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璀璨金星出太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平顺西沟美名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峥嵘岁月展新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战天斗地创辉煌。</b></p><p class="ql-block">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有两位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个是李顺达,一个叫申纪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顺达,河南省林县人,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经历任中共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委副书记、书记,并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第九、第十届代表大会的代表和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1983年7月1日,李顺达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终年68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顺达同志追悼会7月8日在太原双塔寺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倪志福,郝建秀,薄一波和政协副主席刘澜涛送了花圈,并发来唁电。省領导李立功,李修仁,王森浩等参加追悼会。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为其写了一副挽联:</p><p class="ql-block">老实人的聪明永远听党话跟党走</p><p class="ql-block">聪明人的老实始终不信邪不跟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纪兰,平顺县西沟人,1929年12月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她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全国唯一的连任到十三届的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她是“改革先锋”称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20年6月28日凌晨1时31分,申纪兰因病医治无效,在山西长治市逝世,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纪兰生病、住院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栗战书、王沪宁、丁薛祥、王晨、张春贤、沈跃跃等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其它方式表示慰问。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林武等领导多次前往家中、医院进行探视、问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顺达1915年并不是出生在山西,而是在河南省林县。1930年,15岁的李顺达由父母带着,逃荒到平顺县西沟村落脚,靠租种地主的土地过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后,李顺达曾经三次受到毛主席接见。</p><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农业部组织全国首批农民参观团到天津参观,李顺达在中南海丰泽园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笑容满面地和李顺达握手,问他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人。李顺达兴奋地说:“您老人家好啊!我叫李顺达,住在山西平顺县西沟村,那里是个大山沟。”主席微笑着点头说:“中国山区很多,要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回去后好好抓生产,让南瓜长得大大的、萝ト长得粗粗的、玉茭长得长长的。”李顺达牢牢记住了这几句话,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回答毛主席的亲切关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李顺达出席第一次全国战斗英雄和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第二次见到了毛主席。主席说: “中国有山的地方很多,南方有大别山,山西有太行山、吕梁山,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不能不要山。你们住在山区,要好好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将来把山区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李顺达作为列席代表应邀参加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毛主席特邀各界代表用餐,他第三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走进餐厅,李顺达想请主席签个字,可因为不识字,没有带笔记本的习惯,他着急地在身上摸出会议签到证,主席挥笔写下“毛泽东”三个草体字。