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别录医生:这些药物会导致白细胞减少!

血液病咨询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br><br>  在白细胞减少症中,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甚至缺乏,临床上危害更大,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缺乏。临床表现多为反复感染,如皮肤、泌尿系感染、口腔炎、上呼吸道感染等,伴发热、乏力、头晕、疲倦、食欲减退等症状。<br><br>  这八大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常用药物,要注意防范。<br><br>  抗生素类<br><br>  主要是氯霉素、合霉素,它们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不仅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还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他如四环素、多粘菌素类、链霉素偶而也可引起白细胞减少。<br><br>  抗肿瘤化疗药物<br><br>  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突出表现的白细胞减少症是肿瘤化疗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之一,在肿瘤细胞被杀伤的同时,人体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受到损伤。因此,需要精准的给予预防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一级预防。<br><br>  解热镇痛药<br><br>  氨基比林,安乃近、APC、保泰松、消炎痛等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多与服用剂量较大,时间较长有关。<br><br>  抗精神病药<br><br>  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以氯丙唪的发生率较高,约为万分之七,若及时停药,多数可以恢复。<br><br>  抗甲状腺药<br><br>  丙硫氧嘧啶、他巴唑等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症,一般发生在用药后的头几个月,如及时停药,多在1~2周内恢复,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象。<br><br>  抗结核药<br><br>  如异烟肼、异烟腙、利福平、氨硫脲、对氨水杨酸。<br><br>  抗疟药<br><br>  如奎宁、伯氨喹啉、氯化喹啉、乙胺嘧啶。<br><br>  磺胺类<br><br>  复方新诺明、水杨酰偶氮磺胺吡啶、磺胺嘧啶。<br><br>  其他<br><br>  磺胺药、奎尼丁、奎宁、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异烟肼、汞剂、锑剂等,都有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可能,使用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br><br>  如何防范与治疗<br><br>  注意预防<br><br>  注意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有哪些,当使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做到适应证明确、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和注意严密观察等。<br><br>  早期发现、立即停药<br><br>  白细胞减少患者往往伴有乏力、头昏、恶心、低热、睡眠不佳,用药期间及时考虑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的可能,先停药为宜。<br><br>  临床用药药物剂量要个体化,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治疗指南与剂量个体化相结合的原则,尽量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