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太行之走花壶线去金灯寺、红豆峡

道法自然

<p class="ql-block">4月15日上午11:30到达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天气大风五级,又是周六,游客多,景区采取管控措施不让进游客了,于是我们在酒店休息。考虑到次日是周日,游客也不少,我们改变行程计划去花壶线跑路去,看路上的风景。计划:八泉峡~花园村~金灯寺是~小西天~玉峡关~太行一号公路~八泉峡。</p> 八泉峡~八达村 <p class="ql-block">16日早饭后,我们从乐途旅游酒店出发,沿327省道葛嘴线转河南省320乡道,向八达村花园村进发。昨天一天的大风把天空刮的碧蓝如洗,晨光照耀下的太行山谷温煦金黄,更加美丽。山谷里的村庄在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中逐渐醒来,时有炊烟袅袅升起,薄雾山岚氤氲在村子上空,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那首小娟唱的好听的歌《山谷里的居民》,心里不自觉地哼唱起来。</p> <p class="ql-block">苍翠</p> <p class="ql-block">峰回路转,一泓碧绿的湖水呈现在眼前,岸边一红芯楸花开得正盛,我们停车欣赏。</p> <p class="ql-block">如祖母绿宝石</p> <p class="ql-block">翻地的农人</p> <p class="ql-block">正在种土豆的大姐</p> <p class="ql-block">大哥说现在木材太不值钱了,楸树这上好的木材价格也大不如以前了,这几棵直径都三十公分开外、高度都15米以上,每棵也卖不了一千块钱。只有鸟择良木而栖,每棵树上都搭有大大鸟窝。想必睡在被香甜的楸花围绕着的窝中一定梦中笑靥如花。</p> <p class="ql-block">琼瑶把梧桐花写得那么漂亮,如果她见了这比梧桐花漂亮一万倍的红芯楸花,她会怎样重笔浓描呢?</p> <p class="ql-block">这画面,美极了!</p> 八达~金灯寺 <p class="ql-block">开始上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花壶线上古道、新路,古寺、新颜,古村、新貌,是横亘于南太行山巅的一条景观长廊。广义上讲,花壶线起点是花园村,终点是壶关县,狭义上讲,起点是花园村,终点是玉峡关,网红公路即是指狭义的花壶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花园村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杏城镇,2000年撤乡并镇前属于玉峡关乡统领,是林州到长治古驿道上的必经之地。花园村另有一大特色,村民说着林州话却不是林州人,向下与林州合涧的西部山村相邻,且交通便利,经济生活多与林州人往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8年,平顺县重修花壶线,全长22公里,涉及花园、背泉、达驼、玉峡关四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庄和金灯寺、小西天两个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路基宽6.5米,按四级公路尺度设计,弯道取直,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路”,2019年底完工,花壶线也将变为332省道。花壶线过去风门口,共有临崖隧道7个,全部开凿于千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之上,堪比挂壁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花壶线是横亘与南太行山巅的一条景观长廊,联通晋豫之间的一条太行天路,也是以前河南到山西距离最近的一条古商道。</span></p> <p class="ql-block">随着道路蜿蜒爬升,视线逐渐开阔。不时见崖壁上有矩形门口样的东西,那是废弃的矿洞口。</p> <p class="ql-block">拉近了看</p> <p class="ql-block">春夏之交时节的山野呈现浅黄嫩绿色,漫山遍野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又想起了在王相岩景区学到的那个术语--平面。是的,下边的平面边上有一条游龙般的小路蜿蜒伸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刚刚走过的路,如肠子一样迂回曲折,螺旋式上升,在这上边自驾荡气回肠的感觉棒极了!</p> <p class="ql-block">这些矿洞口就在路边,如张着的虎口,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于是有的就用围挡挡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爬上刚才一段急转直回密集的小肠路,经过这段稍平缓的大肠路,峰回路转,就来到了一观景平台。泊车小停车场,下来观景。</p> <p class="ql-block">这种俯视的感觉如在看卫星图片,于是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中的句子: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p> <p class="ql-block">泼绿</p> <p class="ql-block">不墨之画</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偶遇了这宝贝~山菜,学名:长蕊石头花。太行山区的饮食以面食为主,缺肉少菜,特别是水果蔬菜奇缺,这害苦了习惯吃水果蔬菜的我们,说句不好听的这几天都有点便秘了。于是迅速掐了一堆,没带方便袋就用帽子盛。