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钓鱼台国宾馆北门</p> <p class="ql-block">首都北京最美之路是三里河路。这是我五十多年来一直未变的情怀。今年的五一节第一次将心中三里河路的美景用相机拍下来与大家欣享。如果要用文字来描述它的美,肯定是难的,对景观的描述,不是简单的文字和辞汇就能表达得了的。还是以画面附以简短的文字与大家欣赏欣赏吧。还要说明的是这次拍下的照片都是同一个方向,路的同一边所取的景。相对来说三里河路的景致东边丰富些,西边单调些。西边有一个景观是不让随意拍的,也不能让停留的。那就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大门。钓鱼台国宾馆顾名思义是国宾住的地方。其实国宾馆早就是以公仆居住为主的禁地了。</p><p class="ql-block">三里河路自南向北,南从复兴大道的木樨地向北至甘家口约1.5公里,这是老三里河路。现在的三里河路已从甘家口延伸至西直门大街,全长约2.5公里。景观最佳地段是木樨地至宽街地段。此段路的西边是钓鱼台国宾馆,而钓鱼台国宾馆所在地其实就是玉渊潭公园景色最美的地方。乾隆帝修建的皇帝行宫应该就是当今的钓鱼台国宾馆。三里河路的东边是新中国成立后开辟的国家重要机关所在地。从木樨地向北,有国家科委,计委,建委,第一机械工业部等国家机关。还建有国家部长级居住楼群。这些建筑与马路之间有宽敞的人行道和50米宽左右的绿化带,实际成了马路公园。路的西边除宽敞的人行道外,还有用铁栅栏围着的种有两行银杏树的绿化带,约二十米宽。绿化带靠西就是有电网的高高围墙围住的钓鱼台国宾馆。绿化带行人是禁止入内的。行人道的左右两边是青一色的古松。三里河路的中间由一条绿化带将马路分成东西。马路中心绿化带也是由青松构成。三里河路最优美的景观就是路的中心和两边行人道由三行青松和两边各两行银杏树组成。北京市观赏银杏景观最好的地方就是三里河路。</p> <p class="ql-block">夫妻俩在钓鱼台国宾馆北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青松银杏,构成了都市的胜景——三里河路公园。三里河路的车辆流量比较稀疏。</p> <p class="ql-block">青松虬枝遮路荫,深宫要宅起庄严。</p> <p class="ql-block">相望青翠无尽头,世外桃源在京都。</p> <p class="ql-block">帝皇行宫今何在,苍松护佑庭院深。卫兵持枪呈威武,路人斜睨莫久停。</p> <p class="ql-block">这图上的两棵雪松,是钓鱼台国宾馆正门(东门)的两边各一棵。似乎主杆全被泥土埋了,而枝杆发达,针叶茂密。雪松以主杆挺拨,顶部枝繁叶茂而独具景观,而此等主枝被埋,枝杆参差的现象少见。这种另类现象其实也是一种别样景观,特摄下让世人鉴赏!</p> <p class="ql-block">节外生枝也成景,繁衍生息话兴隆。钓鱼台门分左右,雪松逶迤枝昌盛。</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北门。因是清晨,卫兵在门内,门外管理松动,拍下了这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此图摄了钓鱼台国宾馆正门前通往月坛西街的路口。宽敞,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国宾馆东门一瞥</p> <p class="ql-block">钓鱼台国宾馆东门前马路景观。</p> <p class="ql-block">夫人随夫走,胜景有身影。皇家花园外,百姓乐怡情。</p> <p class="ql-block">除去道路应是森林。</p> <p class="ql-block">抬眼相望景在前,回顾四面身其中。名利恰似云烟过,偶尔漫步思无穷。</p> <p class="ql-block">清晨路人稀,此时景宜人。莫羡人潮涌,起早才是神。乾隆好爷爷,建得一方景。留给后人享,不负爷爷心。</p> <p class="ql-block">一枝一叶总关情,红衣路人漫步行。举机入情千秋业,一声夫人长精神。</p> <p class="ql-block">浓荫青松路为尊,钓鱼台景八百年。楼台亭榭行宫深,高墙森严阅乾坤。江青住楼今谁居,莫避忌讳枉楼空。</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熟路前,每每来京须重来。家国兴盛不曾忘,京都情怀奏春雷。</p> <p class="ql-block">青松不老色葱笼,壮志未酬犹精神。来京独爱山河路,欲将松柏化为身。</p> <p class="ql-block">美景怡情在画中,人生名利回头空。迈步挺身昂首望,唯觉风爽一身轻。</p> <p class="ql-block">一门两边松,森严园幽深。行宫风景好,权贵乐安享。沽名钓誉累,唯恐名身裂。贵贱本有别,轮转却无常。</p> <p class="ql-block">松花正开时,又来三里河。京都无限事,尽在画图中。忧国心还在,庸才技已穷。无力挽狂澜,英才应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