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沐浴在阳光下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下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b>目录</b></p><p class="ql-block"><b>第一章 芦台,我魂牵梦绕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第二章 蓟运河,我的母亲河!</b></p><p class="ql-block"><b>第三章 保定(昵称:靴城),我的第二故乡!</b></p><p class="ql-block"><b>第四章 保定电影胶片厂,我一生为之奋斗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第五章 思乡咏怀(诗词习作九首)。</b></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 芦台,我魂牵梦绕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芦台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芦台(宁河)的地理位置图</p> <p class="ql-block">芦台是水旱码头,交通非常便利。</p><p class="ql-block">水路有蓟运河,可以直通渤海。</p><p class="ql-block">铁路有京山铁路从境内穿过,当年从芦台到天津,普通客车车票只要1.5元。</p><p class="ql-block">芦台境内还有多条高速公路,蓟运河上架有高速公路专用的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年的芦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就是从这里告别家乡步入社会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母校——原河北省立芦台中学,现为天津市芦台一中,当年的学校大门。</p><p class="ql-block">该大门已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震毁。</p><p class="ql-block">我就是从这里毕业后,转赴外地读书的。</p> <p class="ql-block">芦台老街多是简陋的平房,环境杂乱无章。</p> <p class="ql-block">还有很多更老的土坯房,墙面斑驳不齐,道路泥泞。</p> <p class="ql-block">现在芦台新的居民小区,房屋漂亮,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人们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芦台新街道,商店栉次鳞比,一派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今昔对比(1)</p> <p class="ql-block">今昔对比(2)</p> <p class="ql-block">芦台百货商场</p> <p class="ql-block">芦台饭店夜景</p> <p class="ql-block">芦台商业道</p> <p class="ql-block">芦台商业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 蓟运河,我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蓟运河,我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蓟运河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蓟运河是海河流域北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干流河道始于蓟州区九王庄,流经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宁河区和滨海新区四个区,经北塘口入渤海,全长144.64公里。</p> <p class="ql-block">烟波浩渺的蓟运河。</p> <p class="ql-block">1939年的蓟运河。</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蓟运河。</p> <p class="ql-block">1935年夏季,蓟运河上的芦台摆渡口。</p><p class="ql-block">这个摆渡口离我家距离不会超过200米,小时候我们经常会跑到摆渡口附近去练习游泳。</p> <p class="ql-block">芦台蓟运河上的公路桥,该桥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震毁。</p> <p class="ql-block">地震后重新建造的芦台蓟运河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芦台蓟运河上的光明桥。</p><p class="ql-block">光明桥经过两年半的施工,于2015年6月9日正式通车。桥长240米,桥宽45米,双向六车道。</p><p class="ql-block">为独塔斜拉桥,塔高110米。是连接桥北新区和老城区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蓟运河之夏。</p> <p class="ql-block">蓟运河光明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蓟运河光明桥雄姿。</p> <p class="ql-block">恬静的蓟运河。</p> <p class="ql-block">在夕阳下默默捕鱼的老渔翁。</p> <p class="ql-block">河面上嬉戏的水鸟。</p> <p class="ql-block">岸边的小树林和它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河边上茂密的芦苇丛。</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保定(昵称:靴城),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周虽似方形,但城西南部向外突出320余米,并略呈弧形,往北又呈直线,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称。</p> <p class="ql-block">保定地处京津石金三角、雄安新区战略腹地。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距石家庄125公里,处于“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最前沿。</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东接廊坊及沧州市,南界衡水市,西南连石家庄市,西靠山西,西北与张家口交界,北临北京市,与北京、天津成三足鼎立之势。