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不孤单,诗词永相伴!雅雅背诗词(三十一)——元稹、白居易篇,记录成长,坚持最棒!

绿豆豆

<p class="ql-block">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p> <p class="ql-block"><b>出生乱世</b></p><p class="ql-block">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780年)其父白季庚把家人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p><p class="ql-block"><b>仕官生活</b></p><p class="ql-block"> 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p><p class="ql-block"><b>贬谪江州</b></p><p class="ql-block">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孝道。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实际上他被贬谪的主因还是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p><p class="ql-block"><b>任职苏杭</b></p><p class="ql-block">  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821年,加朝散大夫,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苏州刺史,5月到任。826年因病去职,后与刘禹锡相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p><p class="ql-block">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p><p class="ql-block">  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p><p class="ql-block"><b>晚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12月,任河南尹。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835年,被任命为同州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p><p class="ql-block">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p><p class="ql-block"><b>洛阳安逝</b></p><p class="ql-block">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p> 钱塘湖春行 大林寺桃花 忆江南 池上 长恨歌 <p class="ql-block">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p><p class="ql-block">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p> 暮江吟 问刘十九 琵琶行·并序 <p class="ql-block">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仕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歌女的悲惨遭遇写得很具体,可算是明线;诗人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随琵琶女弹的曲子和她身世的不断变化而荡起层层波浪,可算是暗线。这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情节波澜起伏。它所叙述的故事曲折感人,抒发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共鸣,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p> 后宫词 望月有感 花非花 紫薇花 卖炭翁 <p class="ql-block">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公元806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在《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序,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派人去市场上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有十分的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来。这首诗的意义,远不止于对宫市的揭露。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卖炭这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读着这首诗,读者所看到的决不仅仅是卖炭翁一个人,透过他,还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渔的、织布的人出现在眼前。他们虽然不是“两鬓苍苍十指黑”,但也各自带着劳苦生活的标记;他们虽然不会因为卖炭而受到损害,但也各自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这首诗不但在当时有积极意义,即使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作用。</p>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 竹枝词四首 村夜 南湖早春 五凤楼晚望 <p class="ql-block">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p> <p class="ql-block"><b>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二月,元稹出生于东都洛阳城南,八岁那年父亲元宽因病去世,出生书香门第的母亲郑氏,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元稹上学的担子。天资聪颖的元稹不负母亲厚望,15岁参加朝廷举办的“礼记、尚书”考试,实现两经擢第;23岁登吏部科,授校书郎;28岁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授左拾遗,职位为从8品。早年元稹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后人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p><p class="ql-block"><b>选婚高门</b></p><p class="ql-block">  贞元十八年(802年)冬,元稹再次参加吏部试。次年春,中书判拔萃科第四等,授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从此二人成为生死不渝的好友。元稹授校书郎后不久便娶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p><p class="ql-block"><b>一贬江陵</b></p><p class="ql-block">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元稹和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白同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元稹一到职立刻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本应受到鼓励,可是因为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反而引起了宰臣的不满,九月贬为河南县尉。白居易罢校书郎,亦出为县尉。此时,母亲去世,元稹悲痛不已,在家守孝三年。此后,三十一岁的元稹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初登官场,意气风发,一心为民,报效国家,遂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然触犯了朝中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利益,渐渐为朝廷所不容,自此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p><p class="ql-block"><b>二贬通州</b></p><p class="ql-block">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以为起用有望。途经蓝桥驿曾题诗留赠命运相似的友人刘禹锡、柳宗元。抵京后,与白居易诗酒唱和,意气风发。元稹收集诗友作品,拟编为《元白还往诗集》,但书稿未成,却突然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潦倒困苦中,诗人只能以诗述怀,以友情相互慰藉。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和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p><p class="ql-block"><b>三贬同州</b></p><p class="ql-block">  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和元稹知己旧识崔群、李夷简、裴度相继为相,逐渐改变了他在政治上长期受压抑的处境。元稹于元和十三年(818年)已代理通州刺史,岁末,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冬(819年),唐宪宗召元稹回京,授膳部员外郎。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p><p class="ql-block">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及位后,因宰相段文昌之荐,元稹授祠部郎中、知制诰。唐穆宗为太子时已喜爱元稹诗歌,此时特别器重于他,经常召见,语及兵赋及西北边事,令其筹画。数月后,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与已在翰林院的李德裕、李绅俱以学识才艺闻名,时称“三俊”(《旧唐书·李绅传》)。在迅速升迁的同时,元稹陷入了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与李宗闵的积怨爆发,埋下党争的种子。不久,由于误会等原因,裴度弹劾元稹结交魏宏简,元稹被罢承旨学士,官工部侍郎。次年春,元稹、裴度先后为相。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元稹积极平息骚乱,拟用反间计平叛。可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派人阴谋诬告元稹谋刺裴度,后虽查清真相,但元、裴被同时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p><p class="ql-block">  长庆三年(823年),他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唐敬宗宝力元年(825年),元稹命所属七州筑陂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浙东的六年,元稹颇有政绩,深得百姓拥戴。</p><p class="ql-block"><b>四贬武昌</b></p><p class="ql-block">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p> 离思 菊花 遣悲怀三首 行宫 新竹 酬乐天频梦微之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岳阳楼 <p class="ql-block">再来说说“元稹”“白居易”的“极品”友情!</p><p class="ql-block">两人同年登科,同年入朝为官,同年遭贬,同年又升官。无论谁在哪里,赠、寄、酬、唱、和、答诗不断。两人唱和三十年,诗篇加起来近千首,他俩互相写给对方的诗,俩人编了一本书《因继集》共17卷。来我们来看一下耳熟能详的诗句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p><p class="ql-block">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讲的就是白居易被贬途中坐在船上,整晚整晚地看元稹的诗,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 元稹</p><p class="ql-block">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p><p class="ql-block">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讲的是元稹听说白居易被贬了,‘垂死病中惊坐起’这是什么样的关切之情啊。</p><p class="ql-block">白居易看了这首诗,给元稹回信说:“这诗不相干的人都不忍心看,何况是我呢!知道现在每次读都凄恻难忍。”</p><p class="ql-block">然后发生了什么呢,元稹接到回信后当时就哭了!</p><p class="ql-block"> 得乐天书 - 元稹</p><p class="ql-block">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p><p class="ql-block">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个最富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年元稹到东川出差,白居易还在长安,可是这一天两个人竟然各自写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元稹出差路上路过梁州,晚上做梦和白居易一起在曲江游玩,写了这首:</p><p class="ql-block"> 梁州梦 - 元稹</p><p class="ql-block">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p><p class="ql-block">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同一天,白居易就真的在曲江游玩!和别人喝酒时想起了元稹,估摸着他应该走到梁州了,写了首诗:</p><p class="ql-block">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p><p class="ql-block">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p><p class="ql-block">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俩人心有灵犀。或者是哪天去哪都互相交代了?</p><p class="ql-block">白居易给元稹的悼词《祭微之文》中写两人交情:“金石胶漆,未足为喻,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p><p class="ql-block">元稹去世九年后:“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p><p class="ql-block">还有“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仍开北亭酒。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伸后。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残灯影闪墙,斜月光穿牖。天明西北望,万里君知否。老去无见期,踟蹰搔白首。”</p><p class="ql-block">绝对是“极品”友情!感动至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