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每个人都有无耻的一面,你不必为此感到羞愧——戈陪尔</b></p> <p class="ql-block">保罗·约瑟夫·戈培尔(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国政治家、演说家 。</p><p class="ql-block">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7年,在波恩大学进修哲学、艺术史和文学。1921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p> <p class="ql-block"><b><u>戈培尔说过,宣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对方还未察觉你的动态时,直接灌输与他们你的思想。</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希特勒及纳粹党执政后,他被任命为宣传部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即是将纳粹党所列禁书焚毁,他对德国媒体、艺术和信息的极权控制随之开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培尔直至最后一刻始终陪伴在希特勒身边,在希特勒自杀不久后,他毒杀自己的六个孩子后随即自杀。</p> <p class="ql-block"><b>1、用步枪取得权力也许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更好的方法是取得人民的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但谎言如果重复一千遍而又不许别人戳穿,许多人就会把它当 成真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没有了祖国,你什么都不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我们信仰什么,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有信仰。”我们不一定能把你变成我们的人,但你的孩子一定是我们的人。</b></p> <p class="ql-block"><b>5、“大众传播媒介只能是党的工具,它的任务是向民众解释党的政策和措施,并用党的思想理论改造人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6、“宣传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重复有效论点,谎言要一再传播并装扮得令人相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即使一个简单的谎言,一旦你开始说了,就要说到底。”</b></p> <p class="ql-block"><b>8、“宣传是一个组织的先锋,宣传永远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宣传如同谈恋爱,可以做出任何空头许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9.认真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用心却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完美,这是态度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0、“如果撒谎,就撒弥天大谎。因为弥天大谎往往具有某种可信的力量。而且,民众在大谎和小谎之间更容易成为前者的俘虏。因为民众自己时常在小事情上说小谎,而不好意思编造大谎。他们从来没有设想编造大的谎言,因而认为别人也不可能厚颜无耻地歪曲事实……极其荒唐的谎言往往能产生效果,甚至在它已经被查明之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1、“真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于策略的心理。”</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2、“报纸是教育人民的工具,必须使其为国家而服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3、“报纸上的言论,应当趋于一致的目的,不能被出版自由的邪说所迷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4、“报纸的任务就是把统治者的意志传递给被统治者,使他们视地狱为天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5、“人民大多数比我们想象的要蒙昧得多,所以宣传的本质就是坚持简单和重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6、“必须把收音机设计得只能收听德国电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7、“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8、“群众对抽象的思想只有一知半解,所以他们的反应,较多地表现在情感领域。情感宣传需要摆脱科学和真相的束缚。”</b></p> <p class="ql-block">1931年,戈培尔和玛格塔·克邦特结婚,玛格塔是曾经离过婚的女人。</p><p class="ql-block">戈培尔的家,是纳粹高官的集会修憩场所,戈培尔和玛格塔夫人一共有六个孩子,并被宣传为模范的德国家庭。</p> <p class="ql-block">但由于戈培尔对其他女性的奔放态度,曾让婚姻陷入危机。他有着自恋者特有的自信,同时在电影界的影响力不小,使得不少的女明星被迫和其发生关系。</p><p class="ql-block">在1938年,戈培尔和捷克的女明星莉妲·巴洛瓦的关系,甚至演变成让当时的元首希特勒亲自介入,并命令戈培尔和妻子继续婚姻生活的丑闻。</p> <p class="ql-block"><b>戈培尔及其宣传机器厉害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b>作者:老皮来源:知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粹大魔头的首席护法,一直追随到地狱(图片来自海南出版社《新秩序》一书)</p> <p class="ql-block"><b>希特勒评价戈培尔:“我的忠实的、不可动摇的持盾护卫”“唯一一个让我听了不会入睡的演讲家”</b></p><p class="ql-block"><b>戈培尔:“宣传和真理绝对没有任何关系”</b></p><p class="ql-block"><b>戈培尔早年反对或希特勒,后来希特勒与他长谈一次后,他一生死心塌地追随希特勒,直到地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纳粹的宣传,一是善于抓住内心的欲望,二是高超运用新兴媒体技术。</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720事变时,政变者只是想着刺杀希特勒、戈林以及希姆莱,却没人想到刺杀戈培尔。</b></p><p class="ql-block"><b>而正是戈培尔让大德意志师驻守柏林的卫戍部队的指挥官接听了希特勒的电话,直接导致了大德意志师对政变者的镇压。</b></p><p class="ql-block"><b>也就是说,戈培尔这个纳粹系统的重要人物,却让很多精英们认为跟希特勒戈林希姆莱并不是一丘之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所以你说戈培尔到底是个什么级别的宣传者?</u></b></p> <p class="ql-block"><b>至于戈培尔本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一个学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97年戈培尔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一个纺织业城市的天主教家庭,他有两个哥哥,家庭和睦温暖。