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东埠古镇本不在我们的计划之中,实际上,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所在。我陪同陈新平前往景德镇参加他们盲人协会的一个助残会议,返回时正值中午,停车找个地方吃饭,车子停在一个T字路口。一眼望过去,有一座桥梁高高拱起,隐约可见河畔的古旧屋顶,心中就有了兴趣,饭后直接步行前往。</p><p class="ql-block"> 果然是一座老石桥,横跨宽阔的河流。桥上桥下,两侧清一色的古宅,青砖灰瓦,木构长廊,古树婆娑,绿水潺淙。大桥将古镇分成四个部分,格局相同,细节各异,一时间我不知道往哪边看更好。</p> <p class="ql-block"> 大桥是明显的弧形,坡度较陡,栏杆胸高过胸口,我拍照得掂起脚。桥面也是石材铺就,并不算平整,更显得沧桑古朴。车行颠簸,不得不缓缓而行。这样也好,如果是外乡人,多看几眼风景。疾驰而过,那是怎样的狠心之人。</p> <p class="ql-block"> 经查史料,这条河叫做东河,东河汇入昌江,最终流往鄱阳湖。东埠,顾名思义,就是东河航运码头。附近山上盛产高岭土,已有两千年的开采史,高岭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景德镇的各大窑厂。别看从这里到景德镇不足百里,在古代要运输过去却并非易事,且成本惊人,而有了航运,效率大为提升。航运的崛起,带来了百业兴旺,瓷器、茶叶从这里运出去,布匹、百货、烟酒、药材等又从外面源源不断地运进来。有原料,有商品,有运输,有交易,东埠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物资集散中心,辐射赣浙皖三省。“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日浮梁买茶去。”唐朝的白居易曾多次造访浮梁,不知他有没到过东埠。有一首清代民谣唱道: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说的是景德镇虽然盛产陶瓷,却缺乏工匠。全国的能工巧匠来到景德镇,造好的瓷器又运往四面八方,誉满天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桥顶返回,沿左侧老街走向河边。正值金秋,百物丰饶,民居前摆满了簸箕,晾晒着五颜六色的农产品。红的辣椒,黄的玉米,黑的咸菜,紫的茄子,白的罗卜,如同一块块调色板,散落于门前屋后,古老的东埠小镇活色生香,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味道。花岗岩铺的埠头,逐级而下通往河面,一块块石条历经岁月洗礼,凹凸而光滑。千年老树成群,俯首弯腰,似乎在对我们讲述当年的故事。东埠大桥在这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桥横跨,七孔分流,背倚高山,前依古镇。</p> <p class="ql-block"> 浮梁县与婺源、休宁交界,建筑风格兼具赣派的硬朗,徽派的婉约。房子多不高大,以青砖、木料、条石为主体,梁柱硕大,饱满圆润。石条筑门,砖雕饰顶。曲径回廊,板壁轩窗,无不精巧绝伦,雕刻华美。庭院多紧凑,石材铺面,院内并不栽种树木。住在这里的人,或许并非个个显贵,但一定多是商贾人家,小有财富。</p><p class="ql-block"> 几株古树列队前方,一条两米左右宽的平板石桥直通对岸,长约一百五十余米。行人不多,貌似并非游客,因为他们心无旁骛地过桥,无意两岸的风景。平板桥走出数丈之处,又横生出一条与河岸平行的数十米长的石板路,并无栏杆,浮于平静的河水之上。有个妇女正在洗衣,她抡起棒槌正在一边击打,又一边撩起河水洒于衣裳之上。棒槌声啪啪作响,甚为猛烈,很远处就清晰可闻。这场景如今可不多见了,我和陈新平老师久久伫足聆听。兴许是心灵感应,并未抬头的农妇敲打得越来越欢。又有一位农妇加入其中,演起了棒追两重唱。李白诗“长安一片夜,万户捣衣声”,他一定见惯了这个场景,信笔写来,便传不朽。</p> <p class="ql-block"> 我扶着陈新平慢慢走过平板石桥,河中有风,颇为凉爽。对岸同样有妇女在埠头抡着棒槌洗衣服,她们不是表演,只是将这个自古就有的习惯传承得更久一些。扶摇而上的台阶同样饱含时光印迹,蜿蜒转入长长的街道。说是街道,实际只能称作巷子,它不过两米来宽。据说古代修街道,只要一个担子横过来能行走就可以,太宽了反倒影响做生意。店铺如林,这个词在东埠可以得到完美的解答。