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展现新时代平凉宗教界美好形象

民宗在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大如春雷,十四亿中华儿女心声共鸣。当前平凉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努力把平凉打造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生态绿色之城、文旅康养之城、开放魅力之城、幸福美好之城的热潮中。宗教活动场所是建设新平凉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中。扎实推进宗教中国化方向,全力推进新型宗教活动场所建设,全面提升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推动宗教工作健康平稳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在深化和扎实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上,需要发挥宗教界的主体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关系着宗教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走向,关系着各宗教的相互和谐、相容共存,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1300多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昔日的“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成为今日的“中国伊斯兰教”。当今时代,就中国伊斯兰教而言,只有继续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把握好政治、社会、文化三个维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其健康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性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和传播过程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伊斯兰教在发展过程中基本保持本宗教的核心信仰和教义;二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传播,以其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宗教仪礼和仪轨与所在区域的主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宗教亚文化。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思想上始终坚持核心信仰,基本宗教功修诸如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等制度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在伦理道德、人际交往、服饰制度等社会性仪礼方面改变不小。这些都与历史上服从执政者密不可分。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基本保持着内敛、不外放的保守模式,因此能够很好地在中国语境下生存发展,历史上也很少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直接冲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指导宗教界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场所等活动,不断加强对宗教界的思想政治引领。指导宗教界制定实施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规划,持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教义阐释,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断增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行动自觉。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夯实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需要宗教界发挥主体作用。要支持引导宗教界提升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宗教修为。要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发挥宗教学界是助力深入推进“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要建设高水平宗教智库,整合宗教研究力量,多出管长远的战略性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上,需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造和维护一个幸福安宁的社会,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对于中国伊斯兰教来说,广大穆斯林群众一方面要认真履行公民的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另一方面要按照经典教义,结合传统和特点,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作贡献。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兰教是重视律法的宗教,教法影响着穆斯林宗教生活方方面面,在规范人与真主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更是培养穆斯林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每一个合格的穆斯林更应该是法律意识强,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合格公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其目的要旨是: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制止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着力提升宗教界法治化水平至关重要。要着力解决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有序开展。必须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宗教界积极主动学习宗教政策法规,正确看待国法与教规的关系,不断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引导全市宗教界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依法治教、持戒守规、风清气正,只有发挥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才能展现新时代平凉宗教界良好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需要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是相互的,作为外来的宗教和文化,中国伊斯兰教需在保持自身主体性的同时,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合理因素,不断补充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善于结合中华文化表达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只有成功实现中国化才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保持永久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穆斯林先辈的成功经验。明清时期,教内外有识之士相继著书立说,开展了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阐发、解释伊斯兰教经典和教义的“以儒诠经”活动,加快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进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五千年文明进程,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理念,这些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与所处社会的文化相融合,是宗教传承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宗教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影响、激荡、融合,逐步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需要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性、伦理性、道德性、包容性的价值导向,要突出做好宗教教义教规阐释,充分调动发挥宗教界的主体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伊斯兰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分属不同体系,但在不同文化形式下蕴含着共同的文化本质,两者在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有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不仅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更应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文化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清时期,穆斯林先贤王岱舆、刘智通过“伊儒会通”“以儒诠经”,开创了著名的“金陵学派”,作出了伊斯兰教“本色化”的探索,推动了宗教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的结合。从宗教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一种宗教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相适应,往往就会难以为继,只有与中华文化及其伦理不断适应、相互融合,宗教才能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续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宗教本质上是一种信仰超自然力量的社会文化体系,包含着人类社会对善德的自发向往和自觉诉求,在精神领域与社会发展发生广泛联系,并将长期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内在禀赋,对宗教等其他文化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凝聚力和融摄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促进宗教文化建设符合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发挥宗教积极因素,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丰富民间外交的内容和载体,使中国宗教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独特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对宗教教义、教规进行符合社会和谐、时代进步要求的阐释,广泛开展新时代卧尔兹演讲。积极推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教思想建设成果向基层讲台转化,引导信教群众增进对信仰的本地化、时代化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充分发挥平凉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讲好平凉宗教故事,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新平凉,切实维护平凉市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上,需要宗教教界起到表率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凉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在33个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之多;平凉宗教具有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信徒众多、民族性强、任务繁重的特点。维护平凉市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平凉市委统战部积极引导宗教教职人员传承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中心大局,在坚持宗教中国化道路上展示新作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是深化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深化宗教场所“四进”活动,二是强化与宗教教职人员的联系沟通。市委统战部领导、区社区、乡镇统战委员、干部定期上门走访宗教场所负责人,听取宗教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提升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服务宗教教职人员的能力水平。三是优化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党亲国好法大”“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宗教团体负责人除市内学习培训外,定期配送外出学习参观,增强宗教界人士的爱国情怀,积极引导宗教场所负责人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同心献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反映,而且还是一种社会实体,是信教群众的活动和组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等特性。深刻认识宗教的这些特点,是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切入点和基本前提。在长期性上,必须看到宗教将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要着眼长远、立足现实、积极引导宗教教职人员,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带好头,协助政府精心做好宗教工作。在群众性上,必须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党的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的科学论断,深刻认识到宗教工作是争取人心、团结力量的工作,宗教教职人员是信教群众组织的带头人,充分调动宗教界的积极性,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大局、促进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在平安创建上宗教界人士起带动作用,当好一坊群众的领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维护好宗教场所内部治安防范和安全,扎实推进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工作。务必坚守政治安全、场所安全、活动安全、人员安全等“九大安全”,加强规范化管理,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现宗教活动场所规范管理,是新形势下对民族宗教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宗教人士不但要懂教规教义,同时作为公民也要懂法、作为一教之长、场所负责人要懂管理。在他们的作用下,使广大信教群众在信仰上做一个好教民,在社会上做一个懂法、守法,爱国爱教的好公民。使宗教活动场所坚持自主自办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治安、消防、卫生等规章制度,确保民族宗教界与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平凉宗教领域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件顺应市情民意、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全市33个少数民族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每一位的积极参与和热心支持。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文明程度。希望全体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携起手来,齐心协力,为建设美好新平凉而团结奋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