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淄博烧烤”到“淄博现象”——“淄博烧烤”启示录

李东川

<p class="ql-block"><b>谁也不会想到“淄博烧烤”居然烧出了“淄博现象”—真诚友善热情。“创建文明城″一个一直以来很难从本质上解决的问题,竟让一个小小的“淄博烧烤”解决了</b></p> <p class="ql-block"><b>“淄博烧烤”能火下去吗?不断有人发出疑问,当我们透过“淄博烧烤”</b></p><p class="ql-block"><b>看到“淄博现象”这一本质时,我可以大胆的说:它一定能火下去,也许还会火遍神州大地呢!</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从外地回来,兴致勃勃的拉起了在外地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他说每当我说起自己是淄博人时,那些外地朋友不断竖起的大拇指和脸上露出的羡慕,让他一下就生发出了一种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小的烧烤,竟然改变了一座城和一城的人,着实让人有点意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起了这里曾经掀起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还有多年来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围绕“文明”这个问题,可谓费尽了心思,绞尽了脑汁,各种“名堂”纷至沓来,层出不穷,最终除了落下一些埋怨外,似乎没什么起色,人之间的冷漠、算计、内卷照旧我行我素,甚至有日益加剧之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也没想到,一个多月前的“淄博烧烤”热,在短短的时间,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从满足味觉需要朝着内心需求——真诚、良知、友爱转移,于是人们在一片爱的荒漠里突然发现了爱的绿洲,发现了久违的最缺的东西——良知与友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淄博烧烤”的名义下,“博爱”很快的充盈了整座城市,并很快渗入了市民的心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又一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住在“八大局菜市场”的一家四口,在夜深人静时上街清除垃圾;住在那里的老年人戴上了自愿者的袖章,热心为游客们引路,解答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这里购物没有哄抬欺诈;轻松和灿烂的笑容挂在包括游客和经营者脸上,和谐的气氛在整个菜市场中荡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侄子来接我参加一个活动,我一上车他就叨叨开了:这两天在街上开着车,看到拖着箱子的行人,就忍不住摇下车窗问一句:到什么地方,需要用车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唉″,可惜的是一直没拉上一个人,语气中带有不尽的遗憾,我忍不住笑了,说:要不你礼拜六礼拜天在车上挂一条“淄博烧烤接送,随叫随停”,他说:嘿,这办法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侄子的这种感觉我也有,每次在马路上走着,我总是忍不住的左顾右盼,希望路过身边的“进淄赶烤”的能麻烦我一下,只要有问路的我一定会给他带路,遗憾的是没有遇到过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两天几个朋友相聚,我谈了自己的这个感受,没想到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纷纷说我们也巴不得能为外地游客做点什么才舒坦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看了一个小视频:一家外地游客驾着房车到了一处小区楼的栅栏外的道边停车,一家人刚下车就听到小区楼上传来住家主人的声音:“需要加水吗?”,房车主人刚说了声“谢谢,不用了”,话音未落,楼上阳台的主人已经扔下了一根水管,感动的房车主人赶紧拿起水管,刚把水管插进水箱,水就放过来了,录制小视频的房车主人说:淄博人真是太热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视频我忍不住笑了,看来,每一个淄博人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能为外地游客做点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段子:说一个做了二十多年的小偷为了不给淄博这座城市抹黑,金盆洗手去当上自愿者了。尽管这个段子可信度不高,但我宁愿相信其是真的,并且深信在满城诚信友爱的氛围中,这种事是完全可能发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淄博在“淄博烧烤”中爆红出圈,并非偶然,是与这座城市的内在城市性格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淄博,我说说自己的感受吧——我是一个19岁才从四川回到山东老家的外地人,落户张店几十年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这是一个移民城市,它的包容性很强,一点也不排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甚为关键的内因,决定了淄博在环境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必定会展示出其宽容大度的内在本质,于是在“淄博烧烤”这一外在因素诱导下,埋藏在“淄博性格”深层次中的“真诚友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局一旦被打开就收不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座城市与外地游客的互动中,“真诚友善热情”不但激活了这座城,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荡漾的涟漪扩散开来,迅速的朝着山东,朝着全国湧动,毕竟美好的东西人们是喜欢的并且愿意接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愿处处是淄博”,这是一个外地人的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真诚友善热情”的淄博则从中获得了荣誉感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诚友善热情”,让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有了种归属感,因为在这里,他们有了做人的自尊、轻松与欢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淄博烧烤”变成“淄博现象”时,它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它不光拉动了淄博的经济,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这座城的良知真诚与友善热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付出我们的全部热情,不给淄博丢脸,不给淄博抹黑”,已经成了淄博市每位市民的自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给淄博人民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力地推动着这座城市各种关系的良性互动,并由此推动着淄博和全国的良性互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终于理清了“淄博烧烤”与“淄博现象”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淄博烧烤”早晚会心平气和归于平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淄博现象”则如星星之火会越烧越旺,对此我坚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3年5月11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