席间毛主席端着酒杯站起来,对着李顺达说:“你是李顺达,我记得。你住在太行山,那个地方石厚土薄。你作出了不小成绩,我敬你一杯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纪兰1929年12月出生于平顺县龙溪镇杨威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她童年生活坎坷,父亲宋进水在她出生后不久去世,1934年母亲武全香带着5岁的她改嫁到平顺山南底村。继父申恒泰是一名乡村郎中,她随继父改名姓申,才过上了能够吃饱饭的小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届全国人代会山西代表团26人中,只有4个女代表:劳模申纪兰、歌唱家郭兰英、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和基层干部李辉。申纪兰记得穿着裙子、烫了头发的郭兰英“最漂亮”。当时她第一次参加会议,想见见毛主席就行了。当她知道代表的任务是要选国家主席时,心思笃定要把毛主席选上。在选票上毛泽东的名字下面画一个圆圈,成了申纪兰心中最神圣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1953年3月,她参加全国第二次妇代会,从西沟骑骡子到平顺县城,换乘卡车到太原,再坐火车去北京。虽然刻意打扮了一番,但她的蓝色掩襟布衫、宽腰大裆裤和绑腿,还是格外很扎眼。省妇联主任黎颖觉得申纪兰代表山西农民形象,就拿出自己“最宽大的外套”给她换上。当年申纪兰出席世妇会的照片,一袭旗袍,细眉弯弯,嘴唇红润,端庄典雅里透着几分羞涩,那是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的精心杰作。<br><br>1958年,她和七个女社长到北京开群英会,周总理请她们到家里座谈了三小时。总理问她炼铁了没有?申纪兰说我是连长,扇着个土风箱还炼出铁来了。总理说机器炼还出废铁呢,你在山上能炼好铁?申纪兰说也只是炼出来了。1975年四届人大会议,周总理带病做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很多人都跟她一样掉着眼泪听报告,那是见总理的最后一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申纪兰先后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周总理家中作过客,和邓小平照过相。江泽民同志称她是“凤毛麟角”,胡锦涛、李鹏、朱镕基、薄一波还亲自到西沟村看望她。1953年,申纪兰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世妇会,访问过莫斯科,波兰首都华沙和民主德国首都柏林,曾经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亲切接见。<br><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革”后期,李顺达因为没有照搬大寨的评工记分办法,被批判冠之以晋东南“反大寨势力”的总后台。随后,地委专门批评李顺达的做法,说“资本主义尾巴你不割;先进记工方法你不学;西沟生产队越划越小,从12个划成17个,别人大踏步前进,你是大踏步后退。”1977年选举党的十一大代表,某领导告诉李顺达:“只要你承认错误,作个检查,还可能当选。"李顺达说:“代表可以不当,但我没说过的话、没做过的事,不能瞎说。我瞎说了,不就是欺骗党和人民吗?”因为说“老实话”,李顺达落选十一大党代表,被罢免省委常委、地委书记和县委书记职务。当有人提出还要撤他西沟村党总支书记时,村里的党员和群众说:“老李的总支书记是全体党员选出来的,要撤也得我们同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纪兰当时是省妇联主任,省委委员,让李顺达作检查,她很难受。在选全国人大代表时,领导说李顺达不承认错误,没有当选代表的资格,还找申纪兰谈了话。她去看李顺达,想安慰一下他,走到门口还没说话,眼泪就不由自主淌下来说:“顺达哥,你帮了我几十年,你这会到难处了,可我能帮你个啥?”李顺达看着她安慰说:“纪兰,这不是帮不帮的事!你就让我受着,不要管啦。”省委选举十一大党代表,当念到“同意李顺达的举手”时,会场那么多人,没一个人敢举手,只有申纪兰举着手,大家都转过头来看她。会下有代表问:“申主任,你怎还敢举手?”申纪兰说:“党培养了老李,老李培养了我,老李是个好人,我了解他,不管你们举不举手,我是要举手哩。”正义最终不会缺席,1981年5月,省委正式为李顺达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83年4月,他当选为省六届人代会代表,被选为省人大副主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年的工作劳累,1976年李顺达在西沟得了心脏病。中央知道后,派周总理生前的保健医生,千里超超来到太行山,专程给他诊断治疗。还先后送他到太原,北京等大医院,组织心脏病专家进行会诊。宋任穷,薄一波等中央领导,霍士廉,罗贵波等省委领导都亲自关照他的病情。李顺达说:“四十年前,党把我从旧社会的火海里救出来,四十年后,党又把我从病魔手里夺回来,没有党,我这把骨头早就不在了。”后来,胡耀邦等中央首长亲自关照他的病,医生给他安装了美国进囗的心脏助搏器,李顺达表示一定要活到老,革命到老,报答共产党的天大恩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地委书记赵军回忆,1983年6月底,李顺达告诉他,要陪同上海的客人去五台山参观。因为他身体有病,年令也大了,赵书记劝他最好不要去,结果李顺达还是去了。7月1日上午,李顺达陪客人参观五台山上的菩萨顶,菩萨顶位于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菩萨顶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踞山而立,地势高悬,布局严整,雄伟壮观。