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佩加蒙博物馆

时雨☔️

<p class="ql-block">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位于柏林博物馆岛,博物馆由3部分组成: 文物收藏馆、远东博物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博物馆收藏了</span>被视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的伊什塔尔城门,以及来自古希腊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的米利都市场大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长130米,高2.3米的佩加蒙祭坛,博物馆因此得名。岛上还有老博物馆、新博物馆等。</p><p class="ql-block">照片为柏林新博物馆,施里曼<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展</span></p> <p class="ql-block">佩加蒙博物馆,新博物馆,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4年后佩加蒙祭坛因维修不再对外开放,原估计最早2023年开放。但是三月底德国明镜周刊报道:</span><b style="font-size: 18px;">佩加蒙博物馆即将关闭!</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佩加蒙博物馆主体建筑大约100年前建造的,博物馆的墙和玻璃屋顶渗水侵袭严重老化,需进行大规模的翻新工程,从今年10月23日起,一直到2027年,整个博物馆将完全关闭,不对外开放。 还有些区域甚至会关闭至2037年,也就说,整个佩加蒙博物馆要到2037年才会完整对外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目前开放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佩加蒙是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距离土耳其伊兹密尔市中心77公里,该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33年纳入罗马帝国治下,之后成为罗马帝国亚洲省的首都。</p><p class="ql-block">佩加蒙祭坛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文物之一。在1878年德国考古学家卡尔·胡曼(Carl Humann)开始对佩加蒙卫城发掘,由于当时土耳其政府对文化保护缺乏兴趣,这座世界的遗产用“两万马克”的价格送给了德国。祭坛用了五年的时间被整体搬迁至德国首都柏林,由著名建筑师阿尔弗瑞德·迈索尔(Alfred Messel)设计,花费二十年时间(1910-1930年)为其专门修建一座博物馆用于展示这座希腊神迹。</p><p class="ql-block">祭坛浮雕的内容是描绘古希腊神话中巨人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间的战斗,称为“巨人战役”(Gigantomachia)。</p> <p class="ql-block">米利都市场大门,建于公元120-130年间。大门为两层结构,三个门洞,大理石材质为主。总宽约30米,高16米,深5米。一层的柱头为爱奥尼亚和柯林斯混合式,二层为科林斯式柱头。</p><p class="ql-block">10-11世纪的一次大地震,将市场大门彻底摧毁了,一千多年后,大部分建筑碎片慢慢沉入了地下。1899年开始,德国考古学家特奥多尔·维甘德(Theodor Wiegand )在米利都进行了一系列挖掘工作,并于1903年挖掘出市场大门,1907年到1908年,750多吨重的市场大门结构碎片被运往柏林。特奥多尔将市场大门的复原模型向德皇威廉二世做了展示,威廉二世非常感兴趣,并下令在佩加蒙博物馆恢复这座大门。</p><p class="ql-block">1925年到1929年间,市场大门在博物馆内开始组装,但由于很多结构件的缺失,在复原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材料,如钢铁、水泥等,这也导致了许多质疑和批评。</p><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博物馆及市场大门在柏林大轰炸中又遭到了严重损坏,直到1952年才又得到大规模修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了美轮美奂的“空中花园”,并在巴比伦城等地修建了诸多宏伟建筑,包括“巴别塔”、伊什塔尔大门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记载,进入伊什塔尔大门后就会一直沿着行进大街(Prozessionsstraße)直通到巴别塔。</span>如今游客在此可以看到美丽辉煌的伊什塔尔大门和行进大街。</p> <p class="ql-block">伊什塔尔城门,高30米宽14米。伊什塔尔城门曾是巴比伦内城八座城门之一,由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6世纪修建。20世纪初,德国人在伊拉克考古过程中发掘了城门的残片,并将巴比伦的整整一面城墙+城门——伊什塔尔门,连同巴比伦整条中央大道,将其运回德国复原重建了伊什塔尔城门。</p><p class="ql-block">目前展馆展出的是前面的小门,由于空间有限,后门的残片只能放在仓库里。</p> <p class="ql-block">行进大街</p> <p class="ql-block">姆沙塔浮雕立面 Mschatta-Fassade,约旦8世纪。Qasral-Mshatta宫殿可能建于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瓦利德二世(743 -744)统治时期,但由于他被暗杀而未能完工。<span style="font-size: 18px;">姆沙塔浮雕立面 </span>33米长,高5米,由土耳其苏丹于1903年捐赠给德国皇帝。</p> <p class="ql-block">佛罗伦萨洗礼堂天堂之门(吉贝尔蒂的大作)的复制品,介绍上写的很简单,只是说1859年到的博物馆,19XX年(字迹不清)喷成青铜色。</p><p class="ql-block">天堂之门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东面的正门,正处于主教座堂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前方,大门共有两扇,每扇门上的浮雕作品都分为五块,采用圣经旧约传说中的十组故事为题材。</p><p class="ql-block">由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雕刻于1452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柏林新博物馆,价值连城的娜芙蒂蒂彩绘胸像,1912年在埃及的阿马纳被发现。这尊雕像还是由复合材料制作的,整尊雕像用了6种颜色,历经几千年而不见褪色。</p><p class="ql-block">娜芙蒂蒂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Echnaton埃肯纳顿的妻子,她与丈夫共同统治埃及。