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仰天堂 俯人间</p><p class="ql-block">钱义贵</p><p class="ql-block">遥看立面玉屏镶,紫气烟霞水墨彰。</p><p class="ql-block">皓月禅心同道去,虔诚一片“仰天堂”。</p><p class="ql-block">尽管坡陡路险,但冲着——“仰天堂”这三字的名儿,有谁能不虔诚不向往这地方?半山腰,下车徒步。山径两旁盛开着杜鹃、紫藤与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茶树上旗枪林立,竹林里刚露尖尖头的毛孩儿,眨吧眨吧眼似乎在东张西望着。山弯一悬崖边,伸出一枝桃花,几只小精灵你起他落地忙乐着。唐代白乐天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时此处正应验着呢。是的,我们在路过山下村庄人家,桃树上就己经看见星点些小的桃米,隐在桃枝细叶下。可眼前桃花盛开,蝶舞蜂忙,“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尤让人仰眼的是此山植被仙林一般,顺其天然。草木花朵遂愿,该让秀的自隐去了,该绽放的毫不谦虚逊色。因为这是通往天堂之路嘛!</p><p class="ql-block">“天堂”,美好的地方;“仰天堂”,翘慕缠怀之行。早年就猜测此处一定是山之极高,耸入云空,登上绝顶可仰瞻窥探美妙的神仙居住之处。烟霞紫光,云锦白灿;仙气蒸腾,鹤翔青霄;重檐叠角,金碧辉煌;箫声引凤,鼓点献羊……今实地造访,原来是一座山不见高,势亦不惊人的名谓玉屏山之巅。哪里能仰望到“天堂”呢?所谓的“仰天堂”乃是始建于唐朝的一座佛门庵堂。历史倒是悠久,自高僧创建,悠悠千余载,其间经佛道僧尼交替住持,栉风沐雨,励精图治,巩固扩建,留下影响颇深传奇故事。而今,四周景致养眼,香火、客流亦还繁兴。追忆“仰天堂”历史,听着苦守七十余载宋道姑传世厚重之经历,自然还是让人联想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仰天堂”今日之景观,声名远播,为江南重镇殷汇增添了听其名就令人向往之处。</p><p class="ql-block">然,今之一路行来,所经过的殷汇村村庄庄,没哪一处逊色于“天堂”!</p><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滄埠村</p><p class="ql-block">滄埠村,这个坐落在流淌着诗歌古韵的秋浦河左岸小村庄,隐藏于“莲花”古树群中。车行过丘陵地带,眼前是一片开阔农田,田间种植的油菜已落英结角了,麦子拔节孕穗,一碧十里。微风漾着,碧波涟漪。花期正旺的紫云英——(红花草)间隔其中,淡紫红伞状小花朵,织就成花毯,铺向前去。真想歇下来,躺上,打个滚儿……</p><p class="ql-block">进入一片树林,车是进不了的,若无向导,不易找到进入村子的入口。路窄了,且树不让路,村庄不大,星点地散落人家。绕进村,迎接我们的是一阵鸡鸣犬吠,好不热闹。路过一户老宅子,门前晒场整洁干净,旁边的菜地里大爷在悠闲地抽着蒜苗。我们一群人入村惊动鸡犬,也惊动了多家的主人,只见一位大娘站在大门内,探身操着略带安庆口音小声问着我们:</p><p class="ql-block">“莫事啊,这许多人?”神情似乎有点紧张。</p><p class="ql-block">有人回答:“大娘,您这村子美,我们来采访参观呢。”</p><p class="ql-block">也不知大娘听懂了没,脚没迈出门槛。我们却被门楣上方红漆写上已斑驳的几行文字吸引住:“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落款是“华国锋”。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悠悠岁月,时代烙印。进入村子后,向导就领着我们走进一片繁茂高大的古树林。粗壮挺拔树干直插蓝天,树冠遮天蔽日,地面匍匐着蕨类矮生植被。上了年纪的大树,都光荣地挂着鉴定标签,200——500年之间古树比比皆是。成群的松鼠在林间嬉闹追逐,鸟儿鸣叫得更欢。穿过古树林,眼前是一处古渡口,来自深山里的秋浦河流经这里,滋养着两岸的人家。平畴良田,充足水源,鱼肥稻花香。富饶了,所以,两岸少不了渡口。是的,此地名“滄埠村”。“滄”,从水从倉,“水”与“倉”联合,盛产粮食的河湖之地;“埠”,本意为停靠船的码头。是码头,不难想象过去这里必然兴旺繁荣,自然就形成有码头的城镇。历史上这里就有一石</p> <p class="ql-block">城,三国东吴名将黄盖还曾做过第一任石城长呢。追古抚今,现在码头只存遗址,但滄埠村却在历史长河中衍生下来。沧海桑田,滄埠村仍然保存着古朴风貌,这片古树林以及掩映在古树林中的小村庄,一走进来,眼前“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返回时,又见一位后生在路边相送,我们挥手道别,似乎还听他说着客套话。