</p> <p class="ql-block">15分钟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挂壁公路及入口。</p> <p class="ql-block">沿路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海拔越来越高,下边的车似花盖虫大小了。</p> <p class="ql-block">劈山修路。这里稍宽敞一点,停车,观景两分钟。</p> <p class="ql-block">前向</p> <p class="ql-block">后向,俯视。</p> <p class="ql-block">距离挂壁公路入口原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进来了。</p> <p class="ql-block">出洞,又进洞,小心翼翼地驾驶。毕竟洞洞不高,路面有的地方又较窄,一旦遇到对面来车得提前在窗口等稍宽敞的地方等待来车,然后慢慢错车,这是考验驾驶技术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过这一段,再过一段陡陡的三四百米长单车道段,就出挂壁公路了。在洞口要密切关注对面来车,一旦有对面来车在洞中就不要进入隧道了,否则,倒开车了就麻烦大劲了。</p> <p class="ql-block">期间,有个小观景台,不能错过,停车快速拍照。</p> <p class="ql-block">回望我们的来路</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冲刺。</p> <p class="ql-block">终于常常的舒了口气,从此走上两车道的阳光大道。虽然有的路段坡陡,有的地方转弯急,但驾驶起来并没多大难度,只是为安全起见,车速要控制好,不能撒欢跑快了,毕竟路边就是万丈深渊啊!</p> <p class="ql-block">这个山豁口是河南通往山西的一条古道,现在打通了隧道,这路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小池村进入视野。</p> <p class="ql-block">才住着几户人家,应该只是小池村的一个自然庄。</p> <p class="ql-block">注意了,就是这坚固的水泥墩子曾经令多少车较宽、驾驶技术差点的人心惊肉跳。光看看墩子的内测,就知道曾经有多少车被剐蹭 的少皮无毛。我的车也不窄,也是在一好心师傅的指挥下几乎蹭着的墩子勉强通过,当时那心快到嗓子眼儿了呀!</p> <p class="ql-block">这车窄,货车也不怕剐蹭,上边拉着两头牛,师傅没减速就嗖地过去了,比车上的牛还牛。</p> <p class="ql-block">左转去玉峡关,右转去金灯寺、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先去金灯寺</p> <p class="ql-block">苍茫的山谷,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山谷谷口右边有一条山路蜿蜒通向山顶观景台,一条美丽的路。当然,在那观景台俯瞰河南大平原的景色更美。</p> <p class="ql-block">拉近了看,美不?</p> <p class="ql-block">山谷左岸及尽头,崖壁如切</p> <p class="ql-block">在崖壁上的亭子中饮茶聊天,何等惬意!</p> <p class="ql-block">霸气二兄弟</p> <p class="ql-block">白头翁的小时候,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山顶午餐。好新鲜的蔬菜,这是今上午刚采的山菜芽尖,秀色可餐,忍不住了,用手抓了来吃,满口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去金灯寺的路上,牛在悠闲地啃食着刚露尖的草芽芽。山高,春来迟。</p> 金灯寺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到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金灯寺石窟简介:金灯寺,坐落在山西长治平顺县玉峡关镇背泉村东,林虑山(属太行山脉)巅一处天然石崖里。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7年),明弘治——万历年间(1506-1620年)进行扩建。石窟依崖设置,自东向西长条形平面布局,一进七院,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现存大小石窟17个,雕像281尊,浮雕像1200余尊,雕像高0.33-3米,浮雕像高15-20厘米。最大石窟水陆殿,面积约100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桥,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像石佛30余尊,浮雕壁画79幅。寺院内有关帝殿、钟鼓楼、丈八佛殿、延寿殿、聚仙楼等木构建筑20余间。附属文物有明清碑碣40余通、佛塔47座。金灯寺石窟为全国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雕造精美,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尾声华章之作。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等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严格意义上来说金灯寺并不是一个佛寺,里面供奉的有佛、道、儒、神等诸多神像,是典型的前道后佛。金灯寺石窟中的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故事中的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塑像圆润之遗风。</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p> <p class="ql-block">石窟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的石窟寺。