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花源记”

春风话语(芳)

<p class="ql-block">  正安谢坝场东,三公里处,有景区“桃花源记”。</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三年五月六日清晨,我与君兄已经有机会,决定去走一走,看看这人间仙境——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这桃花源,半天然生成,半人工打造,确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之美。</p><p class="ql-block"> 进得游览中心,徒步几十米,一条两、三米宽的石板路径,就呈现在眼前,小径两旁的桃树、风景树,红红绿绿,葱葱茏茏,迷你陶醉,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  在深遂的林荫小道上,步行三百米许,透过一片红绿相间的桃林,便可窥见一口山塘。下得石阶三十余步,转过一道小弯,山塘显得甚是辽阔。是山塘?是水库?还是湖泊?无需质疑,这分明是当地人们叫着的湖,这湖叫桃花湖。</p><p class="ql-block"> 桃花湖,如同一片长长的桃叶,依山傍“岛”,被四面大山紧紧的搂在怀里。南端,人工建造的长亭,与北端孤立的“小岛”——桃花岛,和岛旁的红木桥、岛上的“桃花亭”遥遥相对,和谐呼应,简直就是现代诗人、能工巧匠合作撰下的一首民间诗赋。却说桃花岛,虽小,也有迷人之处:一则下桥,小径有三,该选其谁行之?二则有亭,亭立岛边,不在其中,也不在其顶,何意;三则岛上桃树无几,偏于石头醒刻“桃花岛”!不追之,或顺其造世外桃源者。湖水之中,几只游船悠然划动,慢慢地向岸边行驶,然后停泊在了一个绿毯似的草坪前。</p><p class="ql-block"> 桃花湖静静地躺在大山里,多少年来,或许只有生活在洞里——世外桃源的人们,才知道它的存在,除了就是山间的雀马鱼龙,常常与它为伴,饮食这天然的湖水而快活地在这里集聚欢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绕湖信步,一路观光赏景,不知不觉行至“桃花源记”桃花碑下。突然,几声叮咚的泉水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转身望去,是一微型瀑布,瀑布之上,是一洞穴,这瀑布的流水就是从洞穴里流出来的。此时,偶遇的、唯一的一个游客告诉我,那就是桃花洞。</p><p class="ql-block"> 桃花洞,入口不大,扁形的,直径不过三米。真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之感。洞底,有清泉涌出,泉水中央,有人工铺设的水泥石蹬。可见,原来没有路石的时候,是不能轻易过人的。进入洞内,五月的天气,仍觉一身冰凉。里面没有灯光,我们靠手机电筒穿行。在洞中,唯一的游客告诉我与君哥,他就是本地人,今天没事,来这里走走。他还对我们说:“这洞不长,就百来十米,原来住在里面的农民,就从这洞里进出”。哇!听他这么一说,我简直有些惊呆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不就是这一生活环境,这一美好洞天吗?顿时,我似乎沉迷于古代“世外桃源”的境地里,格外地享受着古人笔下的妙趣生活。</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我们已看见了一束亮光。很快,我们就站在了里面的洞口处,这里,是进来的出口处,是出去的入口点;这里,比进来的洞口要大得多,也非常敞亮,更水灵山秀。再复行数十步,上一个石蹬子,呀呀!土地平旷,叫人豁然开朗。风水景致,无不赞绝、令人心旷神怡。左边,又是一个大洞穴,洞口,堆放着许多酒坛子,据说,是当年村寨称为“酒仙”的青年,为自己和劳动的人们准备的;右边,则是一个较大的积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摇摆可追。这潭,名为桃花潭。桃花潭紧靠青山悬崖,至上而下的山泉,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就像一支跳动的旋律,挂在那潭水的边上。就在桃花潭的对面,一个不知名的白塔,静静地伫立在青山脚下的丛林里,显得格外耀眼。</p> <p class="ql-block"> 走完桃花潭上的红木桥,世外桃源(园)之景,就像一幅奇美的水墨画飘然而至:足下,一片翠绿的油菜籽,正硕果待熟,一条垂直的圆石路面直通桃花村的桃花园。刹时,密林中古朴的村寨,寨旁无数的桃树一齐占聚了我的心尖,真美!</p><p class="ql-block"> 桃花园,百十亩地,建造方圆。最显突出的是,靠右边山脚下的那一片,倚山傍水、生机盎然。园中有百千桃树,红叶的、灰叶的和蓝叶的,它们树树相依,枝枝相交,叶叶相叠,而错落有致。穿行其间,真具“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意境。听说阳春三月,春风拂来,桃花盛开,蜂蝶满天,游客满园。桃花园中,设有山涧沟壑、吊桥流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还有草皮廊阁、缓缓片流。这园,一派灵动之生机!</p><p class="ql-block"> 离开桃林,我们来到了大木屋(应该是为旅游而建的民房吧)的前面,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大草坪,大草坪把桃花园与桃花村紧紧地牵在了一起,就像促合真心相爱的恋人一样,在这里演绎着一个十分娇气而又难舍难分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桃花园的坎上,住着百十户人家。其房屋建构,仍还是第一代古老的木屋建筑,青色的瓦片下,四柱三瓜,四列三间,屋前檐后,毛石砌坎,非常讲究。这隐藏在荗密林荫之中的村寨,就是“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村。</p><p class="ql-block"> 桃花村,是美好的,过去是,现在当然也是!曾一度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起早贪黑、勤耕苦作,由于远离外界人家,很少走出洞外的世界。他们在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相伴之下,享受着这世外桃源自由、健康、幸福的生活,日子固然美好。而如今,虽已再无炊烟袅袅,也无鸡鸣犬吠,但村寨的价值,却更有意义。春天,桃花开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他们从喧闹的城镇走来,从洞中穿行过来,来到这新时代的桃花潭、桃花园和桃花村,分享这大自然美丽的奇景,岂不美哉?</p><p class="ql-block">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是桃花过了的五月去的“桃花源记”,没能欣赏到绽放的桃花,真是遗憾。明年三月,我一定要去那里,与大家一起看盛开的桃花。</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任世芳,男,土家族,1963年出生,贵州省凤冈县人,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级教师。曾任小学、中学、中心校校长,现为凤冈县人民政府教育兼职督学。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管理培训与交流。有数十篇教学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教育年鉴》、《东方教育》、《遵义教育》等杂志上;有散文、诗歌、地方文史数十篇刋登地方各家杂志上;2015年责编地方文史书籍《千年琊川》;2019年出教育论著《教之履》;2010年,被评为省级“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教师;同年10月,被评为省级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遵义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遵义市优秀教师;2022年,获翰墨百家全国原创诗词二等奖,誉为当代优秀诗人。遵义长征学学会会员,凤冈县政协文史员。</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1398566535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