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蛟洋镇党委书记李德坤主持展陈揭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蛟洋镇镇长王如永(左)</p> <p class="ql-block">红军医生江怀瑾之子江约瑟发言致谢</p> <p class="ql-block">福建中医药大学华碧春教授介绍蛟洋红军医院展陈的发掘与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龙岩市卫健委书记、主任蓝凱英致辞</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党史办副主任王盛泽上台致辞</p> <p class="ql-block">来自省、地、县、的领导和专家代表为蛟洋红军医院展陈揭牌</p> <p class="ql-block">音乐和鸣,蛟洋红军医院迎来新时期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华碧春教授讲解,左为上杭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权国</p> <p class="ql-block">老红军后代参观红军医院展览</p> <p class="ql-block">蛟洋红军医生王寿人展板</p> <p class="ql-block">江约瑟置身红军医院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尽管是迟到的春天,滿怀对革命父辈的崇敬,在红军医生江怀瑾展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记得1969年我刚下乡蛟洋沒几天,新庄大队党支书的儿子傅林生热情邀我到石背村他家坐客,并带我参观傅家祠,其时这里是生产队的肥料仓库,我在布满灰尘的墙板中发现并仔细辨读红军伤员用毛笔写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这位1929年红四军攻打龙岩城英勇负伤的江西藉士兵姜立生在蛟洋红军医院住院写下一首彪炳史册的墙板诗:</p><p class="ql-block">我是赣南宁都住,/真正革命到此路。/军长下令要包围,/一心打倒陈国辉,/一上马路连冲锋,/反贼尽死江河中。/我军得胜希望大,/反贼全部都失败。/心在革命不在家,谁知龙岩挂了花。/我伤非小不相当,/副官吩咐到此坊。/总要共产到一成功,我辈青年把田分。</p><p class="ql-block">这是何等朴素而高尚的革命情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现在这块墙板诗已整版移到古田会址展览馆陈列。虽然时隔半个世纪,此情此景,我永远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1969年10月我到上杭当插队知青,与我在厦门职高班参加厂文艺队数来宝搭挡是退伍军人江约瑟,他与我朝夕相处,亲如兄弟。临别时嘱咐我抽空到龙岩小池看望他的父亲江丙玉。1970年我搭公共汽车到小池拜会老人还住了一宿,其时老人因小时候江苏老家水灾被卖至龙岩地主家陪少爷读书,后来学医,文革时期政治上蒙冤返乡务农。我后来才了解,这位江丙玉,竞是我插队所在地蛟洋红军医院大名鼎鼎的红军西医江怀瑾,还曾受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委托,亲自在龙岩为贺子珍接生。</p><p class="ql-block"> 2007年,我已调回厦门工作,厦门群艺馆老馆长、我的入党介绍人郭秀治作主编,要为解放军建军80周年出专集巜起义南昌党有军》向我约稿,于是我将蛟洋红军医院伤兵的墙板诗与红军医生江怀瑾的奇遇写成散文《芳草萋萋觅军魂》,当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2020年《蛟洋大风歌》,由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芳草萋萋觅军魂》又被收入其中。蛟洋乡贤、福建中医药大学华碧春教授看见这篇文章,她正从事中国革命医院的历史研究,立即到厦门找我,并通过我找见红军医官江怀瑾的儿子江约瑟采访。</p><p class="ql-block"> 我住厦门思明区,原本要下乡武平县,因文艺知青邀约,改到蛟洋插队。落户庄下队沒几天,受邀到石背村参观傅家祠,偶然发现1929年红军医院伤员姜立生题写的墙板诗。而后我又专程到龙岩小池拜访江怀瑾老伯……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似梦,更是与闽西革命老区魂牵梦绕般的一种情缘!</p> <p class="ql-block">1970年春,笔者担任上杭县四面向知青文艺队长到古田会址慰问演出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参观合影(右起华碧春、曾若虹、江约瑟、童淑端)</p> <p class="ql-block">曾若虹与一路陪同的镇党办雷佳蓉在文昌阁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蛟洋小学的少先队员在文昌阁亲切合影</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蛟洋红军医院展陈揭牌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曾若虹 国家一级演出监督(艺术管理、正高二级)</p><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厦门赴闽西上杭县蛟洋公社新庄大队庄下生产队插队知青,曾任上杭县四面向知青文艺队队长、蛟洋维园生产队政治副队长;1971年9月调上杭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后改上杭县歌剧团)编导、演员队长、团支部书记、分队长、领导小组成员。</p><p class="ql-block">1979年4月调回厦门市工作,历任文化馆舞蹈干部、副馆长、厦门市文化市场管理小组首任组长、厦门歌舞剧团团长、厦门艺术学校校长兼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首任团长、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客座教授。曾兼任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联委员、福建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舞蹈家协会创会主席、厦门市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曾若虹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膺国家人事部、文化部联合表彰"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省部级劳模)"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艺术职业教育优秀教师奖""福建省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厦门市首届优秀校长""厦门文艺突出贡献奖""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优秀建设者"“国际友好交流友谊使者"等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均为本人相机和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