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父老乡亲——行走在陕北大地(5)

鐡手艾特

<p class="ql-block">古诗云:“天之高焉,地之古焉,唯陕之北”</p><p class="ql-block">陕北的黄土高原在我的眼中是一块神奇的土地。</p><p class="ql-block">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各路豪强金戈铁马厮杀的战场。到了近代,闹红的刘志丹,延安的毛泽东,又使陕北成为照耀中国的红星。</p><p class="ql-block">陕北贫瘠的黄土形成的梁、峁、沟一眼望不到头,这里常年干旱缺雨少水,农民完全是望天收。在这块并不怎么适合人类生存的险恶环境中,陕北人却顽强的在这里扎根、生存、繁衍。美国记者斯诺1936年到访延安时曾经感叹:“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p><p class="ql-block">令人惊奇的是,陕北人在这块险恶贫瘠的土地上不仅生存下来,同时,还创造出了勃勃生命力的文化艺术,极具地方特色的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安塞腰鼓,陕北剪纸等等,展现出陕北人抗争的不屈,生活的豁达,炙热的情感,无不令人深深的陶醉于艺术之美中。</p><p class="ql-block">我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士子,行走在陕北大地,关注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触摸他们的跳动脉搏,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以解我悠悠之古思……</p> <p class="ql-block">坐标:安塞县;</p><p class="ql-block">孟塔村村口几口废弃将要垮塌的窑洞,这里成了老人晒太阳闲聊和孩子嬉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几位孩子正用怀疑警惕的目光看着我这位外乡人</p> 一位鼓起腮帮子吹奏唢呐的老乡 <p class="ql-block">想想南方寺庙和道观的摩肩接踵,香火缭绕,金碧辉煌,从这位正在做法事的道士的穿着和其手持藩旗可以看出城乡差别和东西部的贫富差距,在宗教界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南沟镇腰鼓队的一位伞头正兴高采烈的踏着鼓点</p> <p class="ql-block">坐标:绥德县;</p><p class="ql-block">在公路边休息,这里是满堂川乡三十里铺村的范围,路边一处陕北黄土高原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郭家沟村的这位常老汉还保留着陕北人传统扎头巾的习俗</p> <p class="ql-block">迎亲队伍前面的媒婆与神汉,估计今天收入可观,媒婆喜上眉梢</p> <p class="ql-block">陕北冬天的太阳也毒辣,晒的美女有些吃不消</p> <p class="ql-block">坐标:米脂县;</p><p class="ql-block">米脂县的一处黄土高原独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这条乡村土路吸引着我的视线,那棵孤独的小树,既是一种指引,又像是一声召唤</p> <p class="ql-block">印斗镇的几位孩子正兴高采烈的等候秧歌队表演</p> 米脂县的秧歌美女 <p class="ql-block">印斗镇农贸市场上两位精神矍铄的老汉,他们看见我的相机镜头正对着他们时,脸上露出了让我感到宽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家的阿黄忠于职守,竟然趴在门槛上睡着了</p> 装扮大头宝宝的小姑娘 米脂县摄影展上玩耍的两个孩子 <p class="ql-block">感觉这位男子制作特色面饼的方式很奇特,炉火烧的高高在上,面饼低低的放在下面烘着,头一回看见这样做面饼的</p> <p class="ql-block">这种做面饼的方式很常见,顾客买过以后,主人拿起手机无线收款</p> <p class="ql-block">坐标:延安;</p><p class="ql-block">冬季的延河干涸无水,枯黄的茅草东倒西歪,站在河道里遥望宝塔山,追忆80多年前我的父辈们、那些年轻的八路军战士在延河边读书、洗衣、饮马,感叹今日的延河风采不再</p> <p class="ql-block">与壶口瀑布的老汉和小黑合影成为很多游客来此打卡的方式。近来听说当地政府在壶口瀑布景区黄河沿岸筑起了高高的隔离墙,遮断了人们眺望的视线,只想对他们说:你们很……</p> <p class="ql-block">这架相机的主人太不像话了,镜头恨不得凑到人家大姐的脸上,太无礼</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珍贵的历史照片,所有参会者的姓名都在上面。注意到照片最左边侧脸看着别处的那个人似乎对拍合影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他是谁呢?康生</p> 两位腰鼓队的小伙子正在休息 <p class="ql-block">坐标:神木县;</p><p class="ql-block">路边的一处我叫不上名字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神木矿藏煤很多,高家堡镇房顶上林立的烟囱,是不是与此有关?</p> <p class="ql-block">高家堡镇是根据路遥长篇小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中原西县城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地域广大,城市农村、东西南北的差距极大极大,即便是陕北这块儿西北贫困地区,也有梁家河子前去朝拜人群的摩肩接踵,但更多的是在乡村里挣扎苦熬的农民。</p><p class="ql-block">离开高家堡镇,我就要开上返宁的高速公路了,一旦上了高速公路,意味着自己就要和陕北告别了,所以我停在了路边,点燃了一枝烟,让自己的思绪在黄土高原上再多停留一会儿。</p><p class="ql-block">一放眼,看见坡下一男一女两位农民正挥舞着锄头在坡地刨上年留在地里的玉米根,应该是在准备春种吧。我感慨地想:陕北的老乡真是勤劳啊,刚刚过了正月十五,他们就在地里忙活开了!我拿起相机拍下此次陕北之行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远远干活的农民看我在拍照片,大概也是有些干累了,想停下来歇息一会儿,他们放下手上的农活,两人一齐走到坡上来,我递给男子一根烟,这就有了下面一段让我难忘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乡:你是干甚(什么)滴?记者?</p><p class="ql-block">我:我不是记者,我……(我在想怎么回答她们合适……)</p><p class="ql-block">老乡:你不是记者,那你是干甚(什么)滴?</p><p class="ql-block">我:我是学校老师,出来旅游的。(说旅游比说采风更容易理解吧)</p><p class="ql-block">老乡:那你拍照片做甚(什么)?卖钱?</p><p class="ql-block">我:不卖钱,自己留着做个念想。</p><p class="ql-block">老乡:你是西安的?</p><p class="ql-block">我:不,我是江苏南京的,离你们这里有一千三、四百公里。</p><p class="ql-block">老乡:噢……,那么远啊!你们那老师一个月挣多少钱?</p><p class="ql-block">我:(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老乡的问题,就吱吱唔唔的说)不多,一个月八、九千块钱吧……</p><p class="ql-block">老乡:(惊呀地说)呀……,你咋这好命,寻哈(下)这好营生。</p><p class="ql-block">我:那你们一年收入能有多少钱?</p><p class="ql-block">老乡:哎……,农民苦哎,种地苦不哈(下)钱,一年也就个二万来把钱吧,养活一家人……。</p><p class="ql-block">我:那你们没有想过去外面打工挣钱吗?</p><p class="ql-block">老乡:想过,延安,西安额(我)都去过,木(没)文化,木(没)手艺,出苦力木(没)人要,住不哈(下),木(没)办法,最后还是回家种地,种地苦不哈(下)钱,农民木(没)办法,命苦……</p><p class="ql-block">老乡最后这段话,我一直刻在心里,忘不了。他们就是这个国家里一直在挣扎苦熬中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陕北说再见,和这块黄土地说再见,和这里的老乡们说再见,期待我何日再重返陕北!!!</p>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首陕北著名歌手郭涛演唱的陕北民歌《山那边》来寄托我对陕北黄土高原的爱恋……</p> <div><br></div>(全文完……,感谢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