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见闻

老骥

这次老友拉我逛京城的第一站是雍和宫。去过多次北京,但从未来过这里,算是填补空白吧。<div>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div> 1983年雍和宫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 进入雍和宫最深刻的印象不是红墙黄瓦的建筑和飞檐挑梁的工艺,而是来自各地络绎不绝的年轻人群。<div>  过去进寺庙的都是大爷大妈,为孩子、为家人,求健康、保平安。即使有些年轻人也都是游玩心态。现在怎么全是年轻人排着长队涌进寺庙。</div> 为什么年轻人都跑到雍和宫,还都是那么认真、那么虔诚?不由得想起这几年流行的那段话:大学生在做题和作弊之间,选择了做法;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 人们总以为当代青年都是“新”青年,永远追随新理念、新科技,新潮生活。岂不知,在繁重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下,许多人变得佛系了。<div>  以前都在说“求人不如求己”,现在变成了“求人求己不如求佛”。一双手、三炷香,虔诚祈求,坚信心诚则灵,起码心理上得到安慰,缓解了内心的焦虑。</div> 雍和宫是京城香火最旺的皇家寺院,也是北京必去十大寺庙之一,还是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此朝拜礼佛。大概是因为这个院子出过两个皇帝,人们认为这里的香火是最灵验的。 雍和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相当于汉传佛教的山门、天王殿。殿前的青铜狮子,造型生动。 雍和宫殿原为王府银安殿,是当初雍亲王接见文武官员的场所,改建喇嘛庙后,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殿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七间,单翘重昂斗栱,和玺彩画,前有月台,围以黄、绿、红琉璃砖花墙,明间上悬雕龙华带匾,中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所题"雍和宫"。殿内供有三尊青铜质泥金佛像,及蒙麻泼金十八罗汉像。 学业不确定、就业不确定、工作不稳定,这使年轻人陷入普遍性的迷茫状态,他们在躺平和内卷的反复选择中企图抓住一点什么,许多人把神佛作为支撑精神的“诺亚方舟”。<br>  缭绕的香火气息、气势恢弘的宫殿、苍老的树木、渺渺的佛音,这些佛寺特有的景象营造出一个现代文明之外的氛围,在这里众生平等。尽管佛祖不能张口说话,也不会有高僧来指点迷津,但拥有欲望与困惑的年轻人相信一颗虔诚的心能使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至少让焦虑中的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年轻一代面临许多困惑、困境、困难,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于是进寺庙烧香拜佛祈求神佛护佑。<div>  与其说年轻人热衷求神拜佛,不如说是为了缓解当下的生活焦虑。</div> 御碑亭,又名四体碑亭,黄琉璃筒瓦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檐为重昂五踩斗栱,下檐为单翘单昂五踩溜金斗栱,和玺彩画,亭内立有一四方碑,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乾隆帝所撰写的《喇嘛说》。 小时候不愿祭祖拜神的年轻人成了寺庙的主力军,爱情也成了人们祈求最少的愿望,求事业和学业变成了主流。<br>  人们认为,诞生了两位皇帝的雍和宫灵验在财运和事业,其次才是学业。对前程迷茫或事业停滞不前就去雍和宫烧香,换换运气。网易数读统计了雍和宫吉祥物消费数据,其中47%的购买都是“多金如意”款,而购买美满姻缘吉祥物的只有百分之四点几——当代年轻人最关心的不是婚姻爱情,而是能否被财神爷关注到。 出雍和宫大殿,便是永佑殿,外面看是五间房子,实际上是两个五间合并在一起改建而成的。永佑殿在王府时代,是雍亲王的书房和寝殿。后成为清朝供先帝的影堂。永佑是永远保佑先帝亡灵之意。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是三尊高2.35米的佛像,系檀木雕制,中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 面对现实的迷茫和紧张,年轻人需要倾诉、缓解,需要心灵的寄托。雍和宫就是这样一个他们认为能够寄托命运的地方。善男信女们纷纷为此而来。 雍和宫大殿前的庭院里,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的石池中,有座高达1.5米的青铜"须弥山"。须弥山是梵文Sumeru的音译,意译为"妙高"。它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说是世界的中心。<div>  在佛教中,须弥山是世界最高的山,山顶的帝释天自然也就是世界最高的天,是天堂极乐之处。因为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佛祖释迦牟尼经常在此讲经说法。不少寺院石窟佛都坐在叫做"须弥座"的座位上,成为一种象征。</div> 面对这个变动加速的时代,或许偶然求神拜佛一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种虚无缥缈的期望是年轻人的一厢情愿,也许它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但至少在踏入寺庙的这一刻、或者在敬香许愿的过程中,佛普度众生的宏愿已经慰藉到了焦虑的年轻人。 仙宫楼阙,挑檐神兽 万物皆可寺庙 万福阁,是雍和宫寺庙建筑群中北端最高的建筑。阁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檐重楼,高25米,上、中、下各层面阔、进深均为五间。上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正中匾为"圆观并应";中层为重昂五踩斗栱,和玺彩画,四周带廊及护栏板,正中匾为"净域慧因";下层为单翘单昂斗栱,和玺彩画,前后三出陛,正中悬雕龙华带匾,上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万福阁"。阁内供奉一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br> 离开雍和宫时,看着里边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年轻人,脑子里突然冒出过去非常熟悉的歌曲---“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青春啊青春美丽的时光”。。。。。。“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现在,青年朋友们该唱什么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