</p><p class="ql-block">他因患小儿麻痹或骨髓炎,两条腿不一样长,因为瘸腿所以一战时未参战。</p><p class="ql-block">这照片能看出他明显的瘸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29岁被希特勒任命为纳粹柏林党部首脑。</p><p class="ql-block">1933年,纳粹上台,戈培尔成了宣传部长,35岁,当时是全欧洲最年轻,学历最高的部长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后人印象里不一样,戈培尔并非纳粹宣传的全权控制者。纳粹党报人民观察家报就不在他管辖下,《意志的胜利》导演里芬斯塔尔也不听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历史留名的原因一是特别能忽悠,二是特别忠实于希特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用欺骗公众的手段赚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纳粹宣传最厉害的是他们能够靠宣传挣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u>在纳粹没上台的时候,他的宣传机构是创收的最重要部门。这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粹上台后,戈培尔要求德国企业生产廉价的收音机,让德国70%家庭拥有了收音机,全世界第一。</p><p class="ql-block">纳粹商业手段及其高超。他旗下的出版社和报刊大多能盈利。掌握政权后,很多负责人成了巨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盈利手段未必光彩。比如冲锋队员周刊,经常登一些犹太人如何勾引蹂躏雅利安美女的虚假故事,内容粗俗低下,连纳粹内部有些好歹受过教育的人都看不过去,说创办人施特赖希是个色情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个三级小报最高发行70万,让施特赖希成为亿万富翁,也让他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绞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3.戈培尔则是仅次于希特勒的演讲天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初的宣传就是嘴炮。希特勒加入时该党账户上就剩几十马克了,而他第一次演讲就弄来了数百马克赞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建立现代宣传体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培尔对纳粹最重要的功绩不是放嘴炮和焚书,而是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宣传体系。</p><p class="ql-block">围绕希特勒这个政治明星,充分运用书籍报纸,广播,影视等打造铺天盖地的狂热粉丝追星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5.重视用户体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戈培尔特别强调宣传内容的娱乐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推荐一些书:</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某出版社翻译的第三帝国系列之一《宣传战》。</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本希特勒对外新闻局负责人写的回忆录,我在网上看到过中译本,可惜书名忘记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帝国的兴亡和从乞丐到元首这两本名著都有专门章节讲纳粹的宣传。</p><p class="ql-block">纳粹军备部长回忆录(中译本叫第三帝国内幕)多处记录戈培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后人评价戈培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戈培尔是瘸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如果不是纳粹运动,他可能会是一个报社编辑类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也的确能写能煽动,是纳粹创业团队的宣传骨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希特勒本人就是个宣传大师,而戈培尔更是帮助希特勒出谋划策,经常是一场演讲,他先上,希特勒压轴,两个人将一场政治煽动演说弄得跟脱口秀一样精彩,引得现场观众疯狂,吸粉无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创造了一些用语,至今还在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谎言说一百遍就是真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报纸是教育人民的工具,必须使其为国家而服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没有他,纳粹的宣传攻势会少了很多力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次希特勒的竞选广告,都是他去策划的,效果也极佳。纳粹创业成功后,希特勒将他任命为宣传部长,管纳粹文化宣传,趁着这个机会,这个瘸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b style="font-size: 22px;"><u>搞了不少德国演艺界明星。</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他老婆更是一个铁杆纳粹,是希特勒的脑残粉,生了六个孩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戈培尔在战争期间也跟其他纳粹创业团队的早期领导人一样向希特勒争宠,而希特勒也喜欢这样被无数粉丝围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他在二战后期最成功的也是最后一次宣传演出,就是著名的在柏林体育场举办的演讲,“总体战”。他问全场人“要不要战争?”全场欢呼“要”,是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聚会。</b></p> <p class="ql-block">希特勒本来打算让他当他死后德国政府的总理,<b>但是他还是很忠心的,要跟着主子去死,他也知道他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希特勒自杀后,毒死了自己6个孩子后,与妻子一起死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他老婆死前说“没有纳粹的世界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也是坚定了要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能说,戈培尔是纳粹创业成功过程中的“功臣”,希特勒的死忠粉。他文笔好,写了日记,从纳粹运动第一天一直到最后,<b style="font-size: 20px;">大部头的《戈培尔日记》,也算是给后世留下了研究第三帝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对历史做的唯一贡献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