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使人奋发向上

清风雅韵

<p class="ql-block">  往蹇来誉。</p><p class="ql-block"> “蹇”晦运。“往蹇来誉”意思是苦尽甘来,苦难会给人荣誉。当然,只有战胜了苦难才会赢得荣誉。</p><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句成语说, 苦尽甘来。另一句又说,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这些都是鼓励人在面对苦难的时候要忍耐, 要有个盼望。</p><p class="ql-block"> 是否每一个人都会苦尽甘来, 吃得苦中苦的, 是否必然成为人上人呢? 事实上也不一定。苦难有的是人生必须面对的经历,苦后不一定甘来。</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有许多苦难, 大致可分为两类: 天灾和人祸。天灾: 如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等, 给人带来许多苦难。当面对这些天灾时,人不能喊出人定胜天的口号, 人的力量可以避免、预防天灾, 但不能抗拒天灾。人祸: 则出自人为. 人对事情处理不当就有灾祸。现代战争、车祸、死亡等等都构成人祸。当苦难临头的时候,我们要不是想躲避它,就是想找人帮助, 靠人力来解决,到最后没有办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p><p class="ql-block"> 最近认识一个朋友, 是个农民, 做过木匠, 干过泥瓦工, 收过破烂,卖过煤球,在感情上受过致命的欺骗, 还打过一场三年之久的麻烦官司。现在他独自闯荡在一个城市,做着各种各样的活计, 居无定所,四处飘荡, 经济上也没有任何保障, 看起来仍然像个农民, 但是他与其他乡村里的农民不同的是, 他虽然也日出而作,但是他不日落而息,他热爱文学,写下了许多清澈纯净的诗歌。每每读到他的诗歌,都让我感动,同时又惊奇。</p> <p class="ql-block">  “你这么复杂的经历怎么就会写出这么柔情的作品呢? 我曾经问他,有时候我们读你的作品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只有初恋的人才能写得出。</p><p class="ql-block"> “那你认为我该写什么样的作品呢?《罪与罚》吗?"他笑着。“起码应当比这些作品沉重和暗淡些。”</p><p class="ql-block"> 他笑了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人,家家都储粪。小时候,每当碰到别人往地里运粪时, 我觉得很奇怪,这么臭、这么脏的东西、怎么就能使庄稼长得更壮实呢? 后来, 经历了这么多事,我都发现自己并没有学坏,也没有堕落,甚至连麻木也没有,就完全明白了粪和庄稼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他, 他想做一个怎样的比喻呢?</p><p class="ql-block"> “粪便是脏臭的, 如果你把它一直储在粪池里, 它就会一直脏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况就不一样了,它和深厚的土地结合,就成了一种有益的肥料。对于一个人,苦难也是这样,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是苦难, 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未来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变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 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槃, 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这个苦难的人, 他是对的。土地转化了粪便的性质, 他的心灵转化了苦难的流向。在这转化中, 每一场沧桑都成了他唇间的洌酒、每一道沟都成了他诗句的花瓣。他文字里那些明亮的妩媚原来是那么深情隽永, 因为其间的一笔一画都是他踏破苦难的履痕。</p> <p class="ql-block">  他让苦难芬芳,他让苦难醉透。能够这样生活的人,多么让人钦羡。</p><p class="ql-block"> 从前看过一则关于鉴真和尚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话说鉴真和尚刚刚剃度人空门的时候,寺里的住持安排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 吃苦受累不说, 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 遭人讥讽挖苦, 成绩一点也显现不出来。为此鉴真感到愤愤不平, 产生了对抗情绪。</p><p class="ql-block"> 一天, 日已三竿, 鉴真仍旧睡着不起, 住持感到纳闷, 于是亲自去了他的房间。推开门, 一股臭味顿时扑鼻而来, 住持向里面看了看, 原来在鉴真睡的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道:“你今天不外出化缘, 堆这么一大堆芒鞋在房间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鉴真打了个哈欠, 满怀怨言地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可我刚刚剃度一年多, 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 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了?”</p><p class="ql-block"> 住持听了鉴真的话,马上就明白他的心思, 微微一笑, 说:“昨晚寺里下了一场大雨,你随我去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鉴真虽然不知道住持要干什么, 但还是跟着住持到了寺前的大路上,由于是黄泥路,路面经过一夜雨水的冲刷, 变得坑坑洼洼, 泥泞不堪。这时住持开口问鉴真:“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光大佛法的名僧?”</p> <p class="ql-block">  鉴真说:“我当然希望能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可我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苦行僧, 凭着一双脚和一大堆烂鞋, 如何去光大佛法?”</p><p class="ql-block"> 住持捻须一问:“你昨天是否也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p><p class="ql-block">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摸着脑袋不知所然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 小僧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p><p class="ql-block"> 住持反问道:“那今天我俩来此走一趟, 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p><p class="ql-block"> 住持的反问一下子便让聪明的鉴真领悟了其中的禅机: 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不经风不淋雨,没有起也没有落, 不正就像是一双脚步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吗? 脚步抬起, 什么也不会留下。而那些经风淋雨的人, 他们在苦难中跋涉不停, 不正就像一双脚行走在泥泞里吗? 脚印印证着生活的坎坷磨难, 也印证着人生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从此, 鉴真和尚端正了自己的态度, 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 踏遍了弥漫着鲜花醇香的泥土, 最后终于成为一名令世人景仰的佛教名僧。</p><p class="ql-block"> 我想人生大抵如此: 只有在泥泞里行走, 生命才能留下深刻的印痕。苦难, 可以丰满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苦难是人认识社会、理解人生的主动教材; 苦难是人成熟的机会: 苦难是竞争社会中, 人面临的必然挑战。苦难中最需要的是最坚定的人格和不屈的斗志……</p> <p class="ql-block">  大凡成功者、大多走过的是一道曲拆充满出汗的苦难历程。而对生活最大的挑战就是贫困,越贫困越能使人在磨难中脱颖而出。幼时的贫困对有志者能培养一种先天竞争意识,在生活的最底层努力挣扎向上,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以至到达成功的巅峰。一路的艰辛,一路的苦难,终而培养出超越常人的坚强斗志。</p><p class="ql-block"> 苦难是一所举校,斗志坚强的人在这所学校优秀地毕业,坦荡地走向世界未来,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而斗志薄弱者则过早较学, 在苦难面前, 在逆境面前倒下了。</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 有多少豪杰人士出自贫困的家庭,吃尽生活中的苦难。寒门生贵子, 白屋出公卿;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贝利之子出生于球王之家,而贝利却认为儿子一定不如老子,因为他的儿子一出生就拥有了别人在苦难中苦苦挣扎, 经过万险才得到的东西, 因而缺乏先天竞争意识。</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苦难是一所学校,只有你在这所学校毕了业,就能毫不畏惧地昂首走你的人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