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行动,落实“融入教学的课堂评价”教研主题,加快教师专业成长,遂平县和兴镇吴阁片区域教研组来到后楼学校,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三年级张敬沛老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研读。</p> <p class="ql-block"> 其次,张老师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研读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孩子积极态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p><p class="ql-block">(2)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让他们从自己世界出发,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心灵感受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孩子生活的引导,用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孩子。</p><p class="ql-block">(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教育要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的教育要采用孩子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老师从学科特点出发,通过“生活离不开规则”强调《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心灵相通、与学生生活相连的课程。如果你的设计接地气,与孩子生活相连就能激发他们的体验,就会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敢于说、自然地说,课堂气氛灵动,孩子们也收获多多。做个与学生心灵相通的老师,上与学生生活相连的道德与法治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认识到教研活动是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老师们将继续扎根课堂、钻研教材,上好有意思、有意义、有力量的道德与法治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