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暖人心,送教扬风帆

魏丽莹

<p class="ql-block">“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盛一院香。”在这布满温情的初夏季节,为了落实教育部的乡村振兴行动,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共享辽宁省小学数学优质教学成果,充分发挥小学数学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头作用,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力和实践力,辽宁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成果送教系列活动暨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教材培训”。</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罗洪平介绍此次活动流程: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五节课例展示,其中三节是完整的40分钟课例,两节微课及铁岭市小学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郑阳副校长对以上五节课例的点评。下午是辽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小学部李晓梅部长的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王贺老师执教《分数的加减法整合课》应用了重迁移的生长课五段式教学模式。在迁移和转化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发现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之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建立联系,从而进行迁移,使学生感悟运算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环节中王贺老师提供了开放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自主列式,尝试计算。在说理和辩理中让学生主动建构算理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于超老师执教的《分数混合运算》一课,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正确认识后,并不是先让学生自己计算,而是引导学生迁移,已有学习经验,通过回顾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换取学生原有的认知,进一步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类比教材问题的解决方法,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相结合的方式来探寻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p> <p class="ql-block">张洋老师执教的《喝果汁问题》一课,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拓展延伸环节,张老师采用横向迁移,继续让学生探究第三次喝一半儿后喝了多少杯纯果汁。喝了多少杯水的问题,深化学生对喝果汁问题的理解,更明确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p> <p class="ql-block">李爽老师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教学设计上注重了知识的整合。注重内容的新旧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在充分的感知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罗洪平老师执教的《通分》一课,充分考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在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郑阳副校长对以上五节课例进行精彩点评,由上面的几节课例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教学目标如果是仅仅关注知识片段孤立的训练技能,学生则难以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难以迁移应用,形成素养。只有建立整体结构,把握运算本质,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在深度理解中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这样的学习才能更长久的保存信息,更深入的理解概念,更有效的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会议由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小学研训部主任杨贺主持。</p> <p class="ql-block">下午的活动由辽宁教育学院教研中心小学部李晓梅部长做专题讲座,题目“用好现行教材,落实核心素养”。分享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当中如何运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理解性的教学成果,核心素养在常态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得以落地。</p> <p class="ql-block">李晓梅部长跟全省的五年级老师分享了如何运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理解性教学,在我们的常态教学当中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讲到了三个策略的运用,一是教学设计的策略,二是教学实施的策略,三是教学评价的策略。这样我们就真正的实现了在单元主题教学视角的背景下以提升学生理解水平为抓手,运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实现备、教、学、品的一体化就是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的新目标,在我们的常态教学当中,真正的落地也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利用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就是鼓起帆的风。祝愿我们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p>

学生

教学

素养

小学

加减法

数学

迁移

运算

核心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