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石、丑石(下)

邹顺驹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米石、丑石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一管窥中国古典赏石由形向意的转化历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选自赏石《朝辉夕映》文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不管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山形石,都成了人们观赏的对象。不管在谢灵运等人的山水诗中,还是在郦道元的山水游记《水经注》、乃至荆浩的画论“山水诀”中,均离不开对山与石的鉴赏。</p><p class="ql-block">  当然,当时“石”的概念在诗、书、画和园林艺术中仅管还必须依附于山的存在,但已是星星之火。它必然会为后世风起云涌的赏石文化埋下烧不尽的火种。</p><p class="ql-block">  赏石是门古老的艺术。从视觉效果上看,它小中见大、见微知著、是从远景中去观察近景、从抽象(或半抽象)中去表现具象。</p><p class="ql-block">  即白居易所说的“缩景艺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睨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p><p class="ql-block">  所以它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精准的造型,而只能呈现一种隐隐约约的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基本上属于一种似像非像的抽象艺术。</p><p class="ql-block">  但这却挡不住它日新月异,逐渐由青涩到成熟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唐宋以降,古代赏石就像一个从远处慢慢移动过来的幽灵。它最初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只有那么一小点。后来离我们越来越近……形象越来越丰满……最后终于见到了整个“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嗬,来了好大一群人。仔细一看,他们中有唐时的李白、杜甫、岑参、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牛增儒、李德裕……</p><p class="ql-block">  宋时的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米芾、陆游、范成大、杨万里……</p><p class="ql-block">  唐宋两代知名的诗人、词人和达官显贵几乎全走到了一起。名人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后世赏石文化绝无仅有的奇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唐石撷英:</p><p class="ql-block">  李白《望夫石》、《咏牛石》;</p><p class="ql-block">  杜甫《石研诗石笋行》;</p><p class="ql-block">  岑参《石犀》、《送李卿赋得孤岛石》;</p><p class="ql-block">  柳宗元《李西川荐琴石》;</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p><p class="ql-block">  白居易《太湖石》、《双石》、《青石》、《莲石》;</p><p class="ql-block">  李商隐记江太守购石“家无居,妇儿寄止人舍下”;</p><p class="ql-block">  牛增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p><p class="ql-block">  李德裕《题奇石》、《巫峰奇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宋海拾贝:</p><p class="ql-block">  梅尧臣《回赠欧阳公虢州月石屏》;</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虢州月石屏》、《菱溪大石》;</p><p class="ql-block">  苏轼《雪浪石》、《咏怪石》、《沉香石》;</p><p class="ql-block">  黄庭坚《戏答王居士送文石》、《云涛石》;</p><p class="ql-block">  秦观《题杨康公醉道士石》、《陨星石》;</p><p class="ql-block">  米芾《菱溪石》、《题仙掌石》;</p><p class="ql-block">  陆游《题昆山石》;</p><p class="ql-block">  范成大《咏峨嵋石》;</p><p class="ql-block">  杨万里《再赋石翁石婆》。</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赏石都离不开“揽物之情”。</p><p class="ql-block">  所谓“揽物”就是相对的“具象”。</p><p class="ql-block">  以李白的《咏牛石》为例:</p><p class="ql-block">  “怪石巍巍巧如牛,山中高卧数千秋。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打浑身有汗流,芳草齐眉弗入口,牧童板角不回头。自来鼻上无绳索,天地为栏夜不收。”</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头石牛尽管被李白描绘得呼之欲出,但它却没有完全摆脱唐宋早期“以形相石”的历史局限性。</p><p class="ql-block">  从而,并未走进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真正的天池妙境!</p><p class="ql-block">  文化也跟着自然的脚步在发生着星移斗转,又一个“春花秋月”让中国古代赏石进入了北宋的米芾时代。</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的赏石文化开始由相对的具象进入抽象或半抽象。</p><p class="ql-block">  其中在赏石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是米芾,另一个就是苏轼。</p><p class="ql-block">  “米芾拜石”不仅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石痴”形象,更在人们心目中竖立起了一座石圣的丰碑!</p><p class="ql-block">  它的“瘦、皱、漏、透”让中国赏石文化超然物外,即摆脱了对物体的依赖,几乎达到了“空穴来风”的奇异境界。</p><p class="ql-block">  它可以是什么,也可以不是什么。它深入到人的内心,</p><p class="ql-block">把人由现实世界带入了魔幻世界。</p><p class="ql-block">  苏轼是古今文坛巨匠,但他对古代赏石文化的贡献也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他的“石文而丑”可以视为“瘦、绉、漏、透”的初级阶段。