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举世闻名的大报恩寺及琉璃塔是永乐皇帝为报恩而建。佛祖顶骨舍利、感应舍利、玄奘顶骨舍利、诸圣舍利汇聚于此,历经千年。皆由感恩而生,因知恩而显,为报恩而灵,以推恩而圣。如此是为大报恩圣地,非一般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延续千年的古刹大报恩寺与永乐皇帝朱棣、三藏法师玄奘、佛祖释迦牟尼三人有着超越时空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传说玄奘西行至印度,朝圣佛陀生前活动的圣地时,看到大乘佛教在印度已现颓势,佛陀遗迹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保存,见到半湮没的佛像,痛哭流涕,念诵一诗——“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表达生不逢佛世,未能亲睹佛陀的身相金容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在千年对望长廊尽头,背影清瘦的玄奘法师,正与佛陀千年对望。</p> <p class="ql-block">公元988年,是北宋端拱元年,大报恩寺的前身金陵天禧寺的住持可政大师到终南山,无意中在已荒废的紫阁寺危塔中发现了玄奘顶骨舍利,伏地痛哭,千里背负,将玄奘顶骨舍利迎归至天禧寺建“三藏塔”安奉,与佛祖顶骨舍利距离不过几十米。唐朝玄奘大师与释迦牟尼佛相隔千年,玄奘顶骨舍利与佛陀顶骨舍利共同瘗藏于大报恩寺也已千年。“千年对望”完美呈现大报恩寺与佛陀、玄奘舍利的殊胜因缘。</p> <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初,驻防在南京中华门外的侵华日军高森隆介部队,在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上建造“稻荷神社”,挖地基时挖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记载玄奘顶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上被分成三份,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各得一份,后分为十数份,在世界各地安奉。其中,有一份又回到了玄奘大师曾经求学过的那烂陀寺。</p> <p class="ql-block">“七步生莲”</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搜狐网“山水盛典”一“这里,一望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