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朋友老薛约我河边垂钓,我抬眼一看日历,今日刚过立夏,觉得是个好日子,遂欣然答应一同赶赴河边。</p><p class="ql-block"> 水边三个小时,老薛是鲫鱼、泥鳅、鳑鲏、黄颡鱼一个劲儿的上,而我自提起一条小小的船丁儿之后,就再无斩获。果断拒绝老薛垂钓后小酌的提议,跨上自行车,沮丧回家。</p><p class="ql-block"> 路上边蹬车边思考,同样的窝料,同样的饵食,同样的调法,相邻又不足两米的两个调位,咋就相差如此之大?这不就是典型的马太魔咒吗?《新约.马太福音》中讲: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有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去。用老子的话来解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到了近代,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表达的系统总会向混乱的方向发展,正是对今天垂钓结果的总结。本是世间万物要茁壮成长的立夏之时,而我的心情却如同一年中最冷的冬至一般。按照《易经》的理论聊:本是“元、亨、利、贞”的卦象,一下子转化为五阴压一阳的冬至的复卦之像。</p><p class="ql-block"> 骑车走神,待到路口红灯前才警醒,紧捏车闸停住了车。等红灯的片刻,我突然想到:破解今日水边之马太魔咒,让其转变为马太效应的方法,和我刚刚骑车的过程是一样啊!初上车时,蹬起来费力,但速度缓慢上升;待到反复蹬踏数十次后,速度在不断的向着极限接近。再细究冬至的复卦,卦象为:“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老薛近日在河边“反复其道”,已摸清了鱼情,熟知了水情。反观自己,只是偶尔河边闲逛,不上鱼实属正常。若想上鱼,无他,唯有“七日来复”,多来几次,向老薛虚心讨教,反复实践。</p><p class="ql-block"> 绿灯亮起,我心亦开朗,兴奋的蹬起车,随口喊出:古人诚不欺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