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晏子不死君难》

柳上新

<h1>  《左传》中有则小故事:鲁襄公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国国君齐庄公看上了齐国大夫崔杼(zhu)的妻子棠姜,并与其私通。崔杼大怒,联合其妻棠姜与前夫的儿子棠无咎,设计杀了齐庄公,拥立齐庄公的弟弟齐景公为新君,崔杼成为右相。上大夫晏婴见国君已死,想去吊唁一番,他在崔杼家门口喊了一通话,大意是:君主为社稷而死,我也为君主而死。但如果他是为了自己的错误而死的,我又不是他的亲宠之臣,谁愿意陪着这样的君主去死呢?”崔杼听了,就命人开了门。晏婴进去,枕在齐庄公的尸首上哭了一阵,又按照当时吊唁礼节,站起来跳了三次后,就走了。旁人都劝崔杼一定要杀了晏婴,但崔杼并没有杀晏婴。</h1><h1> 这个小故事挺有意思的,需要结合相关事件来综合梳理分析,有几点很值得思考:</h1> <h1>  <font color="#167efb">第一,齐庄公色胆包天又不自量力,终咎由自取,酿成杀身之祸</font>。崔杼在齐灵公时代就是齐国权臣,齐灵公病危,迎立了齐庄公上位。可以说,崔杼就是类似曹操一样的人物,从维持统治、政治稳定、保障安全等各方面来说,齐庄公都不该与崔杼正面冲突;有心削弱权臣,却没有周全谋划,竟然采取私通其妻的方式羞辱崔杼,还洋洋自得“不用崔杼的帽子又能用谁的呢?”身为君王,欺辱臣妻,不离心离德才怪;并且御下无方,齐庄公随意鞭打身边太监贾举,但又亲近贾举,贾举含恨在心,就为崔杼找机会打掩护杀死齐庄公。崔杼后来装病设套,齐庄公色心不死、粗疏大意、防护不全、主动上钩,结果身死。就像齐庄公自己评价蟑螂一样:“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司马贞《史记索隐》这样评价:”庄公失德,崔杼作仇。”刘向《说苑》中也说过:“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可见,持身不谨、思虑不深、谋划不全、实力不够,就别瞎折腾、乱出手、硬碰硬,自作孽不可活啊。<br></h1> <h1>  <font color="#167efb">第二,崔杼骄横跋扈,德不配位,最终身死族灭</font>。崔杼在齐惠公、齐灵公时就为齐国重要大臣,拥立齐庄公后又弑君,又立了庄公的弟弟齐景公,当国秉政,权倾一时。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鲁襄公二十七年即公元前546年)崔杼家族发生内讧,他大儿子崔成等人互相争权,被政敌乘机攻灭崔氏,崔杼上吊自杀,被齐景公戮尸曝晒,可谓不得好死。齐庄公不堪,崔杼也好不到哪去。和齐庄公一样,崔杼同样碰见美女就迈不动脚了,在齐棠公吊唁会上崔杼瞧见未亡人棠姜貌美,不顾别人及好友反对,强行娶了棠姜,色字头上一把刀,种下祸根一。权高位重,不思进退,虽然齐庄公有错,但崔杼悍然弑君、背上恶名,即便连杀两个史官,史家简渎笔墨曰“崔杼弑其君”,连君王也擅杀,不是奸臣贼子么?种下祸根二。对家族内部掌控不力,未能平衡内部利益,造成内讧,不仅没能识别政敌,还把政敌当兄弟,竟然让政敌来帮助自己平息内乱,结果政敌大手一挥:"都是一家人,别客气"反手灭了崔杼全家,说明政治智慧不高,掌控能力有限,祸根三也。崔杼身死族灭,根本上还是持身不正,有曹操的实力,没曹操的能力,正所谓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祸端。</h1> <h1>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棠姜貌美如花,可惜红颜薄命,没有足够实力自保,只能被迫接受一个个命运安排,甚至红颜被当作祸水,生得太美也成为一种过错</span>。棠姜原本叫东郭姜,因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为妻,故又称棠姜。棠姜与齐棠公生有一子叫堂毋咎,嫁给崔杼后生有两子崔成、崔明。东郭姜是齐国有名的美女,《齐风志》里说:东郭姜其实是一个心里没有什么规矩的人,凡事都是随心所欲,前有棠公对她纵容无度,后有崔杼宠爱至极,都是任由她放纵性情,所以才会有和庄公私通一事。西汉刘向在他所著的《列女传》里将16个女人打入了《孽嬖传》,其中就有棠姜。所谓孽嬖,是指亡国的宠妾。其实亡不亡国,都在掌权者,能怪到美女身上吗?棠姜绝色美女,也只能嫁鸡随鸡。《东周列国志》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崔杼对其妻棠姜曰:“我今日欲除此无道昏君!汝若从吾之计,吾不扬汝之丑,当立汝子为適嗣;如不从吾言,先斩汝母子之首。”棠姜曰:“妇人,从夫者也。子有命,焉敢不依?”崔杼乃使棠毋咎密伏甲士,干掉了齐庄公。崔杼很宠爱棠姜,棠姜的弟弟东郭偃与堂毋咎、崔明为一派,崔杼原配夫人所生的大儿子、二儿子崔城、崔强为另一派,于是内讧起、祸端生,堡垒总是容易从内部攻破,被敌所趁一锅端。棠姜家破人亡,归罪自身,“生若此,不若去”,于是自缢身亡。《孽嬖传·齐东郭姜》里这样评价:“东郭姜杀一国君而灭三室,又残其身,可谓不祥矣。”红颜逝去,是悲叹命运,还是自怨自怜?枝叶未有害,本实先败。美丽无罪、美人无罪,有罪的是贪欲、是恶念。</h1> <h1>  <font color="#167efb">第四,晏婴机智多变,随和大度,谦恭下士,敢于直谏,不仅善终,而且成为人们礼赞的典范</font>。出使狗国、挨肩接踵、挥汗如雨、南橘北枳、二桃杀三士、悬牛首卖马肉等诸多典故都与晏婴有关。齐庄公身死后,齐国诸大夫闻崔氏作乱,皆闭门待信,无敢至者,惟晏婴直造崔氏,既表示对权臣弄权的愤慨,又巧妙机智化解自身危机,全了君臣之义。别人劝崔杼杀晏婴,崔杼曰:“此人有贤名,杀之,恐失人心。”晏婴这样的人民众对他有期许,放过他可以得到民心。司马迁评价道: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span style="color: inherit;">鲁昭公赞叹道:“晏子,仁人也。反亡君,安危国,而不私利焉;僇(lù)崔杼之尸,灭贼乱之徒,不获名焉;使齐外无诸侯之忧,内无国家之患,不伐功焉;鍖然不满,退讬于族,晏子可谓仁人矣。”孔子赞他是“不以已之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可见,中正持身,德才配位, 方能致远。 </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