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即花絮,看来即云烟

商王鼓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人际关系定律:无论你走到哪个圈子,遇到讨厌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 即使你屏蔽了这个,也会有新的补上来。</p><p class="ql-block"> 生命来来往往,难免会和你看不惯的人不期而遇。</p><p class="ql-block"> 既然是非难断,不如修一颗清静之心。</p><p class="ql-block"> 当你放大了格局,对人也就放下了成见;提升了眼界,看待万物的心境也会达到平和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内心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p> <p class="ql-block">  刘震云在《一句顶万句》中说:“人要一赌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也耽误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如果朋友继续和同事的缺点抗衡,只会两败俱伤。但和对方的优点和解,才能换来现在的互惠互利。</p><p class="ql-block"> 讨厌一个人,是这世上最贵的消费,因为你付出的是自己的心力。</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成熟,是从别人的缺点之外看到可取之处;从彼此的不合之外找到共通之处。</p><p class="ql-block"> 张德芬说过:“把别人看顺眼了,就把自己看顺眼了,这是爱自己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诚然如此,人生风雨路,处处有是非。</p><p class="ql-block"> 看淡即花絮,看开即云烟</p> <p class="ql-block">  《次第花开》里写道:当你放下成见和伪装,不再焦虑和希求,你的内心才算是真正敞开。</p><p class="ql-block"> 与其和眼下的琐碎纠缠良久,不如集中精力继续赶路。</p><p class="ql-block"> 放下对他人的看不惯,才能收获内心的幸福与安然。</p> <p class="ql-block">  萨克雷说过:</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其实,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投射。</p><p class="ql-block"> 有时,你看不惯别人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境界不够。</p><p class="ql-block"> 作家亦舒有句话说的很对:“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道理总是一箩筐,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p><p class="ql-block"> 做人,最忌讳的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要别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p><p class="ql-block"> 用自己的尺度,去丈量别人生命的厚度;把别人的故事,放在自己的显微镜下审视。 </p><p class="ql-block"> 培根有一句名言: “总是说别人坏处的人,永远都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p> <p class="ql-block">  社会就是一个大熔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一面。 </p><p class="ql-block"> 你对别人的百般注解,构不成万分之一的他。但暴露的恰恰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p><p class="ql-block"> 所谓修养,就是少说感受,多看事实;所谓情商,就是少论是非,专注自己。</p> <p class="ql-block">  古语有言:“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p><p class="ql-block"> 同样是推开一扇窗,从高楼往下看,看到的是风光旖旎。但从低处往下看到的是污泥遍地。 </p><p class="ql-block"> 这说明,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都是问题。</p><p class="ql-block"> 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风景。内心荒芜,鲜花也与杂草无异。</p><p class="ql-block"> 做人也一样,唯有放下成见,才能放大格局,迈向真正的成熟。</p> <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有段话很经典:</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p><p class="ql-block"> 深以为然,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 </p><p class="ql-block">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p><p class="ql-block"> 没见过世面的人,才会用自己仅有的见识,去解构他人的难以理解之处,误会也就因此产生。</p><p class="ql-block"> 相反,真正成熟的人,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p> <p class="ql-block">  《论语·为政》有云:“君子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在真正的君子看来,当我反对你的想法,并不意味着我否定你的人格;我尊重你的为人,却不一定非要苟同你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但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一颗包容且慈悲的心。</p><p class="ql-block"> 真正成熟的人,坚持自己的不同,是一种特立独行。理解他人的不同,更是一种海纳百川。</p> <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包容不完美的胸怀。</p><p class="ql-block"> 就像康德所说:“我尊重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p><p class="ql-block"> 多一分将心比心,修养就上升一个高度;多一分换位思考,心胸就开拓一个宽度。</p><p class="ql-block"> 心存包容交往,带着尊重相处,相信生命也会回馈你真正的成熟。</p> <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有句俗语:</p><p class="ql-block">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p><p class="ql-block"> 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p><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最不值得的,就是在眼里装下了别人的错误,却浑然不知自己脚下尚有很大的空间进步。</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如若每日所见,皆是他人的行差踏错,每日耳闻,皆是他人的缺点纰漏,怎能有余力自省,而后精进?</p> <p class="ql-block">  很喜欢蔡康永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看到别人做不好时,也许会暗爽在心,得到一种“我比他聪明”的优越感。但真正聪明的人,是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警惕自己,尽量不要犯相同的错。</p><p class="ql-block"> 那些只爱发出嘘声的人,应该是打算一直在台下当观众,而那些警惕自己的人,则是在准备:有一天要站上舞台。”</p><p class="ql-block"> 《论语》有言:“小人无错,君子常过。”</p> <p class="ql-block">  正所谓:抱怨者自困,自省者自渡。</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说明他还在你的视野里,你只有成长自己,才能让他不在你的视野。</p><p class="ql-block"> 当你懂得了自省的力量,看不惯的人事物,都会成为你为自己铺的路。</p><p class="ql-block"> 当你在自省的长途中,一步步修行更精进的自己,那时你再回望那个看不惯的人,他不过是你俯瞰的一颗尘土。</p><p class="ql-block"> 因为,你已经收获了真正的成熟,站在了生命的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  杨绛说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p><p class="ql-block"> 愿你拓宽心胸包容,而不苛责;站在远处看淡,而不自困;保持行动精进,而不空谈。</p><p class="ql-block"> 相信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目光所及,皆是风景。所到之处,皆有阳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