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积木是一种开放、易拆易建、任意组合的材料,也是一款适合幼儿园的大型多功能的玩具,趣味性、娱乐性相结合,深受幼儿喜爱。由于积木材料开放、易拆易建,幼儿可以任意组合,不仅能从中体验到积极的情绪,而且能不断提高的建构技能,从而获得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当积木遇上幼儿园的萌娃,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请和小二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积木的趣玩之旅吧!</p> 观察对象:席敬恒 观察班级:小二班 观察教师:郝慧锋 观察实录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游戏:户外活动开始,老师强调完注意事项后,恒恒去材料箱取了长方形体积木,找了一个地方开始搭积木,他把长方体积木立起来从不同的方向围了起来,他用小长方体积木把围起来的中间铺满,恒恒又去箱子里取了长条积木搭在积木上边,上边的积木一个长一个短,他把短积木下边又加了一个小积木,这样上边的积木就一样长了,这时候一个小朋友碰了一下恒恒搭好的积木,恒恒搭好的积木倒塌了,恒恒又重新开始工作。</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游戏:第二天户外出去积木区,我在恒恒之前搭好的积木旁边简单搭了个小凳子坐在上面观察恒恒,恒恒也去拿了小圆柱体积木放在两边,在中间放了一个大的圆柱体积木,去箱子里取了个长条积木搭在上边,一只手扶着积木,小屁股撅起来坐在了积木上边。</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游戏:这次恒恒出来没有在之前搭好的地方玩积木,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用小圆柱体积木组成高的圆柱体积木,在一排上重复垒了几个,在垒好的积木上边放了一个大的长的积木。</p> 评价分析 <p class="ql-block"> 一、经验的迁移,从我搭的小凳子到恒恒搭的小凳子,再到第三次游戏搭的桥,恒恒对桥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桥</p><p class="ql-block">墩是相同的。</p><p class="ql-block"> 二、对物品的分类和配对,恒恒用相同的积木去垒高、围合。</p><p class="ql-block"> 三、遇到问题不断的尝试一种或多种方法,比如说积木长短不一样,他去找相同的积木去搭。</p><p class="ql-block"> 四、小班幼儿一般在游戏时选择活动材料会比较单一,没有目的性,他们搭建的物体也比较简单,一般喜欢垒高或铺长。但是通过这次的积木区搭建游戏,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还是比较丰富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有的搭的城堡、有的搭的长桥、还有的搭的房子等等。特别令人感到惊喜的孩子们已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伴一起游戏、协商、合作完成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篇中也指出:3-4岁的孩子此刻已经愿意与人交往,开始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能和同伴友好相处,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p> 反思与支持 <p class="ql-block"> 一、教师利用一日活动的碎片时间帮助幼儿了解桥的结构,以便幼儿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二、在分享环节把问题拋给幼儿,共同探讨游戏场景。</p><p class="ql-block"> 三、请恒恒小朋友分享他在搭积木的过程中用到的材料、自己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教育学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或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积木区的游戏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能力的,期待他们带给我们更多惊喜与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 审:郝慧锋</p><p class="ql-block">责任编审:许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