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从新民主主义,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

不是山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顺应了新中国的国情使 国家能让紧缺的物资、资源能够配置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这恰恰就是新中国能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贫困陷阱”的根本原因所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中国成立以后要把一个零工业基础,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现代化的强国,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极度贫困而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力缺乏,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容易导致持续的贫穷和落后。当时中国面临的情况,用毛主席的一段形象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p> <p class="ql-block">  所以要打破这种“贫困陷阱”,不然所谓的发展生产力、建设经济都会成为一种不切实际地空谈。</p><p class="ql-block"> 从世界的很多国家来看,刚独立的国家大都选择发展重工业,区别只在于能不能实现,以及用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p><p class="ql-block"> 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采取了苏联走过的路,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只用了十几年就实现了工业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国际环境中来说当时是以美帝为核心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备受威胁。这样只能以最快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即优先发展重工业。最关键的地方还在于,重工业的发展投入巨大但发展缓慢。这些所需要的巨额投入从哪里来?只能来源于农业的积累,只能由农民来承担。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初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严重不平衡的,就是农民本身之间,也还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这种农业税的征收稍微控制不好,极易造成社会上的两极分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农业集体化。把个体纳入集体之中,那么国家就可以避免了因为不合理的征收,导致社会最底层的破产,使整个国家的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必须要把新民主主时期的自由经济,迅速转向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形式的计划经济。之所以要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因为此时的新中国,已经有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条件。从这一举措开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大大增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了。事实将会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确实是巨大而真切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实际上在当时顺应了作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先行国有着较大差距这一特定历史条件的要求。国家因此而拥有了强大的资源动员和调配能力,使紧缺的物资、资源能够配置到优先发展的产业中去,这恰恰就是新中国能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贫困陷阱”的根本能力所在。这个原因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社会主义。</p><p class="ql-block"> 所以,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对于是要巩固新民主主义,还是快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争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