特别是山门前的一百零八级石阶,暗指山西旧属的108个县,在这些石阶上俯视台怀镇全景,居高临下,美不胜收。李顺达陪客人从菩萨顶下来时,还兴致勃勃,谈笑风声,吃过中午饭,他躺在老方丈的炕上午睡片刻,两点多钟,心脏病突然发作,经抢救无效,从此走向了另一个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已经90岁高龄的申纪兰,还在忙着西沟村的建设与发展。这一年底农历冬至,她照例和村里70岁以上老人中午在敬老院免费就歺,可谁知道晩上,突然间还好好说着话的申纪兰却晕倒了。大家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却令所有人都难以接受。医生诊断申纪兰身患癌症,且已到了晚期,只能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在医生的建议下,申纪兰办理了住院手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院才4天的时间,申纪兰就说自己已经好多了,迫不及待要赶回村里。为了让她放心养病,村支书特地为申纪兰组织了一场座谈会,方便她考察安排工作。座谈会结束后,申纪兰总算是宽慰了一些,重新回到医院治疗。2020年1月,申纪兰又开始忙活起来,第十三届全国人代会即将召开,从未缺席过的申纪兰自然不可能错过,所以她决定带病前往北京。1月2曰,申纪兰住进北大肿瘤医院,她对陪同的人说:“李顺达68岁就走了,我已经90多岁了,看到改革开放的新变化,看到时代的大发展,看到西沟村的新成就,活着干,死了算,这就是我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19日,申纪兰返回长治,在西沟度过最后一个春节。2月28日,她为支持新冠肺炎防控捐款一万元;清明节过后,她再次住进长治市人民医院;5月14日,她又回到西沟,看望了乡政府和村委干部。大家召开座谈会,欢送申纪兰将赴京参加两会;申纪兰带病参会,5月24日中午,她病情加重,住进北京空军总医院。会议结束后,申纪兰的病情实在太过严重,只能提前离开北京,回到长治市人民医院继续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27日,申纪兰提出想见西沟村书记,她嘱托书记西沟村的工作一定要一件一件踏实办好,千万不能辜负党和政府的信任,让西沟塌了锅。第二天,申纪兰就安详地离开了人间,离开了她牵肠挂肚扎根几十年的西沟村。申纪兰临终还特意嘱托,自己的丧事要一切从简,“共和国勋章”的全部补助款,要一分不少的上交最后一次党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顺达刚去世,遗体安放在太原山大二院,许许多多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到二院去吊唁,在李顺达遗体前连连鞠躬,泣不成声,久久不想离去。根据李顺达生前遗愿,他的骨灰一半留在太原双塔寺革命公墓,一半归葬家乡平顺西沟。申纪兰接到李顺达去世的通知,立刻和西沟党支部、村委会的一班人,连夜就赶到了太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太原取回李顺达的一半骨灰,申纪兰让人拿出一块在西沟存放了十几年的柏木,精心打造了一口棺材,把顺达哥安葬在西沟背后长满绿树名叫沙河岭的山坳中。十几年前,西沟建设接待站时,发现了这一块上好的柏木,李顺达当场指着这块柏木对在场的人说:“这块木头好好留着,将来谁对西沟的功劳最大,就给谁做副好棺材。”李顺达就是对西沟贡献最大的人,他生前并不相信什么风水,一是反对死人占好地,西沟村的一块好地,不知道有多少人流下了辛勤的汗水;二是爱树如命,李顺达多次说过:“我一生爱树,死了也要靠着树,看着树。”申纪兰和西沟的乡亲们,滿足了李顺达最后的夙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3年7月8日,李顺达同志纪念亭,纪念碑在西沟村落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题写了“劳动模范李顺达纪念亭”亭名,薄一波题写了“劳动模范李顺达纪念碑”碑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6月30日,申纪兰遗体告別仪式在长治殡仪馆举行。一大早,自发前来参加告别仪式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殡仪馆里里外外挤滿了黑压压的人群。原本计划十点半结束的仪式,直到中午十二点多才结束。2020年7月3日,申纪兰骨灰安放仪式在西沟村举行,从申纪兰的农家小院到她的墓地,挤满了手捧鲜花,前来吊唁的人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行山高来漳河水长,</p><p class="ql-block">李顺达美名天下扬,</p><p class="ql-block">在生产战线他是模范呀,</p><p class="ql-block">爱祖国他能献出全部力量。</p><p class="ql-block">漳河的流水靠太行,</p><p class="ql-block">李顺达紧紧跟着共产党,</p><p class="ql-block">为人民解放他奋斗到底呀,</p><p class="ql-block">在群众中贯彻了党的主张。</p><p class="ql-block">他是我们新中国农民的一面旗帜,</p><p class="ql-block">他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好榜样。</p><p class="ql-block">一曲《歌唱李顺达》的歌曲,是对他一生最贴切的总结。日月轮转,时过境迁,歌声至今仿佛还在太行山间的天空回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沟视察时指出:“西沟60多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李顺达、申纪兰的劳模精神,需要好好总结和发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