</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苏石论”成了“米石论”的奠基石,没有苏轼的“丑石论”,便没有米芾的“瘦、绉、漏、透”。</p><p class="ql-block">  丑是个贬意词,人们一般不会去“赏丑”。把丑拿来当美欣赏,绝对有其深层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所以,“丑石”更是一个超然物外、属于心理、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同时“丑石论”也是对“米石论”——“曰瘦、曰绉、曰漏、曰透”的深化,它将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诗性内涵和审美功能推向了巅峰。</p><p class="ql-block">  不过,走完这最后一里路的功劳,不是苏轼而是三百年之后的郑板桥。</p><p class="ql-block">  “丑石论”与“米石论”均有“以意相石”的特征,它们观察物象都是从本质出发而非从现象出发。</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曾多次谈过“瘦、绉、漏、透”具有一种内敛的抽象美。</p><p class="ql-block">  所谓抽象是指:“人们无法用简单的具象思维将其纳入现代赏石文化的审美范畴。”</p><p class="ql-block">  因为,它们由于异化而远离现实,即使在古代也会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另类之美。</p><p class="ql-block">  至于今天就更不用说了。《丑石论》与《米石论》异曲同工,具有相似的艺术意境。但二者的妙意却有深浅之别:</p><p class="ql-block">  《米石论》意境朦胧、远离现实如雾里看花;</p><p class="ql-block">  《丑石论》则直抒胸臆,但却暗藏玄机,距离现实更远。</p><p class="ql-block">  由于“米石论”只“知好之为好,而不知陋劣中有至好也”,所以它比“丑石论”的直白意涵要浅显得多。</p><p class="ql-block">  不过,看似“直白”的“丑石论”中,又隐藏着更深的秘境。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像《诗经》中的“托物咏志”,即“先言它事,以引出所咏之词”。</p><p class="ql-block">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p class="ql-block">  我们再看郑板桥:“燮画此石,丑石也。”但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丑而雄,丑而秀”。明是赏丑,实是赏美,只是不愿直接说出来而已。</p><p class="ql-block">  所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更有情”。</p><p class="ql-block">  具象可见,意象难觅。</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在《读史》中也说:“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p><p class="ql-block">  因为,“后者”己经透彻肺腑,入木三分,具有刻骨铭心之美。</p><p class="ql-block">  这在艺术史上称之为“写意”。</p><p class="ql-block">  一般认为,凡是有别于生活原貌的创作都可纳入“写意”的范畴。</p><p class="ql-block">  但“写意”又有大、小之分。</p><p class="ql-block">  凡是变形夸张剧烈的均为“大写意”,反之亦为“小写意”。</p><p class="ql-block">  例如徐渭《寒山拾得图》中的人物即在这类写意画之列。</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会问,郑板桥明明在说“米元章《论石》”,怎么又扯上“画石”了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缘于“论石”、“画石”都与“写意”关联,赏石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意石文化”。</p><p class="ql-block">  绘画是以笔达意,赏石是以心达意。</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郑板桥眼里“论石”“画石”早已融为一体。</p><p class="ql-block">  明、清两代涌现过不少写意画大师,如:徐渭、朱耷、陈老莲、郑板桥、任颐,均师法南宋的梁楷。</p><p class="ql-block">  他们笔下毋论是形神怪诞的人物;“哭之、笑之”的水鸟;瘦骨伶仃的竹石,都具有梁楷《泼墨仙人图》“以意写形”的特征。</p><p class="ql-block">  郑板桥说:“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p><p class="ql-block">  “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p><p class="ql-block">  他写意的过程,是把眼中之竹化为心中之竹;再把心中之竹画为纸上之竹。所以,勿论“瘦竹也罢,丑石也罢,均化作了他人生的信念:</p><p class="ql-block">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 </p><p class="ql-block">  一个“丑”字,芥纳须弥。</p><p class="ql-block">  佛经《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有一句话叫:“须弥藏于芥子”。</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在唐代引起了不少人质疑,有位朝庭的高官就问禅师:</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芥子里岂能放进去一座须弥山?”</p><p class="ql-block">  禅师反问道:“那你自称‘读书破万卷’又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  官答:“这能和你忽悠人的道理一样吗?”</p><p class="ql-block">  禅师回答:“怎么不一样,你一颗小小的脑壳能装得进去那么多的书么?”</p><p class="ql-block">  高官无言以对,但他终于明白了这不过是个“芥纳须弥”的禅理。</p><p class="ql-block">  但“丑石论”有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即苏轼的“丑石论”和郑板桥的“丑石论”。</p><p class="ql-block">  苏轼早期的“丑石论”“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p><p class="ql-block">  郑板桥后期的“丑石论”“丑而雄,丑而秀”无形无状,全是修饰语。</p><p class="ql-block">  这就不难看出,后者的“意涵”比前者的“意涵”要略胜一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宋.苏轼《枯木怪石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