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当然不会建议你携带三卷本的《蒙田随笔全集》去法国旅行,即使取其中的一册,也并不合适。因为,你会觉得只取其中一册,相当于破坏了事物自身的整体性。你去普罗旺斯,把《普罗旺斯的一年》放在背包里,是恰当的行为,能够反映出来你的品质。虽然我们谈论一个人的品质的时候,总是会忽略细节,殊不知,正是细节才塑造了我们。通过细节去窥视一个人的生命,这种比喻不好。细节,应当就是生命的表现。我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去普罗旺斯旅行了,我就问她,带了彼特-梅尔的作品了吗?她说没有。你要知道,如果在普罗旺斯读《普罗旺斯的一年》,这会增加旅行的艺术内涵。你去凤凰古城,至少要带上一本《从文自传》,换上单行本的《边城》也特别好。如果你喜欢《湘行散记》,就带上。这种感觉会和你的心灵相通,赋予你掌握密码一样的兴奋。你可以给自己设计这样一个画面:你就是那个调皮的学生,不想坐在教室里读书,你脱下鞋子,赤脚淌水,岸边是有鸟窝的树林,你正准备去爬树。等你从林子里走出来,镇上聚焦了看热闹的人,一天就有几十颗人头落在地上,你目睹了无数的生死,还在吊脚楼的附近,看见了傩送大佬月色之下的身影。江水静得出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过韩国首尔明洞的人,会觉得那里热闹,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距离,各种小食摊位燃烧着消费的浴火。你在另外一个地方,比如你自己的家,读慧敏大师的书,是怎样的感觉?现在,你从明洞回到客栈,推开窗子,外面就是明洞嘈杂的人流和弥漫的韩国泡菜味道,你正好带了慧敏大师的作品,翻开,阅读,你突然间就会体验到慧敏大师的用心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还没有去过萧红的故乡,这让我有了一种期待。我觉得我应该去看看她的故乡,要不然就会觉得自己即使读了《呼兰河传》,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明白萧红的心灵世界。我会安排这个行程,不过,去之前会把《呼兰河传》放在背包里。我去希腊旅行的时候,是带了《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这样一本书的,这真是激活我旅行经验的好伴侣。要是没有这本书,我对于雅典或者圣托里尼的了解,就是肤浅的,甚至是庸俗的。旅行的艺术在于促进生命的变化,而不仅仅是看。将军对于一个地方的标注,表明他的战略思想。如果把一本和要去的地方有关联的书带在身上,我们的行程就有意思得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坐在泰特艺术馆的咖啡馆里读《碰巧的杰作》,而艺术馆彼时正在展览博纳尔的作品。我自己都会嫉妒自己的。这样的巧合,人生难得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