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会议开始,何晓敏、闫佳慧、严雪三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三节微班会盛宴。</p><p class="ql-block"> 四川大学西航港实验小学何晓敏老师带来了微班会课《天府味儿,包容范儿》。何老师以成都火锅的包容勾连学生与他人的相处之道,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别人的不同,学会尊重理解,并从成都的包容中汲取智慧,传承成都的包容文化。</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严雪老师带来了微班会《解密“笑蓉,传递笑容》。严老师通过陶俑对比,引出乐观;了解乐观,品味精神;传承乐观,笑对生活这三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成都市乐观,感受代代相传的乐观文化。</p> <p class="ql-block">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常乐实验学校闫佳慧老师带来了微班会课《创新竹编,传承非遗》。闫老师通过带领孩子了解竹编及其文化含义,通过在制作竹编作品时加入自己的想法,感受创新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增强创新意识,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学习创新践行创新。</p> <p class="ql-block"> 这三节微班会课堂堂精彩,让我们感受到一节成功的微班会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以及教师课堂上了无痕迹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积极投入的体验、感悟和分享,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好境界。</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双流区名班主任李琴老师从瞄准育人靶心,找准向心力;外部引领导向,点燃内驱力;延展能力半径,提升胜任力;挑战无限可能,培养创造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绘制最大同心圆,成就幸福班主任》工作成果汇报。</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建德育研究所所长、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教研员吕红霞老师对三节微班会课及李琴工作室汇报做了精彩点评。吕老师的点评高屋建瓴,建议中肯到位,让我们对微班会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李琴老师工作室的德育数字故事让我们收获满满,来自运城、平遥、成都、常州、重庆、黑龙江、郑州等老师分享的10节班会课优秀课例及微班会故事让我们感慨班会这样的隐性课程就像和煦的阳光,孩子也许不会时刻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它如其所是的存在却为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生活奠定了最温馨最美好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 全国知名班主任王莉老师从聆听生命拨节的声音、接纳个性万千的孩子、笑看层出不穷的问题、打造幸福班级的风貌四个方面针对优秀案例分享及微班会故事进行了点评,王老师认为活动让生命在场,每一次班会课都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 班会课研究共同体专家组组长丁如许老师对优秀课例及微班会故事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丁老师主张好课是上出来的,好课是写出来的,好课是改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为了缅怀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历史功绩,做出的伟大贡献,大会组织了参观杜甫草堂活动。老师们在大雅堂前徜徉,在茅屋前驻足,在花径里漫步,在工部祠里瞻仰,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聆听诗人忧国忧民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学习在会场内,也在学校里。会上,我们认真听报告,记笔记;会后,学校的文化、环境也是我们学习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 本次班会课专题研讨会,分享了更多的育人经验方法,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想碰撞,生成更多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