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蹲下来”和孩子做朋友

蓬勃十幼

<p class="ql-block">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或“宝贝”,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班里和孩子一起聊天,我也和孩子一样坐在小板凳上,有个孩子趁机钻到我的怀里,我便把她抱到了我的腿上。这时候有个老师来找我说了关于家庭延伸的事情,因为抱着孩子,我也没有站起来,这位老师也是一直在站着和我说话,原本非常正常的谈话,却让我感觉怪怪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和不适感,那位老师走后,那种压抑的感觉却没有消失,反而,一直在心里怪怪的。当我站在坐着的孩子面前讲故事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种怪怪的感觉,原来就是因为我坐着时候高度和孩子一样,但是,当一个比自己高很多的人站在面前交流的时候,距离让我变得压抑。我坐着会感觉到压抑,那平时孩子的感受又是怎么样的呢?我开始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在说要和孩子做朋友,要心与心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殊不知,有时候距离感就是在一些小细节中。</p>

幼儿

孩子

朋友

压抑

怪怪的

小朋友

我们

感觉

交流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