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云上之光,嗅语文芬芳——安康市初中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新语文·融教学”第二次专题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芷汀兰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5日至5月6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安康市汉滨初中(高新校区),赴这一场语文人的盛会,参加由安康市教学研究室举办的“初中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暨‘新语文·融教学’第二次专题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初知,新奇、憧憬缠绕心间;初见,震撼、敬仰震颤胸腔;初学,懵懂、困惑、不解、消化、吸收千回百转;初读,深思交往,打开了我通往语文大道的一条小径,虽才通人,但豁然开朗。我热爱语文,喜欢字里行间的语文味,沉浸在文字里丰盈我的世界。走上讲台仅有三千多个日子,我也一直追寻属于自己的语文观,但收效甚微,很是汗颜。</p><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五月天,相遇语文盛宴,走进会场,我犹如初逢甘霖、贫瘠荒漠中的绿洲得到滋润,疯狂成长。时间虽短,我却贪婪的吸收,恨不得把专家说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将每一节每一个点都记在脑海里,生怕错过老师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最终也没能完全用笔写下来,而是深深印在脑海里,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时光虽短,却惊艳了我的岁月,如涓涓流水涤荡我的心灵,丰盈我的世界。</p> 专家讲座 理念引领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特级教师连中国以《整本书阅读—不负韶华不负君》为主题展开讲解,讲座围绕阅读是否需要第三方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展开,聚焦“三个维度六个问题”。三个维度,即怎么读、读什么、读出什么;读书时要读出六个问题,即读书兴味、读书方法、反复关联、进逼作品、宏微关照和资源整合。深入浅出的针对如何开展好整本书阅读进行了解读,语言风趣幽默,将晦涩难懂,深奥繁复的文字化成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形象,立体生动,直逼心灵。《平凡的世界》是连老师讲得最多的,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本书。我初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是高二,可能是家境,也可能是被文字深深吸引,我能共情文中的人物,一眼便爱上了,不惜废寝忘食囫囵吞枣读之,大学直至现在,我读了不下三遍,为每一次都会有新收获而沾沾自喜。“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完连老师的讲座,再反观自己,相差甚远,理解太过浅陋。作为一名新语文老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了灯塔指引,找到了航向,更有了底气。</p><p class="ql-block"> 连老师强调无论是单篇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理想的境界都是追求:人,被内在、更有效的搅动,即在这种深入有效的搅动中,让文字与师生发生最大限度的交融碰撞,进而促进师生不断的校正、内化、诞生。整本书阅读与单篇教学是一致的,都需要我们找到打开全书核心价值与灵魂的那个"法门",这个"法门",便是怎么读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连老师的讲座润物无声,巧妙地运用了邱老师的“融教学”思想,师生融入文本,与文本碰撞,擦出火花,交融,才会搅动,思想与灵魂得以契合,浮出文字。</p> <p class="ql-block">  “我的岁月,是一条河,深深浅浅的,都是语文的歌。”偶然机会,关注到肖培东老师的公众号,我迫不及待地翻看肖老师公众号中的文章,如获至宝,秘而不宣,拿着手机一上午沉浸其中,甚至忘记上课。如饥似渴的傻样吓到了同伴,有幸在家门口聆听肖老师的课和讲座,我热血澎湃˴激动地手舞足蹈,也收获满满。肖老师以《语文教学的追求》为题展开,过程中肖老师将邱俊老师提出来的“新语文·融教学”完美融合,“新”是从知识目标转变为素养目标;在教学中所采用模式、理念、教学设计要新,但“语文”不变;一节好课设计要线索清晰、教学中忘我投入;问题设计时难易适度,问题适中;教师对文本解读要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角度,多方位;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融”就是要将学生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自己要深钻教材、熟透教材,有自己的思考,将课内外知识相勾连,把文本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备课、钻研用心成就课堂。</p><p class="ql-block"> 肖老师对“新”和“融”的真知灼见,为邱俊老师的“新语文·融教学”观念不谋而合,令全场一线语文教师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宝鸡市教学名师,陕西省首届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曹公奇、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陕西省特级教师贾玲,在邱俊老师盛情应邀下,一路奔波,不辞辛苦来到安康,给我们分享了《阅读教学要义》和《凸显课程育人目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刷新了我们的语文观。</p><p class="ql-block"> 曹老师说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要抓住阅读教学要义,明确教学目标任务、选定合适教学内容、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坚守语文本真,这与邱俊老师融教学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贾玲老师高瞻远瞩的对语文新课标作了重点解读,与2011版课标相比,不管有怎样的变化,最终都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育人功能,其实,也渗透了邱俊老师融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邱老师的课堂践行的就是这种理念,正如她分享的让学生回家品尝美食来推荐美食,带领学生去广播站上新闻单元,密切语文和生活,创设真是情境,活用教材,传承了语文根本的理念,又创新适应新环境的理念,即是师生融入,又是能力培养与思维的发展,更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邱老师的理念无疑给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和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我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做一名学习型教师,更要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我们既要守得住初心,也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把教学看成是一种艺术,一种追求,将新课标融入教学中,探索符合学情的方法,丰富的知识储备“融”为一起,提升自己。</p> 名师课堂 隽永深远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进入了期待已久的名师课堂,至今回想仍余音绕梁,耳畔回荡着名师专家或高亢、或低沉婉转的声音。置身于美妙的语文殿堂,与文本对话,和学生共享语文这场饕餮大餐。生动鲜活的课堂,频频互动的师生,润物无声的洗礼,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盛宴,精神上的冲击,新的理念破土而出,植根于我内心深处,激发我探索、求知的欲望,激励我前进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几位名师真实的课堂教学,让我感受到了“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的真谛,看得见的学生的生长。他们不同的课型、不同角度思考,新颖而贴近语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获得思想的重生。他们用沉睡的文字唤醒学生思想,整个课堂行云流水,轻松自如,充满了语文气息,带有浓浓书卷味。</p> 名师论坛 指明方向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开展了两次《真实性学习视角下初中语文“融”教学策略》的主题论坛,邀请了著名专家贾玲、曹公奇、蒲耀才、李玉恒、邱俊以及邱俊工作室的部分成员参与了论坛。</p><p class="ql-block"> 专家肯定了邱俊老师融教学理念的守正创新,从不同角度阐述融教学策略。专家们高屋建瓴,肯定融教学的站位高,鼓励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情境,用好语文要素,教给学生思辨能力,拓宽课堂的广度和深度。</p><p class="ql-block"> 资深专家的深度论坛,使融教学的方向感更加明晰,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前进的抓手。</p> <p class="ql-block">  邱俊老师说“用融来养一颗语文心,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在真实的课堂相融相生。”走出技术本位,让孩子体验、实践、成长,教师自己要先成长。又像肖培东老师说“最好的你——不能仅靠工程打造,更要靠自己生长”。要在语文教学探究的路上,以语文为出发点,坚守与创新、学习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理念与实践多元结合,努力做一粒好的种子,用心感受“新语文·融教学”的无限风光。</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参培的一线老师来说,是新起点,也是追寻的方向。前行的路上,我们会在邱老师的带领下,更进一步地探索融教学,在语文中遇见我们最美的年华,让语文之光洒满金洲。</p> <p class="ql-block">图片:陈娇</p><p class="ql-block">文字:陈娇</p>

语文

教学

老师

课堂

邱俊

教师

名师

理念

新语文

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