阿肯那顿所推行的变多神信仰为一神信仰的宗教改革,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Echnaton埃肯纳顿半身像,公元前1340年左右的作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span></p> <p class="ql-block">柏林新博物馆,陈列着Berliner Goldhut“柏林金帽子”,1996年博物馆从一位古董商那里购得,“柏林金帽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高745毫米,重490克,由一块整体薄金箔锤制而成,平均厚度0.6毫米。公元前1000-800年的青铜时代后期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类似的金帽子在欧洲一共发现了四个,其中三个在德国,一个在法国西部。柏林这个保存最为完好,据推测是19世纪发现于德国或瑞士,因为收藏在柏林,故称柏林金帽子(德语:Berliner Goldhut)</p><p class="ql-block">帽子上的装饰极具神秘色彩,似乎是加密了的一个复杂的数字系统,尤其能够确定太阳和月亮的19年周期历法。</p> <p class="ql-block">海因里希·施里曼,发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洛伊和迈锡尼古城的德国传奇式考古学家,</span>1822.1-1890.12。正因为他的执着使得《荷马史诗》中长期被认为是文艺虚构的国度:特洛伊、迈锡尼和梯林斯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公元1884年,施里曼在《荷马史诗》所说的“大城墙的梯林斯”遗址,发现了位于坚固雄伟的城堡内的宫殿残迹。它的正厅、门廊、庭院和整个轮廓与《荷马诗》中描述的奥德修斯等人的王宫非常相似。特洛伊的发掘继续多次进行,一共挖出了9层遗址,所谓“普里阿姆宝藏”存在于从底层往上数的第2层。</p><p class="ql-block">公元1894年后,施里曼的亲密助手窦普菲德认为第6层才是爆发特洛伊战争的普里阿姆的城市,而施里曼发现宝藏的第2层则要年代久远得多。</p><p class="ql-block">施里曼的成就举世瞩目是,<b>证实了荷马史诗所说的特洛伊和迈锡尼古国的真实存在</b>,揭开了希腊远古历史的新的重要篇章,为荷马考古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伽门农的面具》(Mask of Agamemnon)——</span>考古学的蒙娜丽莎,由纯金制成的墓葬面具,<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前1600年制品。由</span>德国考古家海因里希·施利曼(Heinrich Schliemann)<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1876年在古希腊迈锡尼遗址被发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荷马史诗》称迈锡尼为“富有黄金的迈锡尼”。</span>1876年,施里曼在希腊锡尼遗址的狮子门内侧展开发掘,迅即发现了共计6座竖井墓的墓葬圈,墓内有无数精美的器物。面对一具在黄金面具下保存完好的男性尸体,施里曼电告希腊国王:“我凝视着阿伽门农的脸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伽门农,</span>古希腊神话中的迈锡尼国王,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联军统帅,领导联军攻克特洛伊城,取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亚述帝国的猎狮石刻</p> <p class="ql-block">提比略·恺撒,公元前42年11月16日—公元37年3月16日。罗马帝国第二位皇帝,公元14年9月18日-公元37年3月16日在位。</p><p class="ql-block">提比略个性深沉严苛,执政时期并不受到臣民的普遍爱戴。执政后期,由于党派与家族之间的斗争、阴谋,使得他采用残暴的手段对付政敌与亲族。在罗马古典作家的笔下,他的形象被定位为暴虐、好色。</p> <p class="ql-block">伯里克利胸像 <span style="font-size: 18px;">Herma of the Pericles</span></p><p class="ql-block">伯里克利(公元前500-公元前429)是当时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连任15年雅典城邦的“首席将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在位161-180),罗马帝国五贤帝中的最后一位,因著有《沉思录》,称为哲学家皇帝。</span></p><p class="ql-block">此雕像发现于意大利蒂沃利附近。这尊雕像是拼凑而成的,头的年代约在150年。</p> <p class="ql-block">“绿色凯撒”,尤利乌斯·凯撒的青铜半身像,收藏于柏林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称恺撒大帝,罗马帝国奠基者。</p> <p class="ql-block">哈德良皇帝,<span style="font-size: 18px;">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五贤帝之一。公元117年至138年统治罗马帝国。</span></p><p class="ql-block">因下令在英格兰北部建造以他名字命名的“哈得良长城”,<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御防那些居住在现今苏格兰的“蛮族”的入侵,而被人们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哈德良年轻时是个好学的学生,15岁时在西班牙当兵。公元98年,当图拉真成为皇帝时,哈德良娶了图拉真的侄孙女朱莉娅·萨比娜(Julia Sabina),并迅速获得皇帝的青睐。他于101年成为财务官,107年成为行政官,109年成为执政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皇帝,个人爱好也很丰富,世人历来对他评价较好。</span></p> <p class="ql-block">Statue der sogenannten Aphrodite auf der Schildkröte</p><p class="ql-block">所谓的一只脚踩着乌龟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芙罗狄蒂女神</span></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是公园前340-430年左右,很可能描绘了女神阿芙罗狄特,1904年在“雅典”的“塞塞翁”附近被发现。由于雕像头部的缺失,从这件薄薄的长袍猜测是女性的形象。所以雕像的名称是“所谓的”表现出馆方的猜测。</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410年的一个雅典的墓葬石刻,从手拿盾牌看,墓主人生前可能是战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