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

小、眼睛

<p class="ql-block">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昨日中午,在网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中莫名滴酸楚,下午,又在微信群里看到贺叔发的小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杨柳春风今晚闲,</p><p class="ql-block"> 一杯浊酒问青天。</p><p class="ql-block"> 为何花有重开日,</p><p class="ql-block"> 人却从无再少年。</p><p class="ql-block">   看花开花谢、冬去春来,春风吹过花儿依然艳丽、讨人欢喜。花还是当年的花,可少年不再是当年的少年。</p><p class="ql-block"> 少年的快乐,少年的羞涩,少年的倔强都已成回忆!</p><p class="ql-block"> 贺叔把我写的一篇作文推介给白老师后,我就加入到“洧水岸边”这个热闹且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5月6日下午群里又有文章发表,习惯性点开阅读。这是卫老师写的《师友》文中有写到2000年七里村编排新年秧歌的一段故事。因为排练大秧歌,编导跟秧歌队队员们,因为排练进度慢的问题发生争执。秧歌队队员大多是工人或学生,好多都是第一次扭秧歌,每个动作每一个脚步都是陌生的,怎么能赶上编导专业的要求呢?</p><p class="ql-block"> 看到卫老师文中队员把编导气到的场景,我笑了仿佛看到那几年我参加永坪油矿新年秧歌队的样子。98年上班时我对舞蹈真是一窍不通,笨拙不说还是个很容易害羞的女娃娃,要在那么多陌生面孔前不娴熟的扭动,真是赶鸭子上架的节奏。记得第一次参加秧歌大排练时我也像卫老师文里说得那个笨拙得队员一样,脚跟不上脚的节奏,手跟不上手的节奏,也总被教练安排在人数不多的小队伍里,被动作娴熟的老队员带着把一个个动作分解开慢慢给我们教,气到教练那也是常有的事。腊月里天天在矿小学院子里排秧歌,那时候我们最期盼的是天暖和点,那样就不用冻手冻脚了,队员也好欢快的动起手脚来。一个腊月过去白个生生滴女娃娃,一个个都变成黑妞。</p><p class="ql-block"> 参加新年秧歌队后,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去七里村采油厂那晚秧歌汇演,灯光如同阳光洒在如舞台般的操场上,我们站在庞大的舞台中,瞬间灯光聚集在每个秧歌队队员身上,寒风吹在每个人身上,观众们却保持着一颗炽热的心。灯光不仅照亮了大舞台,还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第一次我们的秧歌队扭得疯狂起来,秧歌不是走着扭着,而是扭着跑着。正月里大冬天看秧歌的都穿大棉袄,戴着棉帽,手套,而扭秧歌的队员们在英姿飒爽的教练带动下,一个个扭得大汗淋漓,只见桃花般的笑容在每位队员脸上飞扬着,风一样的扇子如火一样舞动着。旁边看秧歌的掌声不断,矿领导的赞赏不断,笑容不减。随之秧歌队的庆功宴也被有序安排,那一次秧歌队外出慰问也是第一次吃宴席……</p><p class="ql-block"> 真是感谢那晚演出场上,英姿飒爽的教练、掌声不断的七里村采油厂的领导跟观众们热情的款待,那次春节慰问演出让我至今记忆犹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