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描绘锦绣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繁花似锦的五月。为进一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分享阅读经验,提升教育智慧,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2023年5月11日,“自治区周亚莉乡村教学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策略探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暨第二次读书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通过课堂研究、课堂观摩、评课、专家引领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展示环节,首先由工作室成员王琦老师执教文言文《囊萤夜读》,课堂上教师通过反复朗读、注释扩词想画面、古今词义互相通、联系生活等方法,去指导学生感知文言文的内涵。并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引领学生去感悟人物恭勤不倦的学习精神,以古人之精神来告诫当今的学生,对待学习当须有勤学苦练、孜孜不倦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工作室成员张婷老师进行小升初阅读衔接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整堂课教师以“反常”为线索,逐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言行、外貌等去体会李大钊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并通过类文阅读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与运用,去感受更多的革命先辈身上那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工作室主持人周亚莉老师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诗歌教学——《芙蓉楼送辛渐》,整堂课以“读”为主,贯穿始终。教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不断指导学生读对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在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教师循循善诱,通过抓关键词、借助资料、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学习,去深入感悟诗歌的情感,品析诗人那颗“至本洁来还洁去”的纯洁之心。</p> <p class="ql-block"> 课后,周老师又结合课例开展了一个以“在诗教中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微讲座,从对诗歌的认识、诗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古诗在教材中的编排特点和古诗教学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古诗教学提供了方法的指导与引领,让人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互动点评环节,做课教师先针对自己执教的课进行设计思路的阐述,随后听课教师们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法的指导与渗透、学法的吸收与运用等角度展开评课。教师们在不断的互动研讨中,进行着思维的碰撞;在个性的见解中,探寻着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工作室全体成员集中开展了第二次读书交流活动,主要以《未来教师》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两本书为依托,围绕“阅读教学”这一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纷纷展开交流。经验的积累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先行,教师们在不断的读书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以此来助推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风无形,却因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富有无穷的力量;我们平凡,却因为有一颗教书育人牢记使命的初心而不断思索向前。本次工作室的活动在和谐融洽中开展,在收获满满中落幕。“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工作室今后将会继续扎实开展活动,不断辐射引领、促进教师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 辑:张 华</p><p class="ql-block">审 核:周亚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