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一种开始,它孕育着思想。读书人,除了拥有一个真实饱满的现实世界外,还拥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浩瀚的精神世界。人生漫漫,让书香氤氲,我们且行且歌。</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专业素养,临河区第七小学知行书社于5月9日晚上七点三十分如期进行《给教师的建议》第七次共读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共读我们进行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13条建议——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以及第14条建议——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老师们虽然一天的工作已十分疲惫,但仍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以及充分的准备高质量完成了本次的朗读、梳理和分享任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b></p> <p class="ql-block"> 首先,赵海婷老师进行了这一部分的朗读。</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薛文婷老师梳理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薛老师条分缕析地对这一条建议进行了梳理,她指出苏霍姆林斯基讲了四条关于分数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p><p class="ql-block">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那就不打不及格的分数。</p><p class="ql-block"> 第三、如果你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是又写不明确 的地方,那你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分数。</p><p class="ql-block">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然后由李玉荣老师和班晓霞老师进行了这部分内容的分享。</p><p class="ql-block"> 李玉荣老师提出:可否将“评分”改为“评价”的想法,她阐述了评分只针对学生的分数,而评价则体现学生日常行为等方方面面。作为青年教师,李老师结合自身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实际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在不断摸索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班晓霞老师提出“自豪感”和“自信”的概念,她提倡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能力进行评分,不提倡打不及格分数。</p><p class="ql-block"> 最后,丁校长进行了这部分的导读。如何看待评分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四点:一是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二是如果学生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能力掌握知识,也从不打不及格的分数;三是当学生对知识比较模糊,不明确时,先不要给予任何评分;四是提问时避免让学生机械重复教师或书本里的东西。当一颗心真正投放在孩子身上,你才会明白,他的每一点成长,都是你微笑的理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b></p> <p class="ql-block"> 首先,秦燕老师进行了这一部分的朗读。</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李惠老师按照段落对这条建议进行了详细梳理。她指出:这一条要讲了真实有效的复习。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在理科复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实际的练习题,来完成对知识的迁移——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概括性的真理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让所学的知识和概念连接成一个知识网。而对于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复习要抓住主要的东西,不能面面俱到。通过思维导图,抓关键、抓要点,做笔记用红笔,标出必须记住的规则和定律。复习首先要考虑学科和材料的特点。数理化要注重在理题中应用下,文科要放过细节,抓住要点。</p><p class="ql-block"> 然后由张艳如老师和魏薇老师进行了分享。</p><p class="ql-block"> 张艳如老师结合自身提出在以后的复习中,怎样帮助非常努力而进步不大的孩子,老师指导很重要,教会他们进入课本再跳出来,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做到心中有数,复习不能一慢慢的,要抓住重点,避免重复劳动,集中精力突破自己不会的地方。调动各种感官,发散思维,利用画图,教具,知识迁移,会归纳、概括、总结。</p><p class="ql-block"> 魏薇老师侧重复习方式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如:学会迁移,教师特别注意:学生要想完成一道实际作业,他就得熟悉两条或更多的原理。在完成这种性质的作业时,就在进行着一种对智力发展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即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对概括性的真理进行重新思考的过程。学生应当从新的、以前对他来说是未知的角度来看各种事物和现象。综合复习,这种复习有许多变式。</p><p class="ql-block"> 最后,丁秀华校长进行了这部分的导读。她详细分析了九条复习建议即:</p><p class="ql-block"> 1.第一次教教材时,一定要教透、教到位。当堂用过关的方法,把零碎的问题解决掉。</p><p class="ql-block"> 2.第一次教教材就要为复习做准备。首先做好知识框架,二要重视错题本。小学阶段的笔记和错题本直接写在书上。</p><p class="ql-block"> 3.日常的复习一定要及时。当堂学完当堂整理。</p><p class="ql-block"> 4.针对学困生把复习做在前面。小学的学生成果家庭及时干预是可以改变的。</p><p class="ql-block"> 5.文科一定要加强阅读。丰富的智力背景是未来学习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6.核心概念的复习要综合性地讲清大概念,梳理出知识网。</p><p class="ql-block"> 7.核心要素要专题化。</p><p class="ql-block"> 8.精选习题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9.做好精选单元训练,专题训练,综合训练。</p><p class="ql-block"> 综合起来讲第一次学习就要学扎实、学到位。复习要及时要系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微雨时节,携一缕书香,手捧书卷,默默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思,让带着温度和力量的文字从容地在心间流淌,让自由和宁静的心在文字的时空中穿梭游走。享受惬意又美好的读书时光。通过此次共读,老师们对教学又会有新的突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赵海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赵海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丁秀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