日杂、布匹、茶叶、烟酒、药材、箍桶、打铁、裁缝、木匠、茶馆、客栈、饭馆、当铺,不消说,还有瓷器店,应有尽有。一间间店铺隔着马头墙,又紧紧相依。字体各异的店铺名称仍清晰可辨,只是我们看到的,要么木门紧闭,要么仅剩一方空空的柜台,并无货物,更无小二招呼。这里的店铺有些奇异,柜台比其他地方的高出不少。据说,东埠称为“水码头”,在清朝时就长达一公里,生意兴隆,人声鼎沸。为了方便骑马、坐轿的顾客不落地就能购买物品,故而柜台修得比较高。</p> <p class="ql-block"> 鲜为人知的是,浮梁现在归景德镇管,而其实景德镇自北宋定名以来,一直归浮梁管辖。浮梁成为景德镇的市辖县,还是1960年的事情。浮梁远比景德镇成名更早,或者说,古代的景德镇就是浮梁。东埠码头因为掌握了交通命脉,又是景德镇陶瓷原材料的重要出产地,工商业迅速形成规模,也就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栉次鳞比的古镇风貌。当前的资料显示,东埠古镇名列浮梁四大古街之一。</p> <p class="ql-block"> 但在这条依河而建的街道里,今天的我们看不到交易的场景。唯有斑驳的墙壁流淌着百年的雨渍,肃穆的马头墙映衬着历史的天空。还有鹅卵石铺成的石径,留下了千古的车辙,或深,或浅。有老者开门,发出吱哑的声音,在安静的胡同里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老人,还是老人,他们或从巷口缓缓走出,拄着一枝拐杖,或静静地坐于屋前树下,身前卧着一只黄狗。篱笆里种满了蔬菜,树上结了果儿,安静,祥和,飞鸟的叫声都显得突兀。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一路所见,还有前方长长的木廊桥坐的,无一不是老人。能守着家乡终老,亦是一种幸福。看他们淡定的神情,由衷的笑语,这生活,过得指定不差。</p> <p class="ql-block"> 返回时不再走原路,包括那高耸的七孔石桥,还有刚走过的那条两侧晾满了白菜的平板石桥。我们走木桥,凌架于碧波之上的交椅桥。曾经我们家乡也有许多这样的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悉数被水泥桥所取代。这是我所见过的最长的木桥了,粗略数了一下约有二十多板。陈新平老师是个盲人,我得对他的安全负责,所以仅在桥头拍了几张照,便牵手而行,不再东张西望。</p><p class="ql-block"> 再度回首,河那边长长的古街尽收眼底。没有高楼,没有公路,唯有连绵的屋舍,由下而上,一排排,一幢幢,伫立在流光溢彩的山峦之下。静静的石桥,微波荡漾的溪流,倒映着蓝天白云。时有鸟儿掠过,拖着长长的羽翼,唱着歌降落于古树枝头。</p> <p class="ql-block"> 能让人一眼便印象深刻的风景,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东埠古街的灵魂在于水,在于这宽阔而美丽的东河,在于这从大到小由石到木的三座桥。它们很难得地没有沾染现代工业的荣光,保持了一份拙朴的美丽。得益于依山而建的层次感,无论站于哪边,对岸的风光都能尽览无遗。不似其它古镇,往往需要航拍才能看到全景。我们站在桥上一望,整个古镇的轮廓就清晰地印在脑海里,然后直奔主题,去追随古人的脚步,感受宋元明清的人文气息。</p><p class="ql-block"> 完善的景区固然有其优美之处,而散落民间的不期而遇更令人惊喜。东埠古镇,不需门票,亦无需停车费。我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人为你服务,亦无人期待你消费,但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友善的目光,那是发自心底的友爱,令人舒适,我们走走停停,浑身充满了轻松之感。</p><p class="ql-block"> 繁荣过后,洗尽铅华。东埠古街很朴素,更像一个没落的工业中心。遥想当年,矿工下班,商铺收摊,长长的石板街熙熙攘攘,密布于东河畔的小楼炊烟四起,孩子们到处撒欢。这样的人间烟火,熟悉而又陌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或许早些年这里也曾开发过,只是未能成功。而这其实也是一种幸运,让东埠保留了更多纯正的古迹,让我们行走其中,感受到如歌如泣的历史。古迹,未必值钱,但一定珍贵,让我们珍惜过去,展望将来。繁华,落寞,东埠古街用自身向我们演绎,形象而真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