这不就是五柳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吗!屋舍青砖灰瓦,朝夕炊烟袅袅,四季花开花谢。村民们和睦相守,互帮互助,合作耕种……这种靜谧农耕式原生态乡村逊色于“天堂”吗!</p><p class="ql-block">旧溪换新颜</p><p class="ql-block">“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唐·杨巨源。</p><p class="ql-block">“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晚唐·齐己。</p><p class="ql-block">“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宋·梅尧臣。</p><p class="ql-block">“报老归来旧溪曲,竹色荒凉芳草绿。”清·王冕。…………</p><p class="ql-block">“旧溪”二字,古诗文中信手拈来,多着举不胜举,殷汇镇这个“旧溪村”得名,不外乎取“旧里”与山中多溪流汇成的秋浦河绕村而过合称。旧溪村古往今来就因民风淳朴,人杰地灵,风景别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衬而闻名,古有:夕阳晚渡、虬水渔歌、嵇山晓钟、梅坞松涛、天堂胜境、梅花秀峰、龙门瀑布、龙泉古洞八景。还有“三洞”“一湾”等景观。唐代诗仙李白曾到鸭树湾,饮酒闻听《猛虎词》,后有诗赞:“秋浦县城隔道山,李白四游未过岗。五游莲花玉屏境,饮酒闻歌鸭树湾。”</p><p class="ql-block">村形似一个完整的八卦阵,地理位置独特。过去以方姓为主,他们遵祖训,缘湵而居。这也是名“旧溪村”的另一个注释。据说村形八卦中有八口水井,历史悠久。村中心有保存完好的方氏宗祠,从古祠、古碑、古谱中发现,该家族曾出过状元、进士与池州刺史,至今当地也还流传着“泥湾村、石城县、旧溪方家师书院”的民谣。可见这里是一个奖耕励读、丕振家声、家风家训严谨、倡导文明的名门望族,大户人家。</p><p class="ql-block">现如今,旧溪村的村貌家风,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更是值得大笔书写的。2017年和2021年,旧溪村成功实施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示范组项目,庭院美化、村庄绿化,乡村风貌焕然一新,诠释了新时代乡村必然振兴的主题,彰显了旧溪发展势头正旺的风貌。村领导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遗留下的自然景观与千年沉淀保护下来的人文景观,作大手笔融合,利用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这个条件,而今旧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迈入“快车道”。已获得安徽省2019年度第一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2019年与2021年,旧溪村先后举办两届“诗旅秋浦·花赏旧溪”油菜花文化旅游节。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一千多亩油菜花竞相绽放,连绵起伏的山峦下,一片片、一簇簇盛开的金黄菜花形成的花海同错落有致的屋舍,构成了一幅多彩的美丽乡村画卷。油菜花香的旧溪村宛若仙境,四乡八镇的姑娘们、小伙子借此牵手畅游花海。</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站在仰天堂芙蓉尖眺望,俯视人间,虽然看到的是整片花期已过的油菜田,想象那盛花时金黄菜花铺染整个大地,秋浦河蜿蜒曲折的流淌,构造了美丽的乡村四月花芳菲画图,该是多么让人流连忘返之情境!我又想到:这里虽经沧海桑田,在历史长河中那些特别的年代里没被“红潮”冲击,“旧溪”二字仍保留下来,足见这儿的人还是有眼光与见识的,他们认“旧”而不守旧,创新发展而不弃“旧”,利用“旧”字做大文章,这恋“旧”情节难能可贵。这是因为他们深爱着此片热土,深爱着这“旧溪”故里。</p><p class="ql-block">是的,“唯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涓涓流淌的秋浦河水不紧不慢地绕着村庄而去。汇入浩荡长江之势一刻也不曾停留。只有那旧溪里的溪水的声响,千载不息始终在这里,没有流走啊!您说,这俯视人间的美景,这旧溪村的新颜,逊色于“天堂”吗?!</p><p class="ql-block">仰天堂”,“天堂”,谁也没去过,虚无缥缈的。俯人间,食烟火,这才是人间沧桑正道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