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课程内容中专门设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课本中的一句句诗,牵动着一颗颗幼小的心。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需要在孩子们心中滋养、发芽。</p><p class="ql-block">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子弟学校精神的引领下,结合教材内容,中心小学三年级开展了“我为传统文化代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分为四个篇章,三年级的同学们从不同方面带着我们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篇章 古诗中的传统节日</b></p> <p class="ql-block"> “腹有诗书气自华”简短的舞蹈一下子将我们带入到学堂中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王岚老师为古诗词代言,与同学齐诵,一起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去品味古诗中的文化美。</p> <p class="ql-block"> 在诵读中,我们仿佛看到烟尘迷蒙的过去,看到了人们月下乞巧、河上泛舟,品出了我们的祖先祈求四时平安、岁稔年丰、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篇章 四大发明中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 我们泱泱华夏,巍巍中华,璀璨文明光耀千古,四大发明更是值得我们倍感荣耀的部分,它们曾推动中华文明向前不断发展。</p><p class="ql-block">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在同学们的“代言”下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三篇章 《清明上河图》中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张择端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 满是骄傲与自豪的少年,介绍起《清明上河图》是那么的自信,不仅带我们领略其全貌,更让我们欣赏到《清明上河图》局部的热闹非凡,不愧为名扬中外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四篇章 古今桥梁中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 一座座坚固且美观的桥梁凝聚的是众多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汗水,如今一座座大桥屹立在中国大地上,承载的是传承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 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激荡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赓续中华文脉,光耀复兴之路,责任在我,更在我中华少年。最后,三年级全体学生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三年级组长李明珠老师邀请周健校长总结发言。周校长提到在校认真学习,在学习中品悟传统文化,并鼓励大家走出学校在更宽广的环境中感悟传统文化之美,争做传统文化的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 王伟伟校长用文字点评的方式为三年级点赞!</p> <p class="ql-block">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在历史风雨的洗礼中,中华民族首常达新、赓续发展,让我们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p><p class="ql-block">撰稿者:王岚</p><p class="ql-block">审核人:李明珠</p><p class="ql-block">照片来源:三年级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