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心得

种太阳

<p class="ql-block">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是我5月4日下午在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陈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讲座上,最触动的一句话。</p>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特别不能理解的情况,于是,我们会抱怨、会郁闷;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地受到上级领导的指责和不满,我们会郁闷、厌烦,甚至会觉得全世界都在跟自己作对。这时候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严重戳伤了我们的职业幸福感,但仅仅从师德的角度很难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那么,如何应对这些负能量的情绪,让自己的身心始终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呢?</p> <p class="ql-block">       陈教授提出了一个“意义换框法”。当自己出现消极的想法时,要把想法中的“果”替换成它的反义词。她举了一个例子:因为上级挑剔,所以我不开心。“不开心”就是“果”,用积极的正能量词语替换“不开心”,就变成了“上级挑剔,所以我工作积极”,把“因为”放在句末,反复思考如何把句子写完,并在六个版本中挑一个自己满意的一句。</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因为想快点完成”,有的说“因为想挑战自己”,有的说“因为我不是为国家工作”。随后,陈教授在屏幕上打出了14点原因:1.使他无从挑剔;2.使我提升得更快;3.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4.使我超越他的标准;5.使我变得更能干;6.使我更快升级,脱离他的管治;7.使我更有能力去找新的工作;8.使我在同事中受到最少的挑剔,因而更有工作安全;9.是我能更早创业;10.我要证明他不能控制我的情绪;11.证明在最难相处的上级领导下我扔能胜任。12.证明我能超越任何压力;13.使其他老板注意我,因而创造出换工作的机会。14.使我有更优良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原因都是从正能量的角度,暗示自己积极的应对这种局面,改变消极的情绪。契科夫曾说: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多亏你的口袋里不是火药桶。要是你的手指扎了根刺,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你眼睛里。有时候,那些看似令人难过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就没那么让人郁闷了。就像半杯水,有的人看到它,想到的是“它空了一半”,有的人看到它,想到的是“它满了一半”;就像一片落叶,有的人看到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比如林黛玉),有人(比如龚自珍)却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p> <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我也有很多这种消极的想法,有一些无法开口言说的苦恼、烦闷和化解不开的心结。陈教授说,女性普遍比男性寿命长,是因为女性喜欢以唠叨、哭和购物等方式进行解压。但我解压的方式却是看书,不是说“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吗?我希望从这个哑巴朋友里寻找到答案,为此,我喜欢去看一些心理学书籍,但阅读酒像是一种缓慢的养生。而智者的点拨有时候就像西药一样速效。</p> <p class="ql-block">        陈教授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点在哪里?当然,学员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陈教授的答案是——相同点:都有失败的体验。不同点:不如意的态度。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我们在经历着“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其身”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坚定的认为这是“天将降大任”的考验,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截然相反的思维结果。</p> <p class="ql-block">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位置不同,你看到的世界也不同。我们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生,只有不断调整更好的心态。遇事不钻牛角尖,换种心态和角度,你会发现一切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生活也就会多一分顺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优化自己的过程。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收获更坚定、更优秀的自己;换个位置看问题,你会收获更多维、更丰富的自己;换个心态看问题,你会收获更豁达、更幸福的自己。这样,你遇到的所有事情都会变成一份礼物,一份让你成长的礼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