</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是对外开放城市、低碳试点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体育冠军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定市的城市原点。</p> <p class="ql-block">保定火车站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保定火车站。</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就是从这里下车,意气风发地踏上了保定这块古老的、神圣的、英雄的土地。没成想这一干居然竟干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感谢保定,是保定接纳了我,培养了我。</p><p class="ql-block">我把保定看作是我的第二故乡。</p> <p class="ql-block">1980年投入使用的保定新火车站。</p><p class="ql-block">这个火车站为保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随着保定的快速发展,客流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火车站已不堪重负,2018年又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了这座新的火车站,这座火车站从空中横跨全部铁轨,分设东西两个相通的候车室。极大的方便了出行的旅客,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保定又在东郊修建了新的专为高铁使用的火车站,叫作保定东站。</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保定大旗杆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成了保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大旗杆始建时为木质,十八米多高,旗杆刷红漆。到清代成为保定衙署的标志。</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曹锟驻防保定,任直鲁豫巡阅史时,将门前这对腐朽的旗杆在原址上重修并加高。重建的大旗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底座和旗杆均为八角形,在旗杆高三分之二处有一方形旗斗。旗杆通高十丈零五尺(合33.6米),比北京前面楼还要高出6尺(前面楼高九丈九尺),因此,保定人有“再高也高不过大旗杆”的俗语。</p><p class="ql-block">1971年,因为扫四旧和阻碍交通被拆掉。现在看到的大旗杆是根据过去大旗杆的样子于1994年9月26日重新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保定人民广场主雕塑:《金台旭日》,占地3750平方米,总高度为30米,用四根类似华表的柱子,托起一颗光彩夺目的不锈钢球。“金台旭日”取意于燕王主筑黄金台招贤之意。</p><p class="ql-block">主雕塑底座四周镶嵌着保定历史文化浮雕,有唐尧禅让;历史名人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刘关张三结义;名胜古迹: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隸总督署、白洋淀、留法勤工俭学、地道战、清风店战役等处地方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从1996年 “十一” 正式向市民开放至今,人民广场一度成了保定新地标,见证了保定的进步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大慈阁原名大悲阁,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由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p><p class="ql-block">大慈阁是一组寺庙建筑群,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p><p class="ql-block">大慈阁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的山门,门楣书 “真觉禅寺” ,天王殿后东为钟楼,西为鼓楼。主体建筑大慈阁歇山布瓦顶,重檐三层。大慈阁通高31米,阁前22级台阶,阁内有一尊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像为木雕,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殿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份25日大慈阁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京畿之门》雕塑位于保定东站广场中央。雕塑高16.8米,东西跨度7米,南北跨度13米。</p><p class="ql-block">《京畿之门》主体为现代造型。11米的古城园拱门为古城门造型,剩余空间由“窗”连接。</p><p class="ql-block">整个雕塑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和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京畿之门》,“京”指北京,“畿”指的是距离首都比较近的或者非常重要的城市,把《京畿之门》命名为保定东站的名字意在强调保定市是距离北京比较近的城市,寓意保定拱卫京师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巨力大桥(东风路跨京港澳高速大桥),是保定第一座斜拉桥,全长625米,主跨钢箱梁长160米,桥面宽48米,双向8车道设计,桥身所用钢材达7000多吨。</p><p class="ql-block">巨力大桥于2012年建成启用。</p><p class="ql-block">巨力大桥号称“京南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保定市的主要名胜古迹及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保定市的地理位置优越,向来是 “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p><p class="ql-block">保定也是传说中的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和后燕的立都之地;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酈道元等一大批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保定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保定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辖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革命纪念地和文物古迹各具特色。