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九华山一日游

<p class="ql-block">  辽西九华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因大凌河城之战,明清在此降和闻名,是连接东北与中原的咽喉,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历史古老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风物传说众多,享有“锦秀之地多志士,民族交融史璀璨”的赞誉。九华山,“六千载文明生生不息,四十年开放欣欣向荣”,高度概括了辽西九华山辉煌灿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  辽西九华山舍利塔和慈海寺,已成辽西规模最大的佛教建筑。这两座寺庙在九华山的附近,非常有名气,这两座寺庙历经三年修建完成,虽然是仿古建筑,但从规模、气势和细节上都体现得非常完美。慈海寺的东侧是就是释迦佛舍利塔,这个塔非常高,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观看到,非常雄伟,目前已成九华山一个重要标志了。该塔仿照辽代白塔而建,塔体整体洁白如玉,挺拔秀美。</p> <p class="ql-block">慈海寺,又称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  辽西九华山扼辽西走廊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追根朔源,九华山得名于明金战争,源起于佛教活动。明金大凌河城之战,后金军队的指挥所就设在此地,当时这座山还名不见经传。1631年7月,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三个月,打败了明朝援军的四次救援,最后明军守城将领祖大寿精神崩溃,被迫献城投降。受降前皇太极梦见观世音菩萨,在后金军队指挥所附近的山上超度,山上华光四射。他立刻顿悟,不能再因战争让人民生灵涂炭,于是给祖大寿写信商定,受降地在观音菩萨道场——大凌河城西“九华山”,并在此设坛超度战争亡灵,发誓永停战事,不动刀戈,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太平。从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丘,便有了“九华山”的名字,一直延用到今天。松锦大战、大凌河城之战红衣大炮的巨音曾在明清历史的上空回旋,辽沈战役锦州指挥所传出的红色电波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商周文化遗址和汉墓群证明,汉族是辽西九华山的土著民族,明军战败降清后,满族人在此定居。由于地理环境优越,这里曾是东西南北商贾往来云集、三教九流游走献艺的纷繁之地。社会环境的千变万化,广大百姓的辗转迁徙,各民族间相互联姻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汉、满、蒙、回等多民族融合的和谐大家庭,并孕育产生了水乳交融、璀璨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留下了极富神秘色彩的风物传说。</p><p class="ql-block">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集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山林文化于一体,富于浓烈民俗情怀的民间剪纸;有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皮影艺术;有表演或泼辣、或妩媚、或幽默,充满喜庆韵味的民间秧歌;有色泽艳丽、新颖别教、工艺精细考究的民间风筝。九华山的传统手工艺、书画艺术、中医文化等也因其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享誉各地。辽西九华山悠久的佛教历史名冠东北,远播中华。据考证,很久以前就是观世音菩萨道场,还建有一个药王庙。数百年来无数的僧人在这里讲经说法,度化众生,无数的善男信女虔诚跪拜,求祥纳福,其灵验更是传的神乎其神,但多次毁于战火。身处凌海、心系凌海,立志发展凌海、繁荣家乡、回报社会的电力实业集团和凌海花园集团,融入凌海城市东展西连南扩战略,顺应人民期盼,落实政府规划,极力打造辽西九华山精品新区,建设辽西九华山旅游风景区,九华山慈海寺得以重建。辽西九华山吸取四大佛教名山精华,建成了规模空前、尉为壮观的佛教建筑群,吸引了海内外的高僧大德来此讲经传道、弘扬佛法,吸引了各方游客、佛门信众游览朝圣,敬佛礼佛。</p> <p class="ql-block">  今天虽然已过了五一黄金周,但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很多人都租起藏服装扮起来拍照,闺蜜和我也半装扮了一下,融入氛围之中。在景点可以野餐,爬长城,吃小吃,漂流,走空中栈桥,观看音乐喷泉,坐摩天轮等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景点游玩5个小时,中午在长城边野餐,还尝了尝新疆大羊肉串,一次愉快的一日游。</p><p class="ql-block"> 希望还能挖掘到更多可去的一日游地点,周末出去走走。</p> <p class="ql-block">  每次出游都会留下拙笔浅词,谢谢您的不嫌阅读观看。送你一朵小红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