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今年(2021年)五一,决定带着一家三口来一趟黄河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来到有“天下第一陵”之称的桥山黄帝陵,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城以北一公里处的桥山之上,远远望去,黄帝陵气势宏伟,雄壮威武。</p> <p class="ql-block"> 陵前有座宽阔且不对称的半圆形广场,称之为“轩辕广场”。广场之北是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名为“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桥山与印台山之间的这段沮河,因在印台山之下,故称“印池”,其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p> <p class="ql-block"> 印池之上,横跨着一座通往北岸轩辕庙的轩辕桥,跨过轩辕桥,经过桥北广场,拾级而上,就来到了轩辕庙门口。庙前共有95级石质台阶,称之为“龙尾道”,经五个踏步组逐级登高,寓意黄帝“九五至尊”,至高无上。</p> <p class="ql-block"> 进入轩辕庙内,山门内西侧一棵巨大的古柏,高大挺拔,枝叶青翠,就是著名的“黄帝手植柏”。据说,距今已有5000多年,相传此树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又称为“轩辕柏”。</p> <p class="ql-block"> 庙内有座碑亭,亭内现存石碑四通。西侧两通,一通为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另一通则为邓小平亲笔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东侧两通,一通为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所作“黄帝赞”一首,另一通则为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于庙院中心。正殿门楣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夏季祭陵时所题的“人文初祖”大匾,字体铁画银钩,刚中藏秀。大殿正中木质壁龛内供放着一尊巨大的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只见轩辕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p> <p class="ql-block"> 人文初祖大殿北面是可以容纳5000多人举行祭祀活动的祭祀广场。广场东西两侧分列着九尊高两米的青铜铸牛鼎和代表56个民族的56面龙旗。此外,广场东面还有一口龙魂大钟,西面则立一面龙威大鼓,整个祭祀大院庄严肃穆,威风凛然。</p> <p class="ql-block"> 广场北端则是轩辕殿。殿内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约“五色土”,象征黄帝恩泽祖国大地。殿内36根巨大圆形石柱围成长方形空间,柱间无墙,屋顶中央有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整个轩辕殿设计取“天圆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浴阳光雨露,象征着中华远祖质朴的宇宙理念。</p> <p class="ql-block"> 轩辕庙西侧,有公路可通往桥山,既可选择步行上山,也可选择乘坐景区交通车上山。由于天气原因,大雨磅沱,我们便没有继续前行,早早的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