</p><p class="ql-block">至今,保定市被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达35个之多。</p> <p class="ql-block">直隸总督署,位于保定蓮池区裕华路,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元、明,初为保定府衙,明永乐年间改做大宁都司署,清初又改做参将署。</p><p class="ql-block">1730年(清雍正八年)经过大规模扩建后正式建立总督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統八帝,可谓清王朝历史缩影。曾驻此署的直隸总督共59人,66任,如: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承观等。直到192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才废止。民国年间是直系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是日本和国民政府所在地,有 “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 之称。</p> <p class="ql-block">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始建于金元之初的公元1227年,原名雪香园,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原为金末元初著名家事将领张柔的居所。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以其浓重的历史积淀,为中国十大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古称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36千米,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狼牙山为古易州十景和古城八景之一的 “狼峰竞秀” ,地貌复杂,大部分山峰海拔500-800米。主要景点有莲花峰、棋盘坨、石棋盘、蚕姑祠、老君堂、勇士陈列馆和五壮士纪念塔等。</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五勇士舍身跳崖的英雄壮举更使狼牙山驰名中外。1941年9月25日,5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机关和当地群众转移,将日伪军引上棋盘坨下的牛壶峰巅,这里三面绝壁,异常险要。在弹尽粮绝无路可退的情况下,5名战士摔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如今棋盘坨顶峰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塔高21米,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 “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 9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塔底层有五勇士头像浮雕。沿塔内钢梯登上头顶凉亭,俯瞰群山,千峰竞立,浮云缭绕,狼牙山雄姿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1993年5月,狼牙山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2月,狼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4月,狼牙山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7年1月,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约45公里的安新县境内,素有 “华北明珠” 、 “北地西湖” 之誉。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白洋淀是典型的北方湿地,水域辽阔,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它是鸟的王国,鱼的乐园,多种水生植物的博物馆。盛夏时节,每根芦苇从杆到叶都是鲜绿的,绿得闪闪发亮;到了8月,满淀荷花盛开,红白相间,亭亭玉立,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眼望不到边,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不少名胜古迹,许多帝王曾到此巡游。建有 “康熙水围行宫” ,大型游泳场,水上体育乐园,野生动物观赏景点,并辟有几个具有民族风情的村庄供游人参观。</p><p class="ql-block">白洋淀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成立了著名的水上游击队 “雁翎队” ,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经常将侵略者打的焦头烂额。由此也产生了中国文学史上以孙犁为代表的 “荷花淀派”。</p><p class="ql-block">白洋淀是全国有名的 “鱼米之乡” ,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淡水养殖基地。鱼、苇在华北地区久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系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p><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共有两座,一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墓,另一座是其妻窦氏之墓。</p><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评为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 之一。