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人处,仰望胡适

秋染彤云

<p class="ql-block">  ——参谒胡适故居</p><p class="ql-block"> 胡适离开大陆已经整整74年,胡适告别人世也已61年。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头上曾经有过的光环已渐渐褪色。与胡适共事过的那一代人早已离世,曾经受过胡适影响的人也已步入耄耋之年,如我之流还知道胡适其人其事的也已华发盈颠。当今的年轻人,大概没有几个知道胡适的了。</p> <p class="ql-block">  在烟雨江南的早春二月,我携家眷来到了绩溪。于我而言,到绩溪,其它景点可以不去,但胡适故居是不能不去的。我喜欢阅读,喜欢文字,中国现代文学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新文化旗手——胡适的。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胡适的家乡在上庄,从县城过去,还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若不是修筑了宽阔的省道,穿越数座隧道,兴许要走一个多小时。上庄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河流纵横,溪水澄澈,恰似一幅山水田园画卷。那天在雨后初霁走进上庄,天空有些灰暗,但远方的青峰翠谷处在缥缈的烟雨中,平添了许多画意。一个小小的上庄,却走出了许多名人,真是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p> <p class="ql-block">  走入景区,看到了胡适先生那尊站立的塑像,还要七拐八拐,穿过数条小巷,才来到先生故居门前。门面不大,完全是普通人家的私宅一样,没有丝毫的阔气。门的左右两侧贴着一副对联:“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门的上方,刻着四个黑底蓝字的大字:“兰蕙书屋”。跨进大门,眼前是一座“粉墙矗矗,鸳瓦鳞鳞”的晚清徽派建筑,朴素而优雅。进门就是一个院子,铺着青石板和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  抬眼望,先生的坐像就在前方,我缓缓走到先生的坐像面前,抬起头来,久久仰望这位生前死后都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基座和坐像为清一色的黑色,先生端坐在一把椅子上,戴着他那副近视镜,目视前方,右手扶椅,左手搁在腹中,紧闭嘴唇,神态安详。他好像对一切都无所谓,是非成败,盛衰荣辱,皆已看空。</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坐像的就是先生的书屋,一张桌子,三个书架,面对门口的书架没有书,只有摆件,其中一个竹制的花瓶里刻着先生的头像。门右侧的书架上陈列着一些书籍,但已不复是当年先生的藏书。我在这里浏览、盘桓了一会儿,试图能嗅出一点当年的味道,但始终感觉不到。</p> <p class="ql-block">  从书屋出来,走进对面的房子,里面又有一座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矗立在黑色的基座上,通体洁白。先生微微侧着脸,抿着嘴,眼镜后面的目光炯炯有神,学者的儒雅风度展露无遗。塑像前,摆着一束鲜花,还在挽带上题了字。室内陈列着先生对新文化所作的贡献和生前的一些重要活动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先生塑像前,我在思索,先生有过辉煌的人生,对新文化的卓越贡献无人能及。他学识渊博,学养深厚,一生获得过36个博士学位,至今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最终却归于清贫。而今,在中国,尤其在大陆,知之者甚少。他的故居,也注定问鲜有问津者。自始至终,参谒先生故居的只有我俩,而工作人员还多。其实,先生不应该如此寂寞。但我转而又想,也许先生就喜欢这样的清静。他正像自己酷爱的兰草一样,长在无人的幽谷,默默地散发着清香。</p> <p class="ql-block">  先生出生在上海,5岁才回到故乡,14岁又离开故乡,走上求学之路。13岁时,母亲做主给他定下了一门亲事,订婚后的15年间,先生与未婚妻从未谋面。他曾抗争过、矛盾过,但终因“不忍伤了几个人的心”而屈从。27岁,留美归来的大博士、已是北大的教授的他,与年长一岁的江冬秀完婚。现在,故居里依然保留着他们的婚房。先生一生追求自由,反封建礼教,但终究又委曲求全。他一生事母至孝,是不折不扣的大孝子,曾写下《我的母亲》,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此作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它与朱德的《母亲的回忆》可谓是怀念母亲的经典之作。在故居里,有母亲的课子塑像,还原了当年读书的情景。如果没有母亲的言传身教,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胡适。</p> <p class="ql-block">  先生一表人才,学富五车,儒雅风流,一生有过许多红颜知己,从异国女画家韦莲司到陆小曼,先后与六个女人有过爱情故事,曹诚英更是为他终生不嫁。但是,先生最终还是与结发妻子白头偕老。这位民国的男神,千万女性梦中的白马王子,还是没有成为陈世美。从这个层面上说,胡适还是值得尊敬的。</p> <p class="ql-block">  先生心胸开阔,宽容大度。他誉满天下,也毁满天下。鲁迅就骂了他十多年,但他从来不还口,还阻止苏雪林骂鲁迅,亲自给她写了一封信。面对鲁迅的痛骂,先生从不记仇,竟然还赞扬鲁迅,为鲁迅辩白。鲁迅病逝,先生主动出任鲁迅纪念委员会委员,并竭尽全力玉成《鲁迅全集》出版之事。当有人问及“为什么不记得鲁迅曾经挖苦你的事?”先生淡然回答:“先生已经作古,我为何还要去计较那一点过去的事?”先生“恶而知其美”,以德报怨,真有君子之风。</p> <p class="ql-block">  先生不骂鲁迅,但敢骂蒋介石。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生三骂蒋介石,多次拒绝蒋介石的要求。他“不降志,不辱身,不追求时髦,也不回避危险。”一次公开场合,他当众直言:“总统,你错了。”然后逐条驳斥,蒋介石怫然变色,气得浑身发抖。敢问如此勇气,谁人能及?我曾看过一张先生与蒋介石的合影,他们平起平坐,先生还翘起二郎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当时,我就惊讶至极。</p> <p class="ql-block">  先生还有许多故事,这些对今天的人来说,都已非常陌生。但我还是要告诉你,若论君子,毫无疑问,先生就是。先生就是一个标杆。</p><p class="ql-block"> 我最欣赏先生的那句话:“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先生留给我们的是兰一样的君子品格。他写下的那首歌《希望》就挂在故居的墙壁上。“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定会勾起你对先生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  功过是非,任人评说。我不会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先生,我只在乎自己对先生怎样。</p><p class="ql-block"> 走出先生故居,走入寂寥的小巷。一路无人,我于无人之处,找到了我所敬仰之人。</p><p class="ql-block"> 2023.4.16</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感谢您的雅赏!</b></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