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玩具研究案例--《九宫格》—人和街道中心幼儿园第一分园

芳❤️难测

<p class="ql-block">  中班幼儿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自制了玩教具——数字九宫格。</p> 玩具构成 <p class="ql-block"> 九宫格,1-9数字卡片,任务卡</p> 玩具玩法 <p class="ql-block">  幼儿根据任务卡拼摆数字1-9</p><p class="ql-block">,分为红卡,绿卡,黄卡不同的三关,能力强的幼儿也可自制任务卡让其他小朋友挑战。</p> 价值分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学会看箭头,加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2.点数配对,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专注力。</p><p class="ql-block"> 3.补齐缺少的数字,加深对相邻数的记忆。</p> 游戏过程与解析 <p class="ql-block">  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梧桐就迫不及待的来拿我投放的新玩具,自己用数字卡片拼摆了起来。我发现她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把数字按1-9的顺序进行拼摆。</p><p class="ql-block"> 梧桐玩了一会儿就把玩具收起来,跑开了。</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看到梧桐把九宫格数字拼摆了几次之后就失去了兴趣,我在反思我开始设想九宫格只投放数字卡片,是想让幼儿用不同形式记录自己的排列方式。但是中班幼儿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有限,还不能自主创新新玩法,还需教师进行引导启发,我对材料又进行了改进。</p> <p class="ql-block">  我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了任务卡,任务卡分为红卡、绿卡和黄卡。</p><p class="ql-block"> 红卡是通过箭头和圆点标识来拼摆数字卡片1-9,锻炼幼儿的观察力,进一步理解序数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绿卡是根据任务卡是标注的圆点拼摆数字卡片,认识9以内的数,理解含义,能数物对应。</p><p class="ql-block"> 黄卡是把任务卡上面问号处的数字推断出来后拼摆,理解10以内相邻数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材料再次投放区域后,我告诉梧桐让她来看看有了什么变化,她喊来了她的好朋友依睿,两人一起操作。她们一个看任务卡,一个找数字,合作拼摆。两个好朋友一边讨论,一边找数字,当然也有观察不细致的地方,我巧妙的进行了提醒。比如:她们拼摆数字只会按箭头方向从小到大拼摆,没有观察到我在箭头旁标注的圆点大小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分析与反思:</p><p class="ql-block"> 中班幼儿已经学习了序数,也学习了相邻数,任务卡对她们也是具体形象的提醒,只要认真观察,就能顺利完成任务卡。幼儿对先有认知水平进行了巩固,那怎样用此材料帮助幼儿提高呢?这是值得我思考的问题,我会找到办法再次把材料进行改进。</p> <p class="ql-block">  幼儿已经完成了任务卡上面的任务,他们也可以尝试来做新的任务卡,让同伴来完成。于是,我又投放了空的任务卡,供幼儿来设计任务。</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玩具看似不起眼,却能让幼儿通过操作它学习很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自制玩教具可以节约成本,使用一些易得的材料,既方便又实惠,并且自制的教具还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更加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p><p class="ql-block"> 自制教具是由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所以可以更好地贴合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把常见的材料变成教具,让幼儿在玩耍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编辑:孙呈芳</p><p class="ql-block">审核:商伟伟</p>

幼儿

数字

任务

拼摆

九宫格

教具

卡片

玩具

材料

自制