</p><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p><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于1968年发掘,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其妻窦绾墓与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其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一万余件,其中包括 “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p><p class="ql-block">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墓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金、铸造、漆器、纺织品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陵镇,是清朝的三大皇家陵园(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之一。</p><p class="ql-block">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的陵址原本建在清东陵的九凤朝阳山,但是他认为那里 “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于是,他将原址废掉,在易县的永宁山下重新选择 “万年吉地” 。从此以后,清代的皇室便分别墓葬在遵化和易县的两大陵区,被称为 “清东陵” 和 “清西陵” 。</p><p class="ql-block">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历时185年,占地800多平方公里。在清西陵共有14座陵寝,其中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p><p class="ql-block">这4座帝陵分别是:雍正的泰陵,嘉庆年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p><p class="ql-block">末代皇帝溥仪的陵墓也葬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清西陵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距今最近,保存最原始,集清代皇家建筑之大成的帝王陵墓群。陵区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陵区古木参天,四季常青,碧水长流,如此山水风光为清西陵增添了几分悠美,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p> <p class="ql-block">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位于保定旧城东北5华里,总面积约为1500余亩,东西长两公里多,南北长一公里有余,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的高等家事学府。</p><p class="ql-block">保定军校前身是1902年开办的保定北洋陆军行营将弁学堂、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军官学堂,1912年始称保定军校。它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p><p class="ql-block">学校的最初负责人是冯国璋,当时称总办(即校长),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后,军事专家蒋百里,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皖军总指挥的曲同丰等都先后担任过校长。</p><p class="ql-block">若从民国元年(1912年)祘起,保定军校共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若从北洋武备学堂祘起,保定军校共训练了近一万名军官,其中1600多人获得将军头衔。这些人遍布当时的军界和政界,在中国近代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从1902年开办到1923年8月停办,军校共培养了11000多名军事领导人材,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500多名,其中包括:蒋介石、白崇禧、叶挺、张治中、傅作义等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有 “将军摇篮” 的美誉。李济深、张治中、裴昌令、唐生智、陈铭枢、蒋光鼐等一大批民革先辈们都曾就读于保定军校。</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保定</p> <p class="ql-block">胶片厂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介绍乐凯公司的 “胶片时代” 的情况,“膜产品时代” 的情况从略)</p><p class="ql-block">1,1958年7月1日,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 ”在保定西郊一亩泉河畔开工兴建。</p><p class="ql-block">2,1965年9月23日,第一期电影胶片工程正式建成。主要产品包括,黑白照相胶片、黑白电影胶片、彩色电影胶片、医用照相胶片和品种繁多的军工胶片。</p><p class="ql-block">3,1988年9月,在以 “自主开发为主,引进关键设备为辅 ” 思想指导下,引进的彩色胶片涂布生产线建成并投产,使胶片厂的涂布工艺与设备达到了80年代国际水平。</p><p class="ql-block">4,在引进的设备上,乐凯公司自主开发的彩色电影胶片、彩色相纸、彩色照相胶卷,构成了胶片厂的三大主导产品。对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上彩照热的形成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从而,在国际上与美国柯达和日本的富士形成 “三足鼎立” 之势。</p><p class="ql-block">5,同时,自主开发的 “ 盒式录音磁带 ” 也正式投放市场,质量堪比日本TDK公司的同类产品,为当时社会上形成的 “流行歌曲热 ” 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6,1992年,胶片厂更名为 “中国乐凯胶片公司”。</p><p class="ql-block">7,1997年,第一胶片厂(保定),第二胶片厂(河南南阳)和沈阳感光化学研究院组成 “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p><p class="ql-block">8,2011年9月,“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整体并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p><p class="ql-block">9,2011年12月26日,更名为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 。