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有序推进语文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促使教研组教师们不断钻研教材并更好地深耕语文教学,2023年5月9日,由董惠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整合教学实践研究》依然有序开展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题组成员陈忠星老师在连江附中的市级教学开放日活动中上了一节题为《宦海失意寄深思》的诗歌教学公开课。忠星老师对《登幽州台歌》《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三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梳理,围绕诗人写作诗歌的时候都处于官场遭受挫折、人生陷入低俗的境况。进一步对诗歌进行研读,把三位诗人官场失意后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体现出了递进式的人生境界解读“宦海失意“,并在这个基础上补充了“寄深思”这个内容,共同构成本课主题,本次群诗阅读教学课紧扣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融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反复诵读这三首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p><p class="ql-block">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p><p class="ql-block">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定为重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定为难点。</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流程中,忠星老师设计了“读失意之诗”、“知失意之因”、“解失意之思”、“得失意之智”这几个环节,借助“诗句诵读”、“材料助读”、“问题析读”、“名言悟读”帮助学生由浅谈入深学习这三首诗歌。这个设计有讲读铺垫,有重点研读,有难点突破,既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又注重了诗歌学习的方法指导。整堂课,课堂氛围融洽,师生互动积极,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评课阶段,老师们一致认为,本堂课充分体现“聚焦核心素养 渗透课程思政 落实课程标准”的主题要求,授课逻辑清晰、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师生有良好的互动,教师能做到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思考。评课老师也针对本节课提出了完善建议,在主问题设计和课堂情绪调动方面要作出改变,深入研读古诗情感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自行对古诗中的字词句进行思考并体会诗歌的情感和对哲理的感情,尽量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