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班观察记录

好孩子幼儿园

<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刘嘉树</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3年5月6日</p><p class="ql-block">观察地点:阅读区</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阅读时的专注力以及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观察教师:袁利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嘉树来到了阅读区。紧接着抽出这本书,埋头看了起来,嘉树一边用眼睛注视着书里的画面,时不时一张张向后地翻动着书页,同时嘴巴里还嘟囔着:“冬眠的小虫子和小动物慢慢苏醒了......”每次说完一句话,嘉树就往后翻一页,一边听一边说一边翻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嘉树又抱着《我爸爸》这本书跑到私密空间,邀请一旁的睿睿过来讲故事!”两人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翻书,当翻到印有“大野狼这一页时,嘉树立刻就说上一句: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然后睿睿就配合着往后翻到印有“大力士摔跤的一页,嘉树又补上一句:“我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就这样睿睿负责翻书,嘉树负责讲故事,两个小朋友的互相配合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分析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嘉树对能根据连续的画面说出故事的情节,符合指南语言领域目标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嘉树眼睛始终注视着书里的画面,符合指南中语言领域指出的:“喜欢看图书”这一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我爸爸》作为一本可预测的图画书,其特点是具有重复的语言模式,节奏感强、韵律感强、语言简单,多以重复押韵句式为主,十分符合小班幼儿阅读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场景二中嘉树能主动邀请睿睿一起阅读图书,证明该幼儿喜欢把听过的故事或看过的图书讲给别人听。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合作分工。</p><p class="ql-block"> 教师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问题设置,启发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看故事时穿插一些有关故事的提问,与故事情节之间留有停顿,给予幼儿思考的时间。从而引发幼儿与有声读物之间的交互,由主动学习转为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多种形式,讲述故事</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自主性区域活动》中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图书。”我们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图书相关的配套材料,以支持幼儿后续的图书拓展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图书漂流,家庭共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图书的理解能力不仅仅是在幼儿园得到提升,更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为此我特意在图书区增添了“图书漂流打卡本”每个家庭都能根据班上的重点推荐图书,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带回去亲子共读,同时家长和幼儿一起合作把自己看完书的想法画在“图书漂流打卡本”上,把亲子共读照片发在班群里。</p>

图书

幼儿

嘉树

观察

阅读

一页

共读

翻书

故事

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