</p><p class="ql-block">另外:</p><p class="ql-block">1,胶片厂的主导产品,除了“感光材料系列” 外,还有一个是 “磁记录材料” 系列。包括:电影录音磁带;广播录音磁带;仪器用磁带;计算机磁带;录像磁带和盒式录音磁带。</p><p class="ql-block">随着盒式录音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普及,社会上很快地形成了一股 “流行歌曲热” ,盒式录音磁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起初,盒式录音带大都被日本所垄断,由于市场需求大,很多以“来料加工” 的形式生产盒式录音磁带的小型磁带厂像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成品质量堪忧。在这种情况下,乐凯公司依靠自己雄厚的技术实力,果断地开发出乐凯品牌的盒式录音磁带,质量能与日本TDK公司的同类产品相比美,颇受市场欢迎。</p><p class="ql-block">乐凯“盒式录音磁带”及时投放市场,极大的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为推动我国社会上的 “流行歌曲热” 造成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胶片厂的主要产品</p><p class="ql-block">胶片厂的主导产品,一般被概括为 “三彩” :1,彩色电影胶片;2,彩色相纸;3,彩色胶卷。</p><p class="ql-block">1,彩色电影胶片:包括:彩色电影正片,彩色电影负片和彩色翻转胶片等,其中,电影正片用量最大;</p><p class="ql-block">2,彩色相纸;</p><p class="ql-block">3,彩色胶卷,根据其感光度的大小,分别有:GBR100;GBR200;GBR400……</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不能生产胶片的时候,拍摄影片所需要的胶片只能靠进口,价格昂贵,还需要使用大量外汇。摄影师不得不严格控制胶片的用量,大大限制了创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也大大地限制了电影的产量。自从我们自己能生产胶片之后,创作人员都可以放开了手脚,大批的优秀影片应运而生,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了很好的艺术享受和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p><p class="ql-block">80年代,社会上形成了一股 “彩照热”,起初只能使用“柯达”或 “富士”的彩色胶卷,并在他们的扩印点进行扩印加工,价格昂贵,一般老百姓是玩不起的。自从乐凯的彩色胶卷或彩色相纸投入生产之后,“彩照”的价格被大大的降低了,为满足和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彩照热”的需求,乐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扩印点”,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彩照热”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同时,乐凯还把他们的扩印点开设到了国外,凭着不相上下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上的明显优势,在国外也闯出了一片天地。形成了“黄色的柯达”、“绿色的富士” 和 “红色的乐凯”三分天下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乐凯胶片公司生产的彩色电影胶片。</p> <p class="ql-block">乐凯胶片公司生产的彩色胶卷。</p> <p class="ql-block">乐凯胶片公司生产的盒式录音磁带。</p> <p class="ql-block">诗词目录</p><p class="ql-block">1, 江城子 • 老夫十九别家乡;</p><p class="ql-block">2, 鹧鸪天 • 春山春雨春意浓;</p><p class="ql-block">3, 南乡子 • 思乡;</p><p class="ql-block">4, 虞美人 • 保利茉莉公馆抒怀;</p><p class="ql-block">5, 江城子 • 乡愁;</p><p class="ql-block">6, 青玉案 • 辛丑年末感怀;</p><p class="ql-block">7, 七律 • 悼念亡妻偶成;</p><p class="ql-block">8, 八声甘州 • 中秋;</p><p class="ql-block">9, 水调歌头 • 贺芦台蓟运河光明大桥通车九周年。</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一 江城子•老夫十九别家乡</b></p><p class="ql-block"><b>老夫十九别家乡,</b></p><p class="ql-block"><b>舍西厢,弃爹娘,</b></p><p class="ql-block"><b>有泪不弹,尽显少年狂。</b></p><p class="ql-block"><b>为报家国酬壮志,</b></p><p class="ql-block"><b>一枕梦,挽行囊。</b></p><p class="ql-block"><b>而今八秩再回乡,</b></p><p class="ql-block"><b>小軒窗,大楼房,</b></p><p class="ql-block"><b>水阔桥高,古镇变天堂。</b></p><p class="ql-block"><b>唯有祖宅无觅处,</b></p><p class="ql-block"><b>花再美,也忧伤。</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二 鹧鸪天•春山春雨春意浓</b></p><p class="ql-block"><b>春山春雨春意浓,</b></p><p class="ql-block"><b>天涯芳草郁葱葱。</b></p><p class="ql-block"><b>九天宫阙一轮满,</b></p><p class="ql-block"><b>三舍茅宅半世空。</b></p><p class="ql-block"><b>游子梦,梦千重,</b></p><p class="ql-block"><b>毕生心血献靴城。</b></p><p class="ql-block"><b>芦阳晓月何时再?</b></p><p class="ql-block"><b>入耳乡音总认同。</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三 南乡子•思乡</b></p><p class="ql-block"><b>夜夜望芦阳,</b></p><p class="ql-block"><b>苇草青青蓟水长。