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文件精神,推进《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幼儿园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园开展《反有组织犯罪法》普法宣传,为您全面解读。</p> 立法目的 <p class="ql-block">1.为了预防和惩治有组织犯罪。</p><p class="ql-block">2.加强和规范反有组织犯罪工作。</p><p class="ql-block">3.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秩序。</p><p class="ql-block">4.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p> 立法意义 <p class="ql-block">1.对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p><p class="ql-block">2.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p><p class="ql-block">3.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p> 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反有组织犯罪法》明确了有组织犯罪、恶势力组织的概念,对恶势力组织可以适用法律规定的惩治和防范措施,并明确了利用网络实施有组织犯罪、“软暴力”行为的定性,让这些黑恶势力再也无处遁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组织犯罪</span>是指《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组织实施的犯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恶势力组织</span>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领域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扰乱社会秩序、经济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还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软暴力”</span>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或者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p> 黑恶罪犯别想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text-align:left;">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骨干成员要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缓刑等适用,同时,要充分运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异地羁押、分别羁押或者单独羁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领导者或者恶势力组织的首要分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异地执行,需减刑的,需报经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复核,再提请法院裁定,法院审理时,应通知检察机关、执行机关参加审理。</p> 深挖“保护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将被全面调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活动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为有组织犯罪组织及其犯罪活动提供帮助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包庇有组织犯罪组织、纵容有组织犯罪活动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在查办组织犯罪案件工作中失职渎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干预反有组织犯罪工作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其他涉有组织犯罪的违法犯罪行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多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沟通机制,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沟通机制,发现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线索的,依法处理或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p> 保障“祖国的花朵”权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往往容易被黑恶势力裹挟、利用、侵害,为此,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防范有组织犯罪侵害校园工作机制,发现涉及有组织犯罪行为的,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公安机关。下列情形,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发展未成年人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实施有组织犯罪,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参加有组织犯罪组织或者阻止未成年人退出犯罪组织,尚不构成犯罪,依法从重给予行政处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律亮点频现的背后,体现了党和国家扫黑除恶的坚定决心,彰显浓浓的为民情怀。期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坚强后盾下,人人更加幸福、社会安定有序、环境风清气正、国家长治久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曹雪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张文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