早期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在偏僻的山间,用竹、木为筋修筑并外涂草泥的小屋,用作对佛顶礼膜拜之所,后来逐渐发展成石窟寺。现发现最早的石窟寺,是公元前1-2世纪阿旃(zhan)陀石窟,现有洞窟29个,大约3世纪左右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由于佛教提倡遁世隐修,所以僧侣们往往在山谷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这种建筑形式被称为“石窟寺”,是最早的佛教建筑形式之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后逐渐兴盛起来。开凿于南北朝时期,位于新疆拜城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最早的石窟之一。洞窟内有泥塑像和壁画,佛像保留着印度风格。至公元5世纪,汉族地区最早的一批石窟寺形成,这其中包括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武威的天梯山石窟。至此,中国佛教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佛教石窟也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龙门石窟、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而龙门石窟数量之多不仅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金灯寺石窟,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7年),明弘治——万历年间(1506-1620年)进行扩建。金灯寺石窟为全国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凿精美,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尾声华章之作。</p> <p class="ql-block">山因寺而富有灵气,寺因山而显得神秘。</p> <p class="ql-block">二进院</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三进院是金灯寺七个院中最大的一个院,是道家的主院,该院有三个殿,皆为木构殿堂,无窟龛造像。正殿五间,坐北朝南,额“延寿之殿”。左右为二层楼阁,原奉观音、地藏二菩萨,今像不存,民国年间重修。三清殿是道教供奉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的殿堂。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尊神,故而每个道观都必须供奉。三清殿内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故名“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四进院。四进院,5窟,水陆殿,金灯寺寺院的精华所在。中间辟门,左右开窗,方形檐柱施额仿,深9.2米,宽10.2米,高4.98米,平面94平方米,上置平顶,下面池沼晶莹,泉水从窟内西北角石缝中涌出,水井一般在60—80厘米,清澈见底,旱涝如一,里侧凿米钵、面钵各一个。一泉两钵在芊禅师(金灯寺创寺人)时吃用不缺,取之不竭。这种带水池的佛殿布局格式是唐以前一种佛院布局形式的延续,可在现存的敦煌壁画中得到印证。</p> <p class="ql-block">四周墙壁及穹顶上都刻满了佛像,但好多都被破坏了。原因都是信仰之争。</p> <p class="ql-block">呆萌朴拙的守门狮</p> <p class="ql-block">类似故宫的建筑结构模式,斗拱挑檐,都是“就地”石刻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门口门框中规中矩</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院,僧人住处,游客免进。</p> <p class="ql-block">回望</p> <p class="ql-block">天下美景僧占尽,这里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这观景亭</p> <p class="ql-block">这寺庙下的山谷,风景不是一般的美。</p> <p class="ql-block">僧人的墓地。不是寺里的每个僧人圆寂后都可埋在这里,建有石塔的,必须是大徳高僧或者对佛教有相当贡献的僧人死后才能在这里占有一墓之地的,从建寺以来1600年间才有这么三十几个石塔。</p> <p class="ql-block">从金灯寺返回到三岔路口后,我们去往小西天。走到半路,遇一返回的车,问车上的人小西天风景咋样、前边的路好不好走,它们说,路不好走,到停车处下去(小西天在半山腰)再上来要一个多小时,风景并不特别好,于是我们调转车头不去了。毕竟时间已是下午快4点了,后边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p><p class="ql-block">花园村~玉峡关行程轨迹。到玉峡关便结束了花壶线的行程,后转太行一号公路返回八泉峡景区。