</b></p><p class="ql-block"><b>遥想当年多少事,</b></p><p class="ql-block"><b>苍茫。</b></p><p class="ql-block"><b>物是人非几断肠。</b></p><p class="ql-block"><b>岁月似流光,</b></p><p class="ql-block"><b>漫漫一生荡异乡。</b></p><p class="ql-block"><b>举目凭栏闲唱晚,</b></p><p class="ql-block"><b>沧桑。</b></p><p class="ql-block"><b>何日寻根把梦偿。</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四 虞美人•保利茉莉公馆抒怀</b></p><p class="ql-block"><b>向阳庭院春来早,</b></p><p class="ql-block"><b>柳岸群莺闹。</b></p><p class="ql-block">楼台倒影入澄塘,</p><p class="ql-block">笑语欢歌劲舞荡回廊。</p><p class="ql-block">芳菲岁月花千树,</p><p class="ql-block">莫把韶光负。</p><p class="ql-block">凭栏远眺逐流川,</p><p class="ql-block">心系芦阳深处是乡关。</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五 江城子•乡愁</b></p><p class="ql-block"><b>朝朝暮暮话芦阳,</b></p><p class="ql-block"><b>既思爹,又思娘。</b></p><p class="ql-block">千里梦牽,</p><p class="ql-block">一语话苍凉。</p><p class="ql-block">即使双亲皆远去,</p><p class="ql-block">亲骨肉,义尤张。</p><p class="ql-block">夜来幽梦忽还乡,</p><p class="ql-block">塔楼高,彩桥长,</p><p class="ql-block">桥阔楼高,</p><p class="ql-block">難抵祖宅房。</p><p class="ql-block">怎忘当年嬉戏处,</p><p class="ql-block">芦草美,稻花香。</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六 青玉案 • 辛丑年末感怀</b></p><p class="ql-block"><b>蓦然回首东风路,</b></p><p class="ql-block"><b>景已远,情如故,</b></p><p class="ql-block"><b>彩色年华谁与度?</b></p><p class="ql-block"><b>红灯暗室,</b></p><p class="ql-block"><b>流延涂布,</b></p><p class="ql-block"><b>曾得歌无数。</b></p><p class="ql-block"><b>余生不把初衷负,</b></p><p class="ql-block"><b>正是为人品高处。</b></p><p class="ql-block"><b>似水流年年已暮。</b></p><p class="ql-block"><b>梦魂萦绕,</b></p><p class="ql-block"><b>情思长驻,</b></p><p class="ql-block"><b>唯有心难去。</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七 七律 • 悼念亡妻偶成</b></p><p class="ql-block"><b>星移斗转日经天,</b></p><p class="ql-block"><b>叶落花残暑复寒。</b></p><p class="ql-block"><b>一盏青灯掩旧卷,</b></p><p class="ql-block"><b>半锅浊水煮尘寰。</b></p><p class="ql-block"><b>齐眉举案成浅忆,</b></p><p class="ql-block"><b>秉烛焚香为夙缘。</b></p><p class="ql-block"><b>屈指离愁十六载,</b></p><p class="ql-block"><b>難平相伴六十年。</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八 八声甘州 • 中秋</b></p><p class="ql-block"><b>恰一轮皓月挂中天,</b></p><p class="ql-block"><b>玉兔舞金盘。</b></p><p class="ql-block"><b>渐秋风飒飒,</b></p><p class="ql-block"><b>山川易色,</b></p><p class="ql-block"><b>秋韵斑斓。</b></p><p class="ql-block"><b>是处绿衰黄盛,</b></p><p class="ql-block"><b>红叶满燕山。</b></p><p class="ql-block"><b>又见云中雁,</b></p><p class="ql-block"><b>结队往南迁。</b></p><p class="ql-block"><b>触景游子心碎,</b></p><p class="ql-block"><b>望故乡緲邈,</b></p><p class="ql-block"><b>无计归帆。</b></p><p class="ql-block"><b>叹痴心白首,</b></p><p class="ql-block"><b>谁与话凄然。</b></p><p class="ql-block"><b>想双亲,音容慈貌,</b></p><p class="ql-block"><b>忆祖宅,恍见旧时颜。</b></p><p class="ql-block"><b>乡愁在,</b></p><p class="ql-block"><b>蒹葭如剪,</b></p><p class="ql-block"><b>蓟水潺潺。</b></p> <p class="ql-block"><b>诗词之九 水调歌头 • 贺芦台蓟运河光明大桥通车九周年</b></p><p class="ql-block"><b>蓟运荡春水,芳野映彩霞。</b></p><p class="ql-block"><b>塔桥振翼飞架,古镇展奇葩。</b></p><p class="ql-block"><b>且看人流车马,</b></p><p class="ql-block"><b>宛如九天宫阙,</b></p><p class="ql-block"><b>神女撩轻纱。</b></p><p class="ql-block"><b>彩笔弄青影,河汉下仙槎。</b></p><p class="ql-block"><b>稻波湧,金鳞跃,舞蒹葭。</b></p><p class="ql-block"><b>长街美景如画,難认旧时家。</b></p><p class="ql-block"><b>近看桑榆苍翠,</b></p><p class="ql-block"><b>远望插云楼厦,</b></p><p class="ql-block"><b>游子志天涯。</b></p><p class="ql-block"><b>淳厚乡愁在,更喜澥添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