</p> 太行一号公路~红豆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长1028公里,是山西省农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覆盖长治市及晋城市、晋中市、阳泉市、忻州市,串联历山景区、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太行水乡、八路军文化园、太行百里画廊、娘子关、五台山等90多个景区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太行旅游大通道,连接起通道内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弘扬了太行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古建文化,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它的主线和支线,完善了旅游交通末梢网络,打通了通往旅游景区景点的“最后一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起点:长治市壶关县与晋城市陵川县浙水村交界处。终点:长治市武乡县石北乡圪咀头村。</span></p> <p class="ql-block">车行中,用眼睛余光一瞥,一白色亮点进入视野,是冰吗?</p> <p class="ql-block">停车,拉近了看,还真就是冰或者是未化完的雪,下边似乎还沥沥地趟着水。</p> <p class="ql-block">这才是旅游路,好美呦!</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太行一号公路左转去往红豆峡方向。</p> <p class="ql-block">小天桥景区简介小天桥位于众僧朝拜的东侧,是王莽峡风景区又一个自然景观。这座天然石拱桥不如龙泉峡风景区里的天桥宏伟壮观,所以人们管它叫小天桥。游客来到小天桥下峡谷底,抬头向崖顶仰望,只见在悬崖峭壁上,凌空架起一座跨度30米、高50余米、厚1.5米的天然石拱桥。远远眺望,好像天然石拱桥与崖壁是紧密相连的,但从顺着崖壁淌下的涓涓细水上可知,拱桥与崖壁是分离的。只不过二者之间的缝隙不大。小天桥以它的独特风采,引得游客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隧道旁一气派的门口,停车,观之。</p> <p class="ql-block">门口上方写着“王莽峡”,也是一个景区,关着大门。</p> <p class="ql-block">十八盘景区简介:十八盘位于王莽峡东山上,西北距壶关县城43公里,是太行大峡谷王莽峡风景区最著名的观光线路。十八盘雄踞危崖险嶂之间,因势而筑,极尽曲折婉蜒,盘旋而上,呈九折十八弯之状。始拓于盛唐时期重修于康熙十年。古人有诗谓其险峻曰:“寸步每千虑,举动如瞒珊心胆掉如碎,毛发亦为寒”。但它却是山西与外界通连的要隘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晋商、满商艰辛经营、发迹致富的路径之一,更是晋豫两省诸方密切交往的一条捷径。十八盘因其地理位置独特,故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融为一体,主要景观有刘秀隐身像、老子《道德经》碑、孔子石雕像、刘秀隐身洞、绝壁悬梯、于谦《上太行》诗摩崖石刻等。流连其间,或秀林幽洞,或奇岩飞瀑,或登高览胜,或探古访幽,无不令人浮想联翩。观远山诵松涛,闻天顾觅和声,荡轻舟看碧水,拜谒孔子、老子,参悟观间慈悲。励志创业者走一趟十八盘,自可体会往来坎坷险阻:当一回老晋商,方能品味经纪竭歌艰辛.。十八盘堪称“人文景观凝华处,峡谷风貌大看台”。</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进亦难退亦难进退两难</p><p class="ql-block">看今朝--桥亦好洞亦好出入++</p> <p class="ql-block">王莽河隧道</p> <p class="ql-block">王莽河在这里美丽一弯,形成一处美丽的所在,只是锁着门无法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转弯处目测也就几米宽的样子,神奇的自然造化!</p> <p class="ql-block">从玉峡关~红豆峡景区50公里。</p> 红豆峡 <p class="ql-block">打卡红豆峡,真正的打卡。红豆峡景区门口就在返程的路边,路过时已是傍晚,景区已经下班,入口处的闸开着,于是我们进入,用半个小时只在入口附近逛了一圈,景色绝美。见有家饭店还开着门,于是在这里吃了晚饭,每人一碗面,又买了20元的炖鸡肉。</p> <p class="ql-block">峡谷口很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两只昂首挺颈的龟。</p> <p class="ql-block">“野渡无人舟自横”?</p> <p class="ql-block">截流成湖</p> <p class="ql-block">湖光山影</p> <p class="ql-block">静默山水</p> <p class="ql-block">妖艳的桃花,翠绿的柳树。这都是原图。</p> <p class="ql-block">老师敲黑板:这写的啥字?</p> <p class="ql-block">太极八卦,来两招三式。</p> <p class="ql-block">河南林州那边的峡谷叫太行大峡谷,这边(山西)叫太行山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谷深且窄,在这里很有压抑感,如井底之蛙。</p> <p class="ql-block">摆擂台吗?</p> <p class="ql-block">“缘”?</p> <p class="ql-block">老虎吃天</p> <p class="ql-block">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牛顿第四定律马上要横空出世,世界的走向行将改变。</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崖壁别有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拜拜,红豆峡,我们它日再来!又行十几分钟回到住宿的八泉峡景区门口附近的乐途旅游酒店,今天的“风景在路上”完美收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谢谢你的浏览!祝您天天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